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此山不必有名(1 / 2)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2405 字 1個月前




待見得白玉瑕駕舟已遠,薑望才突然想到,自己作為「主公」,打發門客一個人去懷島玩耍,怎麼著也應該給幾塊元石的零花才是。【記住本站域名STO.COM】

但轉念一想,不多的元石,應該留給更有需要的人。

相較於出身富貴,從來沒有缺過錢的白玉瑕。誰是那個更有需要的人,顯然是一目了然的。

於是心安理得地一揮手,帶著自己的親衛便去駐營。

祁帥撥了五千士卒到薑望麾下,其中並無一個夏屍勁卒,且明確表示隻先讓薑望練著,能不能帶到戰場上獨當一麵,還要看薑望的表現。

練兵真是一門大學問,不是簡單的賞功罰過可以概括。

無須諱言,以薑望的出身,以前他根本沒機會接觸這類知識。後來有機會,也有渠道了,卻沒有那麼多的時間。

終究分身乏術,修行的時間都嫌不夠用,不可能樣樣兼顧。在練兵一事上,軍陣是重中之重。

什麼飛角、雁行、雲龍、鋒鏑、勾月······

每一種軍陣,都是在反覆的訓練之後,將軍陣的各種變化刻入本能,才有可能應用到戰場上。

當然,齊軍的基礎軍陣都是統一的,定期優化升級。那五千名戰卒,也不需要薑望從頭開始訓練。

門客白玉瑕才華橫溢、武略不俗,親衛統領方元猷忠誠踏實、任勞任怨。兵練得極好,

兩百名近衛散入營中,起到了很好的中樞作用。

再加上薑望幾經大戰,已經有豐富的戰場經驗,不僅看過豬跑,還吃過不少豬肉,照著兵書按圖索驥,幾天磨合下來,倒也像模像樣。

但真正帶兵的才能,永遠不可能在自家營地裡練成。

薑望這邊營地裡剛有了個粗糙的樣子,便有兩道軍令同時傳來。其中一道軍令是通知他,他這幾天的用心治軍,算是過關,可以出征。但不夠優異,本著對出征戰士負責的原則,須得削額。

原話是—「兵事粗疏,非五都統之才,削額兩千。

以大齊九卒為例,都統掌軍一千,五都統之才即是掌軍五千的兵事人才。

祁笑不知何時抽空來檢閱了薑望的治軍,並且給出評判,直接軍刀一裁,削掉了他兩千的兵額。

薑望雖然不知道自己是哪裡丟的分,但也沒可能質疑這樣一位當世名將的判斷,更不可能挑戰軍令。

隻能乖乖看著傳令兵調走他這幾天用心訓練的戰卒。

兩千士卒被抽走,偌大校場頓時空了一半,那滋味著實不太好受。方元猷甚至在那裡掉眼淚,挺糙個漢子,眼睛通紅。

薑望看了他一眼,認真地展開第二道軍令—【三九二二—海事軍令—三都統薑望—零壹。目標:協防丁卯區域第一浮島

期限:三日。】

薑望來到決明島的第四天,祁笑命他帶兵進入迷界。六月二十二日子時之前未至,即為失期。

迄今為止,隻上了一課,他與祁笑,也隻見了一麵。

「整隊,一刻鐘之內,做好出征準備。」薑望收起軍令聲音平靜。「整隊!」方元猷抹掉眼淚,怒聲宣吼。

整個校場人如江河分流,迅速而有序地退場,頃刻散儘,各具武備。其時也,海闊天垂,風低旗卷。

緊張肅殺的氣氛,從未離開決明島。薑望問:「方元猷,你掉什麼眼淚?」

方元猷全身著甲,半跪下來:「末將無能,有負大恩!您名揚天外,雄魁海內,安能受兵額半削之辱?若是白先生輔佐您,必不至此!」

「本侯於兵道是門外漢,這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薑望平靜地道:「削兵額是祁帥對我兵事能力的判斷,也算不得辱。正是

因為本侯兵事平平,才要來祁帥帳下學習,不是嗎?起來!休作此小兒女態。」

方元猷立即站起,甲葉撞響,全是不甘。

所謂主辱臣死,他完全覺得,薑望隻能稱三都統是他和兄弟們平日努力還不夠。無論在夏地,在妖界,還是在什麼地方,侯爺到哪裡不是備受尊重?

