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氣吞萬裡(1 / 2)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2326 字 1個月前




齊國三宮爭龍,草原兄妹競位,景國東宮空懸。荊帝注視著不太成器的兒女和格外成器的侄子,仍未做出取舍。

楚皇諸子奪嫡,暫無太子,前太子囚在牢獄中。

這些霸國天子,好像都習慣權柄自握。總是給優秀的孩子一些希望,但不給他們太多。總是放出一些權利,而又隨時準備收回。

在天下六強裡,獨獨一個秦國,是東宮早定,且位置巋如山嶽。

嬴武的太子位置,是誰都無法撼動的。

並非秦帝優秀的子女不多,而是嬴武的力量,領先了太多。

他已然根深葉茂,掠儘養分,以至於堂堂大秦皇室,沒有多餘的空間,再養一株參天之樹。

今日秦國之嬴武,極似昔日齊國之薑無量。

設使當年薑無量沒有被廢,沒有囚居青石宮,後來的長樂、華英、養心、長生四宮,估計也立不起來。

他嬴武是當世頂級的真人,西境稱名的第一。

秦十兵中,大秦帝室掌囂龍、天闕兩軍。

其中【囂龍】的兵權,正是在他手上。

執掌【長平】的白儔,是他親自提拔起來的名將。

現在的丞相範斯年,是他的老師。

他的母親、當今大秦皇後,是大秦名門公羊氏的貴女。

公羊家當代家主公羊溥,秦十兵之【凶虎】的執掌者,跟他從小玩到大。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他汲取了齊國廢太子的教訓,雖然自己平時也有很多主意,經常跟天子唱反調,「直言進諫」。但在重大國策上,永遠堅決擁護他老子。自謂「禦前大將軍」,乃「秦天子骨血刀」。

論文論武,論軍論政,嬴武都是無可爭議的皇室第一。

他也在實際上,是當今秦國僅次於秦天子的第二號實權人物。

他上麵的兩個哥哥,沒什麼太強的天賦可言,這輩子也就是徒有富貴——嬴武原話。

而他下麵的那些弟弟妹妹,還未等到長成之時,他嬴武就成了大勢,權傾朝野。雖然都是天子血脈,至尊至貴,但實在沒得爭。

是以哪怕甘長安出身顯赫,家中更有真君在,在這位皇嗣麵前,也表現得十分尊敬——一般的皇子皇女,可未見得能叫甘長安給麵子。

「孤這次出得長城,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薑望問得直接,嬴武答得也很豪邁:「不過在談那些事情之前,倒是有些話,想要同薑真人說——此前緣慳一麵,於心為憾吶!」

計昭南看他有長篇大論的架勢,不由道:「要不然你們坐下聊?這都站著,倒顯得齊人不太禮貌。」

嬴武哈哈一笑:「倒是孤見英雄而忘禮,思慮不周——咱們這就坐下來?」

他卻是在問薑望。

薑望並不失禮,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眾人於是圍火而坐。

這座山洞早就布下了陣法,還是甘長安親手布置的——薑望不擅此道,計昭南以冷麵獲得乾活豁免權。

陣法雖未能阻止嬴武到來,藏一下山洞裡的動靜,還是沒什麼問題的。所以他們儘管點火,儘管烤肉。

作為偌大西極帝國的繼承人,在整個天下都排得上號的天潢貴胄,嬴武不帶一個護衛,孤身出長城,來到修羅的勢力範圍。這本身就是一種極端自信的表現。

若叫修羅族知道他這個秦國太子來了這邊,隻怕那十位修羅君王,立刻就會不顧一切地殺來。

殺一個嬴武,不說動搖大秦國勢,也不必說太子空懸將引起怎樣不可避免的爭鬥和動盪。單隻一件——傳秦太子頭顱於諸邊,秦人定然坐不住長城。

就這一件,就足夠修羅族發瘋。

嬴武出現在虞淵,他本身就是危險,是必然會引起天翻地覆的風暴之眼。

所以對於嬴武的「大計」,薑望和計昭南其實並不感冒,就連甘長安,心裡也是犯嘀咕的——他可還沒洞真啊。

神臨就該跟外樓玩,應該橫掃內府,腳踢騰龍,一個咳嗽,崩倒一地遊脈。怎麼他區區一個神臨,天天得跟這幫不要命的真人一起玩命?是別的不好玩嗎?

嬴武坐下來了,他有一種天生的領袖魅力,隨意往那裡一坐,儼然便是人群的中心,就連火光,也向他聚攏。

他平緩地轉過目光,與在座的每一個人對視,好像非常尊重你的意見,非常認真地看著你。

「我嬴武從來敬重英雄,薑閣員和計將軍,都是孤非常佩服的人物!」他說著,又笑了笑:「長安是自家人,在這裡我就不誇他了。」

此處應有笑聲,以示氣氛融洽,君臣相得。

但計昭南冷麵無波,薑望靜待下文。

所以甘長安「哈哈」了兩聲。

嬴武並無惱意,簡單地接觸,他便大概了解了這兩人的風格。遂開門見山:「不瞞諸位,孤這次西出長城,目標明確。有勢在必得之念,需要大家襄助。」

這位大秦太子表現得很坦蕩,誠懇地看著薑望:「但孤與薑閣員,大約有些心結需要解開,如此才有通力合作的可能。此行並不容易,若不能齊心,定不能成。」

薑望並沒有否認『心結』的存在,甚至直言:「秦太子說的是哪一個?」

嬴武脫口讚道:「薑閣員,孤最欣賞的就是你這一點!真誠,坦蕩,不遮不掩,好男兒當如是!」

大秦太子的誇獎絕不虛偽,但薑望隻是靜靜地看著他。

隔著跳躍的火光,嬴武與薑望對視,他看到那似乎寧和的眼眸裡,無喜無悲。他明白這是一個飽經榮辱的人,心中有自我的定見,絕不在意他人的褒貶。

所以嬴武直接道:「本國的那段歷史公案,並不隱晦,史書明載,天下可知。孤知曉,薑閣員與懷帝後人嬴子玉,情同手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