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2)

如果不廢後 夕胤 1988 字 1天前






乾清宮內

“兒臣有要事稟告。”漢王朱高煦一大早就來了,朱棣知道他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隨即讓他回話。

“上個月,解縉原本是進京述職,因著父皇北征未歸,他就在京城呆了一段時間,後來,他竟然私自拜見太子。”朱高煦說完抬頭看了一眼永樂帝。

朱棣皺著眉:“朕不在宮裏,太子監國,他朝見太子也無不可。”

朱高煦怕朱棣不信自己,連忙又說:“可是他不僅私自拜見太子,而且竟然沒有到六部述職,就回了黔州,父皇,他此次進京真的是來公乾的嗎?那為什麽專門找父皇不在的時候進京,天子親征的事早就告知天下了,他會不知道嗎?天子不在私自進京見太子,這非人臣之禮啊,父皇。”

“太子見他了?”朱棣還是問清楚,這事和太子有沒有關係。

“據說是沒有,但是,從前解縉在南京的時候就時常挑撥您和兒臣們的父子關係,這次又,要是太子見了,那豈不是……所以,就算太子是個沒問題的,但解縉的居心確實昭然於心了,留著他,始終是個禍患。”

“好了,朕知道了,你過來還有什麽事嗎?”朱棣對此事已有的決斷。

“回陛下,兒臣沒有其他事了。”

“嗯,那就回吧,”朱高煦行了個禮正準備退步離開,突然朱棣再次開口:“對了,不要一天到晚就知道盯著太子,自個也做點正事。”

“父皇教訓的是,兒臣領命。”

朱棣坐在那看著窗外,“你說這事和太子有關係嗎?”

“太子殿下向來是個知禮數的。”站在一旁的隻有一個王景弘。

“朕不是不知道漢王故意找太子的錯處,不過解縉是太子的人,這一點朕是沒什麽疑問,幾年前立太子時,解縉可是幫了太子的大忙,太子還專門跑去感謝。哼,他也不想想,這個位子,是他老子給他的,和他解縉有什麽關係?”

“陛下想知道事情全貌,不若詢問和太子一同監國的大人們?”

“你說的倒是有理。”

下午,朱棣就召見了輔佐太子監國的翰林學士楊士奇等了解這段時間太子監國的各方麵的情況。

大臣無一例外都說太子事務處理的很好,基本沒有什麽大的失誤。

等他們說完,朱棣拋出一句:“聽說解縉專門進京奏事,他不知道朕不在京師嗎?”

頓時底下一頓靜默,最後還是楊士奇出聲回話,“解大人入京奏事,是奉命奏報糧餉一事。”

“那他怎麽沒去六部奏事,又回去了?”朱棣又拋出一個炸彈。

站在那裏的幾個官員滿頭大汗。

“解大人來到京城才知陛下北征還沒回來,又不知陛下何時歸。”楊士奇再次回話。

朱棣聽完好一會沒說話,正當所有人以為這事結束後,“朕怎麽聽說他私自謁見太子,此事你可知曉?”

“太子監國期間,都是和臣等一同議事,平時東宮門都沒出。”

“太子是個好的,但是解縉,這事確實做的不合禮數,既然已有人提出異議,為了以後杜絕這種行為,把解縉關押起來吧。”朱棣說了這麽多,對太子是沒有什麽疑問了,可是對解縉就沒什麽好說的了。

此時解縉正偕同檢討偁王取道廣東,遊覽山川,上疏請求開鑿贛江勾通南北。搞的抓他的人還跑了老遠,到第二年才把他逮入詔獄。

朱棣再問了一些太子監國的事情,就讓大臣們回去了,好幾個大人的衣服都濕了,出來後都感到後怕。

太子在東宮聽說了這事,嚇的站起來又因為腿腳不便差點摔倒,又是一陣人仰馬翻。

此時內侍侯泰來報:“殿下,小殿下來了。”

太子在宮人的攙扶下坐好後說:“讓阿圭進來吧。”

“兒臣給父親請安。”

“阿圭突然過來是有什麽事嗎?”

朱瞻基進來坐下就開口道:“有件事,原本是準備等兒子確認後再來稟報的,可是剛聽說,皇爺爺下午的事,這件事恐怕要立馬做個了斷了。”

太子一臉疑惑,忙問:“什麽事這麽急?”

朱瞻基喝了口端上來的茶,“我上段時間,讓人去永城那邊查看外祖父一家的情況,沒想到回來的人,查到了不得了的事情,聽說舅舅舅母,在永城一帶找尋有才貌的女子,加以培養。”話隻說到這,太子再傻也聽出這件事的問題。

國舅家已經出了一個太子妃,還準備這麽些人,為誰而選,昭然若揭。

“你怎麽突然想到去查外祖父家裏的事?”

“外祖母時常進宮陪母親說話,也多次提到過為兒子選妃一事,所以多久留了個心眼罷了。”

“可這事,也並非什麽大事。”太子知道自個兒子向來聰慧,自然也沒覺得有什麽問題,不過這件事也不算什麽。

朱瞻基再次提醒:“倘若在今天之前,那舅父這麽做無可厚非,但是,父親不要忘了,這事要是讓二叔和三叔知道了,這件事到皇爺爺那裏會被說成什麽樣子就難說了。往小了說,不過是外祖家為兒子準備些適齡女子,不過是慣例,可往大了說,外祖家已經出了一位太子妃,可還不知足,連太孫妃也準備插一腳,到時候,這筆賬二叔他們定會算到父親頭上,各種奪權的帽子扣下來,屆時父親怎麽解釋呢?”

太子經此提醒反應過來,不管這件事怎麽樣,要是自己那兩個好弟弟知道了,還不知道鬨成什麽樣子呢?

“這件事,你母親知曉嗎?”太子半眯著眼睛,突然盯著朱瞻基。

朱瞻基聽到這話,立馬起身跪下:“母親向來嚴格約束母家,這事要是母親知道,怎麽會由著他們做成這樣,父親明鑒。”

“好了,快些起來,孤也就是這麽一問,瞧你擔心的。”

“謝父親。”

“既然你過來,是不是想到了這件事的解決方法。”問題說出來了,到了這個時候,隻能想想怎麽解決了。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讓舅父把那些人送回家裏,可現在東宮太紮眼,怕動靜太大反而引起別人懷疑,所以為今之計,隻能讓舅父對外說這是為今年大選準備的人,都送進宮裏。”

“可這也不是什麽好說法……”太子依然擔心。

“現下先處理這些人才是,再說,皇爺爺的所有做法一是為了曆練您,二是讓您知道還是他說了算。這件事這麽做不管怎麽說我們這麽做,表足了對皇爺爺的忠心,這就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