反倒是正兒八經領著他們這些親衛上戰場了,卻連五都統都做不得。他太平庸,太擔不起侯爺的信任!

薑望走上前,伸手理了理這漢子的衣甲:「元猷,我印象裡你沒有這麼脆弱。齊夏戰場上,咱們威風得緊。破錫明時,你在我身後。掃會洺時,你為我翼護。如今這是怎麼了?是想為本侯遮羞麼?」

齊夏戰場上的一幕幕,如海潮般湧上心頭。追隨著得勝旗,在血與火之中縱馬······

方元猷許多話哽在喉口,可是嘴笨,說不出來。

薑望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了,若你覺得本侯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那就帶著兄弟們好好表現。」

他眺看島外,看著無垠的海,聲音也隨之遼闊:「校場上沒能拿到的,我們在戰場上拿。」

這一刻方元猷看著他,是真真切切看到了一位立在東國之巔,掌握威權,雄握萬裡的大人物!

而不僅僅是齊夏戰場上那個勇武無敵的年輕將軍。

緊握的拳頭抵在心口,他確定這就是他此生追隨的旗幟:「末將領命!」

......

......

武安侯帶甲三千,乘樓船「飛雲」離島。

此船配有棘舟兩艘,射月弩三架,絕對算得上是決明島的主力樓船。

射月弩本是弩車形製,是攻城拔寨的大殺器。拆掉車身之後,直接將弩固定在樓船上,更令海族聞風喪膽。

自決明島東去不足三千海裡,便是風狂浪疾的「死亡海域」。當然那隻是海民的叫法。

與海族搏殺的戰士都清楚,所謂的死亡海域不過是風浪大些,便是一天到晚起龍捲,也死不了幾個人。真正血流成瀑河、魂落如颶風的死亡之域,要在穿透這片海域之後,才能見得。

駕狂風、馭駭浪,齊國工院所創造的巨大樓船,像一塊厚實的陸地在海中平移。

薑望負手立在船頭,直麵風浪。

說起來他第一次去迷界,過程並無什麼體驗,崇光真人拎著他,光移物轉,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到了。

離開的時候則是乘的暘穀的灼日飛舟,險遭血王一拳滅頂,驚魂難定,更談不上感受。

唯獨這一次帶兵出征,才是真正的觀風聽浪。

他喜歡這種自握命途的感覺,無論將要麵對何種風雨。我又何嘗不是風雨?!

倏然間一道紅光劃破長空,洞穿沉雲晦雨。

薑望赤眸一亮,在那赤舟之上,看到一個熟人,當即喚道:「符兄!」灼日飛舟上坐著的三十幾個人齊齊回頭,氣質肅殺,顯然都是暘穀修H。

為首的自飛舟躍下,落在薑望身邊,赫然正是符彥青。

「你這麼快就出海?」他將濕漉漉的長發往後抹,聲音在狂風驟浪裡依然清晰。

「練兵雖然練得不怎麼樣,也總歸要去戰場上試試成色。」薑望回罷了,反問道:「你呢?怎麼這時候去迷界?」

符彥青長期在迷界歷練,能以彼時修為在迷界贏得的一切,都早就贏得。在道歷三九一九年,差不多跟薑望同時間回到近海群島,開始謀求神臨。

這些薑望是知曉的。

前幾天更差點旁觀他挑戰陳治濤的一戰,想是在近海群島發展得相當好。

符彥青道:「

我一直在迷界,隻是這次特意回來找陳治濤,驗證自我而已。」

他的眉峰很冷,看起來不像玩笑,故讓薑望有些尷尬。

「近海群島這兩年,應該是有很多機會的。」薑侯爺若無其事地道:「我以為符兄會在鎮海盟裡大展拳腳呢。」

「統合近海力量,從長遠看當然是好事,短期看也產生了很多發展機會。鎮海盟權柄重,資源多······但我還是習慣了在迷界的生活。」

符彥青搖了搖頭:「不能說習慣,其實待了那麼久,還是很難習慣。畢竟那地方與現世規則不同,不僅要對抗海族還要時時刻刻防備該死的異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