第八百零一節滬上戰役結束(最近都是6k大章)(2 / 2)

蟬動 江蘇棹子 3383 字 2023-04-19






即使軍方相信特務處的情報也沒用,沒兵了,這三個字足以說明果軍的處境到了各種地步。

這種明知道會發什麽又無力改變,隻能眼睜睜看著災難一點點降臨的感覺很難受。

其實國府要是將駐守在西北的精銳調回一兩個師,局勢也不至於這樣被動,問題是某人不願意。

左重覺得,除了不放心地下黨外,某人和高層這麽做是想放日軍進入滬上,挑撥日本和西方國家的關係,依托國防線打持久戰。

這條國防線在民國二十一年一二八戰役結束時便開始籌建,幾次易稿和變更方案,經過各種扯皮於兩年前開工,總體上分為三條。

第一條防線是昆支線和蘇嘉線,定位為如果滬上戰役失利,果軍撤退後的第一條防線,用於遲滯敵軍,使得主力可以撤退到吳福線。

第二條的吳福線是主要防線,計劃至少抵抗敵軍三個月,為後方的兵力集結,軍事物資生產爭取寶貴的時間,是反攻滬上的基地。

第三條防線以錫城做主要陣地,常市、石莊一線為後方陣地,大量構築線性構築工事,派出重兵防守,為金陵的最後一條防線。

錫城北有長江,南有太湖,中間有大量河流、湖泊、沼澤縱橫,形成水網區域,是日軍坦克、大炮等重型設備前進的天然屏障。

加之附近屬於丘陵地帶,有虞山、定山、獅山等分布在常恕、江陰等地,地勢異常險要,這就為果軍防守提供了有利條件。

隻是想得再好沒用,前提是防線真的存在。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國府的工程建造是大肥肉,皇親國戚們怎麽會輕易放過。

幾年下來防禦工事沒有造多少,這些人的家產倒是翻了幾番,方方麵麵都得了好處。

根據特務處的秘密調查,已經建好的碉堡、戰壕全為土木結構,與設計圖紙上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相差甚遠,根本無法抵禦大口徑火炮轟擊。

但國防部派員圍著酒桌和裙子轉了轉,連金陵都沒出就上報了一份《驗收蘇福線南段構築各永久工事報告書》,上麵如是寫道。

蘇福線南段,湘城鎮、正儀鎮往北直至吳江縣各地區已完成,建築固若金湯,進可攻,退可守,定可保金陵萬無一失。

現有69個永久重機槍掩體,8個小炮掩體,3個觀測所及3個指揮所共83處,所有掩體射向角度俱按計劃調整完畢,唯有15號機槍堡壘射向不符規定雲雲。

實際上呢,除去幾個做樣子的碉堡建好了,戰壕的高度還不及士兵腰深,擋牆別說擋子彈,一腳都可以踢塌。

果黨已然從上到下爛到了骨子裏,想靠這種苟屁防線阻擋日軍無異於癡人說夢,真要打起來隻能用人命去填,用血肉之軀去抗。

反正拉壯丁拉來的士兵不值錢,等到撫恤的時候又能撈一筆,很多果軍長官估計巴不得戰敗,因為這樣他們賺的更多。

後世有些人拿著國府的報告作為證據,以此證明國防線的建造沒有貓膩,這簡直是個笑話,也不知道他們是真傻還是假傻。

報告是報告,實情是實情,我民國自有國情在此,靠著國防線發財的人何止萬千,誰敢把實情寫出來隻有死路一條。

強勢如特務處,照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然別說左重是某人的老鄉,他就是某人的親爹,同樣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左重沒有瞞著陳恭澍,將這些情況一一說出,希望對方能明白形勢的嚴峻,滬上區的敵後工作用不了多久就要開始了。

陳恭澍聽著聽著汗如雨下,要是知道自己接手的是這幅爛攤子,他寧願留在北平當站長,也不來滬上當這個送命區長。

沉默了一會,他也向左重通報了一個消息:“左副處長,有情報顯示,日本華北地區的特務頭子楠本實隆在數日前到了滬上。

此人長期活躍在華北、內(和諧)蒙、東北等地,這次突然來到滬上肯定有特殊使命,具體情況需要進一步了解。

滬上區剛剛組建,人員磨合、熟悉情況都需要時間,怕是無力展開調查,能不能將此桉移交給總部,以免出現差錯。”

楠本實隆.....

