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旌旗如龍(1 / 2)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2472 字 1個月前




重玄遵積累已經圓滿,可以無憾神臨。

他薑望今日才並起四樓,把握道途,怎麼也需要一段時間體悟……不能夠以長遠未來的代價,於此時做神臨之爭……

他是可以這樣說的,但是他沒有。

他隻說「我輸了」,隻有這三個字。

沒有任何藉口,不找任何理由。

這一戰他的確是輸了。

他輸得心服口服。

他未出的那一劍,能夠擊破重玄遵的幾次星輪,尚是未知之數。

而重玄遵的日月星三輪斬妄刀,卻是一定可以將他斬落。

誠然他還有不能顯於人前的歧途神通作為底牌。

可歧途對上斬妄,是否真能完成錯誤乾擾,也還真是未知之數。

他的勝利都是未知,他的失敗卻是現實。

所以他當然是輸了。

他非常清楚。

重玄遵之所以選擇躍升神臨,並不是因為這個人對自己的日月星三輪斬妄刀沒有信心。而是他不願意以狼狽的姿態贏得勝利,不願意讓自己迎接平局的可能,更不能夠接受兩敗俱傷後、自己錯過這一場伐夏之戰的結果。

能夠在外樓階段以外樓層次的力量碾壓薑望,當然是最好的結果。

可是今時今日他已經做不到。

今時今日沒有任何人能夠做到!

縱是他不負風華之名,也最多隻能夠隱勝一線剛才的那一戰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他前行。

如他所說,在與薑望戰至如此程度後,外樓境的風景,他已經看儘了。

於是邁向神臨。

於是成就神臨。

此刻薑望在高穹飄落,直麵現實,坦然地接受結果。

他已經拚儘了所有,因而沒有什麼可遺憾。

此刻他與重玄遵在空中錯身而過,他麵向萬軍,歸於他敗者的陣列,重玄遵麵向點將台,迎接他勝者的榮光。

薑望的步履依然從容,脊背仍舊挺直,他的劍在鞘中,仍未失了半點鋒芒。

沒有什麼所謂的沮喪,所謂的衰落。

此世群星並耀,天驕相爭不止。誰都可以失敗,他薑望也沒什麼可例外。

努力不是他薑望獨有,才情不是他薑望獨具,每一個光耀人間的天驕,也都有自己特異於人的經歷。

隻要的確竭儘全力了,那麼無論最後是什麼樣的結果……

去麵對。

勝自欣然,敗亦坦然。

隻是。

當薑望走下來,看著那茫茫無際的人海,也正要匯入人海中。

卻忽然聽得一聲

「彩!」

是千聲,是萬聲。

是所有軍中的勇者,是所有注視這一戰的觀眾,他們情不自禁,為大齊的絕世天驕而呼喊,為這精彩絕倫的一戰而喝彩!

不是什麼玄妙的音殺之術,不曾灌注什麼秘法神通,卻有震動人心的力量。

精彩!

為天府之戰!

為大齊壯士!

為兩個竭儘全力來爭勝的人!

薑望愣了一下,而後微笑。將台前重玄遵亦回身。

他們幾乎是同時點了一下頭,為這些給予他們喝彩的人。

薑望繼續往前走,像是一滴水,匯進了人海,

李鳳堯看著他,李龍川看著他,晏撫看著他,重玄勝看著他……

他的朋友們看著他,以目光溫柔地相迎。

而身後是曹皆在將台上的宣聲「重玄遵勇冠三軍,當為伐夏先鋒大將!自春死軍撥三都銳士,立為先鋒營,與其陷陣!」

作為大齊帝國最精銳的軍隊,九卒軍製,一都乃計千人。

一都設一都統,兩副都統,十隊正。

都統任職門檻為打破天地門之騰龍修士,

副都統任職門檻為通天境修士。

隊正任職門檻為周天境修士。

隊正之下,雖無超凡門檻。卻也須通過諸軍拔選。是優中選優之壯士,才能進得九卒。

修為隻是門檻,升職則需軍功。修為到了卻卡在軍職之下的,比比皆是。

所以這樣一隻勁旅,超凡比例非常驚人。

何為超凡?

超邁凡人者,在哪個地方都能生活得很好。

要想把超凡修士留在軍伍裡,用軍規束縛,使其令行禁止。除了榮譽之外,也一定要讓他們看到真切的晉升希望,拿到切實的、優於其它地方的好處!

人家好好的超凡老爺不做,憑什麼要來任人呼喝,身受軍枷?

責任、理想,終究不能夠維係所有人。

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修士願意投身軍伍呢?

因為軍中自來就是平民子弟最好的晉升之處。

在齊國,甚至於湧現出了修遠、閻途這種一路走到帝國高層的九卒主帥。

而那些機會、資源,都是做不了半點假的東西,是實打實的支出。

旁的不論。

這些天下強軍,僅每個月的軍俸,就是一個天文數字,道元石須以車載鬥量。不是天下霸主國,不可能養得起這樣多的強軍。

這樣的強軍,每日吃喝什麼?須得搭配什麼靈藥?

穿什麼甲?用什麼兵器?應該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裡,刻印什麼樣的陣紋?陣紋還得定期更換,需得因時因地調整,這又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那些混了妖獸血脈的戰馬,當然也不能用普通的草料應付。一匹馬就是一隻吞金獸。

此外,如此銳士,適用什麼樣的兵陣陣圖?兵陣陣圖絕不可一成不變,固步自封。那些軍陣合術更是需要不斷地推陳出新,不然上了戰場,就隻有挨打的份。別國出了新的軍陣合術,你要第一時間組織人手破解。同樣的,你用過一次的軍陣合術,也早就被別國找到了針對的辦法。

這些兵陣陣圖,這些軍陣合術……需要耗用多少人力物力,來不斷地革新、演進?

前相晏平在職時,曾有一次在批覆術庫消耗時忍不住說「頓覺手冷!」

連晏平這樣的人都覺得難以承受,可見耗資之巨。

如此種種,幾隻強軍,完全可以把一個不富裕的國家抽乾。

這還隻是平時養軍!

大軍一動,軍俸首先就要翻倍。此外還有安家費,你是要讓人去拚命的,不給安家費怎麼成?

僅這兩筆支出,就是恐怖數字。更別說兵甲損耗、軍械更新、戰場上的道元石補充……

一場曠日綿延的大戰打完,把國庫都打空了的故事,在歷史上屢見不鮮。

與超凡資源的消耗相比,那些普通兵馬所耗用的糧草,倒都是其次了。

如莊國這樣的新興區域強國,以舉國之力,比照強國,也隻養出兩隻鐵軍。大肆擴軍之後,也隻是把九江玄甲從一千人擴充到了三千人。

更不用說九江玄甲的三千人,和大齊九卒的三千人,到底有多麼大的差距了。

雙方平日裡的操演、所用的兵陣圖、所穿的甲、所練的功、所修的術,方方麵麵皆是差距。

可就是這,也已經是莊國君臣勒緊了褲腰帶的結果!

這樣的九江玄甲,也足以打得周邊小國低頭彎腰。

而這樣的大齊九卒呢?

一支秋殺平滅了陽國,一支春死守住了劍鋒山。

橫掃東域,雄於諸國。在萬妖之門,在迷界……在所有人族兵鋒所至之處,戰功彪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