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尊嚴不能讓我同意您的提議,先生,很抱歉。”
在溫暖的晴空下,艾格隆以平靜但卻又極度堅定的語氣回答。
菲尼克-高登先生怔怔地看著他,兩個人就這樣對視著。
沒有妥協餘地了——僅僅看著對方的表情和眼神,高登先生就做出了這個判斷。
中年人沒有想到,麵前的少年還如此年輕,就已經擁有如此斬釘截鐵的意誌力,以及堅信自己正確的自信。
雖然他比他的父親長相要柔和俊美許多,但是這目光卻又不禁讓人回想起那個人。
難道這就是法國擺脫不了的宿命嗎?總會有這些能迷惑人心的怪物去叫她出生入死!
他忍不住發出了一聲哀歎。
“這個可憐的民族啊……她做錯了什麽,上帝總叫她難逃劫數!”
菲尼克-高登,作為一個從年輕時代之後沒有離開過法國政治舞台的人,幾乎見證了這三十多年來發生在法蘭西的一切大事。
年輕的時候,他受啟蒙主義的影響,堅定地支持革命,在革命高潮期間他參加了共和派的活動。
但是隨著大革命的血腥殺戮、和國民議會裏各派領袖們一次次的自相殘殺,他開始對自己之前相信的一切感到懷疑,然後從共和分子,變成了一個君主立憲製的擁護者。
帝國時代他雖然開始在政壇活躍,並且因為能力卓著而受到過皇帝陛下的親切接見,他也非常敬佩拿破侖皇帝,但是在內心當中他非常反感帝國的窮兵黷武,認為綿延多年的戰爭應該早點結束。而帝國的毀滅,也正好印證了他的判斷。
從那以後,他堅定不移地認為,過去那條王權至上、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揮霍無度的老路,法國已經不能再走了;但是他同樣認為,激進的革命、以及貪婪擴張、窮兵黷武的帝國,也絕對不能給法國帶來未來。
他渴盼能走一條中庸的道路,這條道路雖然沒有那麽光彩奪目,但是卻也能夠結束一次次腥風血雨的反攻倒算,給人帶來和平與安穩,撫平民族的創傷。
正是為了這個目的,他沒有再對複辟的波旁王家效忠,而是選擇加入到奧爾良公爵陣營中。
誠然奧爾良家族的汙點很多,他們曾經多次出爾反爾,既背叛了王室也背叛了革命,大多數貴族永遠也不會忘記上一代公爵在路易十六死刑判決當中投下的讚成票、大多數共和派也不會忘記他們一邊見風使舵,一邊在民族的危急時刻從法國逃亡——
但是,他認為奧爾良公爵本人,卻是一個最適合帶領法國走上中庸路線的人選。
他是法蘭西王室的分支,是最高等級的貴族之一,但是生活習慣卻非常平民化,起居簡樸,並不喜歡奢華的排場,待人平易近人,也不喜歡浮誇和炫耀,甚至不曾流連花叢、非常地忠於家庭。他沒有王室的傲慢和揮霍,沒有革命黨人的嗜血瘋狂,更沒有拿破侖好大喜功,如果他登上法國王位,那麽法國將迎來一個無比難得的平靜時代。
平靜!這就是他認為法蘭西所需要的一切。
【在曆史上,1830年奧爾良公爵篡位成功之後,有一次在議會發言就直截了當地說“我們走的是中庸路線”。】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投入到奧爾良公爵的麾下,殫精竭慮地位他出謀劃策,四處奔走,想儘辦法為他擴大威望和影響力、並且謀求歐洲列強的好感與默許,他在這一方麵做出了不少成績——即使他並非一個喜歡居功自傲的人,他有時候也不禁為此沾沾自喜。
這次他被公爵指派,來到奧地利的首都執行任務,任務本身已經圓滿完成了,但是在回去之前他突發奇想——如果能夠說服波拿巴分子們的首領、被留在美泉宮的拿破侖繼承人,讓他接受民族和解並且放棄皇位覬覦者的身份,甚至轉而說服他支持奧爾良家族,那豈不是更加不虛此行?
如果他辦到了,這不僅僅是他為奧爾良公爵立下巨大功勳,也是在為這個民族走向繁榮與和平,立下無可磨滅的功績。
然而,僅僅三言兩語之後,他就知道自己完全失敗了,一敗塗地。自己的想法並沒有得到少年任何響應,精心思索的那些談判條件,對方甚至不屑於討價還價,隻能淪為可笑的一廂情願。
還能說什麽呢?還能怎麽辦呢?
他低下了頭來。
“我懇請您再好好考慮一下我的提議,殿下。”他想做最後絕望的努力。“難道繼續這種無望的堅持對您有任何好處嗎?”
“先生,我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您再讓我重複十遍也一樣——我不會放棄我應有的權利。”艾格隆想也不想地就回答了他,“也許您說得對,這注定隻是一種無望的堅持,甚至是脫離現實的誇誇其談,但即使如此,我也不會忘記我生來就是統治這個國家的人,您就冷眼看著我溺死在這個夢境裏吧!”
所以,沒指望了。菲尼克高登隻能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