左重皺起眉頭,腦中回憶起對方的資料,此人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和陸軍大學,是位中國通,對民國社會的研究相當深入。

因長期在平津一帶活動,能說出一口流利的略帶津門口音的中國話,聽見過他的人說,這家夥外表看起來忠厚、樸實、真誠。

實際奸詐、陰險、詭計多端,是老特務土肥原的得力助手,特務處華北方麵和其有過交手,雙方有勝有負,是個難纏的對手。

陳恭澍的北平站幾次計劃將其乾掉,都被狡猾的楠本識破,這樣的人來到滬上確實很奇怪。

沉吟了許久,左重瞄了戰戰兢兢的陳恭澍一眼,同意了對方的請求。

滬上站想要形成戰鬥力至少要一兩個月,現在就讓他們執行任務那是送死,況且左重也對楠本的目的很好奇。

鬼子中間同樣有傾軋,華北方麵的人來滬上,駐滬日軍難道沒有意見嗎,還是說這是華北、華東日軍的一次聯手。

“噔噔。”

陳恭澍那邊還沒來得及感謝,茶館包間的房門被人敲響,接著鄔春陽直接推門進來,臉色不是太好看,趴在左重的耳邊說了些什麽。

左重聽完緩緩站起身子,一臉嚴肅的對陳恭澍下令:“日本人在杭城灣登陸了,滬上站即刻進入潛伏狀態,你馬上回去疏散外勤人員。”

1937年,11月5日,日軍第十軍由艦隊護送在杭城灣金山衛附近的漕涇鎮、全公亭、金絲娘橋等處突然登陸包抄淞滬防線,果軍陷入被動。

國防最高會議於8日晚下令進行全麵撤退,所有部隊撤出滬上戰鬥,分兩路退向國防線,依托工事防止日軍西進。

但是由於命令下的倉促,指揮失當,大撤退變成大潰退,各部隊陷入極度混亂,建製完全被打亂。

日軍飛機在天上轟炸掃射,地麵部隊窮追不舍,借機攻占滬上各鎮,擊退果軍部隊的零散抵抗,連占虹橋機場、龍華、楓涇、青浦。

11日日軍進至蘇城河南岸,南市及浦東擔任掩護任務的果軍部隊奉令撤出陣地,國民政府再無回天之力,這場仗終究是敗了。

當天,滬上特別市俞長官發表告市民書,沉痛宣告遠東第一大都市——滬上淪陷,自此長達三個多月的淞滬戰役以日本勝利告終。

在這場激烈的會戰中,果軍光在撤退時就死傷了十多萬,總計損失了約三十萬精銳部隊。

令人歎息的是,戰鬥期間有十四位將級軍官先後於前線陣亡,其中還有一名中將。

客觀的講,除去裝備和兵員素質的因素,國府高層在開戰前的盲目樂觀,指揮過程中的猶豫不定以及倉促的撤退才是此戰失敗的根本原因。

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某人不知道出於什麽考慮,在全軍潰敗的情況下竟然命令蘇浙行動委員會下屬的武裝力量進行斷後。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這些出身漕幫、工人、農民、學生的“烏合之眾”,沒有任何重武器,隻靠步槍和手槍在滬上複雜的弄堂裏與日軍周旋,一直堅持到13號。

左重作為特務處副處長親自指揮了斷後行動,至14號金陵方麵通知斷後人員撤離,原本一萬多人的隊伍就隻剩下不到6000人。

經過請示,他將一部分人派往浦東地區,依托人地兩熟的優勢進行遊擊作戰,小部分進入兩個租界內養傷。

其它人則被打散後運用各種社會關係進入工廠,商店,學校潛伏,在滬上區之外組建第二個情報網絡,在必要時刻可以隨時啟用。

未等淞滬地區的硝煙徹底散儘,12月1號,休整完畢的日軍在日本大本營“大陸第8號令”的命令下水陸並進,兵分三路進攻金陵。

2號晚上,左重踏入了日本人在滬上的核心統治區域虹口,沒走兩步就被一隊日軍攔了下來。

對方仔細檢查了他的證件並進行了盤問,問話技巧明顯帶有情報機關的風格,比如問完幾個問題後再次詢問問過的問題。

如果回答是編造的,在重複詢問下,被詢問人的回答很可能會出現不同,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

看得出日本人很重視戰後的治安工作,隨便一支巡邏隊都有甄別情報人員的能力,這對國府方麵不是什麽好消息。

特務處的成員接受過類似的訓練,知道如何應對,特工總部和蘇浙行動委員會的人就難說了,難保不會暴露身份。

左重自然順利通過了敵人的盤問,他從對方手裏拿回證件,向為“帝國奉獻”的士兵鞠了一躬,轉身就想離開。

“加藤君!”

突然身後傳來叫聲,喊的是左重證件上的姓氏,他立刻回頭看向出聲的日軍士官,對方麵無表情的擺了擺手,帶著巡邏隊慢慢遠去。

聽著卡察卡察的軍靴聲,左重裝作疑惑的樣子繼續順著街道逛了一會,確定沒人跟蹤後鑽進了一家舞廳。

戰爭剛過去十幾天,滬上市民就恢複了往日的生活,此時舞廳裏人滿為患,穿戴時髦的男男女女們在彈黃地板上翩翩起舞。

在店內尋找了一圈,左重來到位於角落的桌子旁坐下,在吵鬨的音樂聲中麵對空無一人的空氣開口問道。

“長穀君,最近怎麽樣?”

“一切順利。”

他背後的長穀良介抬起手,衝著在舞池裏扭動身軀的某個女人揮揮手,輕聲說出了一個驚天消息。

“我或許要當機關長了。”

繁體小說網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