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武林(2 / 2)

紹宋 榴彈怕水 11660 字 1個月前




話到此處,趙玖與張九成幾乎齊齊去看了眼就在那排光頭中做閉口禪的大慧和尚,引得後者心驚肉跳起來……此時這位大和尚隻覺得這官家城府太深,既然知道自己是張樞相家裏的關係,又知道自己跟張九成是這般親近,卻居然不來找自己問問,甚至半點沒有顯露,隻是裝模作樣逼著自己多交了兩百石新米罷了。

何至如此啊?

而驚慌之餘,卻又為好友張九成擔心起來,生怕這個張無垢今日在武林大會上被這內功頗深的官家給打出原形。

“當然,朕也知道你是楊時的子弟,曉得你立場上的難處,所以並未直接求索,而今日既然相見,朕就不看你的文書,你有什麽言語,什麽想法,咱們今日就拿赤誠二字做本,當麵說個清楚。趙玖隻是對和尚輕輕一瞥,便直接轉過頭來,哪曉得那和尚肚子裏那麽多戲。

另一邊,張九成聞得此言,多少有幾分感動,卻也是扔下大慧和尚在旁,恭敬朝趙官家行禮:“官家如此赤誠,白身若不能直言,反而有愧。

“你說吧!趙玖揮手示意。

“臣想說的大事便是,靖康之禍雖然震動天下,但請官家不必為之憂心忡忡,因為白身看來,金國雖然勢洶,但必然不能持久,而中國雖然一時受困,卻必然能夠中興!張九成直起身來,昂然相對。

趙玖麵色不變,泰然如常,隻是微微點頭:“朕知道你想說什麽,但這話在朕看來,隻有一半道理……這一半道理在於,女真人本若野獸出林,一旦得兩河膏腴地,野性消磨,腐化墮落極速,想要持久確實很難,而中國雖有靖康之變,但大局仍在,且地方本就沒有到不能維持的地步,所以想要重新起勢也還是沒什麽問題的……但朕還以為,事在人為,若女真人能有脫胎換骨的決意,未必不能仿效遼國久存北地,而中國若指望著天命自降,不去合天下之力砥礪而為,那中興也隻是空談。

張九成沉默了一下,終於還是說了最關鍵兩字:“但可稍緩。

“不能緩!趙玖搖頭以對,臉色陡然嚴肅至極。“稍緩,或許金國國勢能愈發敗落,但朕並不以為中國能獨樹一幟,承平日久而維持士氣不墮,不跟著金人一起敗落……靖康中的兵馬便再多又有何用?

“陛下,白身之所以說金國必不能持久,乃是因為國雖大,好戰必亡;兵雖強,忘俗必危!隨著話題深入,趙官家徹底嚴肅起來,周圍三名相公以下,從那些近臣到離得近的‘以備諮詢’們,也都早已經肅然起來,但張九成依然不為動搖,隻是立在那裏,語氣平靜,與趙官家繼續辯論不停。“陛下隻以靖康中本國為戒,難道不該防著反過來從金人那裏重蹈覆轍?

趙玖看到氣氛緊張,反而失笑:“這個話題,朕就不跟卿再爭下去了,再爭下去,無外乎是你說江南負擔,朕說兩河士民垂淚以待王師……爭不出結果的……卿不妨直言,你口中稍緩到底是指哪些東西?具體怎麽個緩法?

“其一,請撤月椿錢,罷東南加稅、荊襄加賦,使東南百姓稍得喘息。張九成也絲毫沒有客氣。“便是白身剛剛從西湖畔經過,聽說蕭山有食菜魔教結社被抓,臣也請官家念在他們皆是窮苦無依之人,稍與寬恕,從輕處置……呂頤浩在東南,嚴苛肅厲,官家既然南巡,當糾而正之。

這兩段話說出來,當場又安靜的隻有烏啼不說,李綱、許景衡二人卻是本能去看坐的離官家最近的呂頤浩,卻見此人居然絲毫不惱,隻是正襟危坐,也是嘖嘖稱奇。

“然後呢?趙官家追問不及。“沒了月椿錢禦營兵馬如何維持?

“這正是臣接著要說的,堯山之後,金國厭兵之心已經很明顯,沒不要維持那麽多兵馬,可稍作裁撤,並順勢清理禦營,去除貪瀆大將、跋扈軍官。張九成當即應聲。“以作整理。

“誰是貪瀆大將,誰是跋扈軍官?烏啼聲中,趙官家也絲毫不停。

“韓世忠、曲端、張俊、張榮。無垢先生沒有半點猶豫。“曲端跋扈,張俊貪鄙,張榮賊寇出生,韓世忠貪不如張俊,跋扈不如曲端,卻貪財好色跋扈輕佻,五毒俱全,去此舊日無德大將,重立禦營,將來足可以一當十。

“或許吧!和周圍已經嚇傻了的‘以備諮詢’們不同,趙官家居然不惱。“清理完禦營之後呢?

“還當罷黜無能無德小人,選才德俱佳者輔弼天子。

“誰無能、誰無德?

“無能者如樞相張浚,無德者如工部尚書胡寅,如關西使相宇文虛中之優柔不能決,東南使相呂頤浩之盤剝至於狠刻,皆不能當宰執之列!

大慧和尚已經嚇得私底下破了自己今日的閉口禪了,他開始偷偷念佛了……這不是給老友念得,而是給自己念得,乃是準備隨時跳出來,豁出性命也要救一救自己老朋友。

然而,聽到這裏,除了呂頤浩冷哼一聲外,卻無人多言,而趙官家也隻是咧嘴一笑,聲音稍微壓過了烏啼:“那有能有德者又在哪裏?你的老師,程門立雪的楊時是嗎?

張九成猶豫了一下。

但也就是這次猶豫,讓趙官家抓住了破綻:“無垢先生也不夠赤誠!

張九成俯首以對:“臣的老師德行足夠,經學上的才學也無人能及,但臣不敢說他能精於庶務……

“那有德有能的到底在哪裏……你算嗎?趙玖依然保持了良好的應對姿態……不知道為什麽,反正就是對這個張九成保持了一種極大優容,這讓身後幾位近臣嘖嘖稱奇。

“白身……才德俱不到位。張九成也依然咬牙堅持。“但如呂好問呂相公,許景衡許相公,俱為才德俱佳之人,趙鼎趙相公雖有些事君軟弱,終究還是有德行能做事的。便是軍將之中,也有李彥仙、嶽飛這種德行明顯越過同列的。可見,若官家放開學路,廣納人才,才德俱佳之輩,總會是有的。

張九成這話還沒說完,被點名表揚的許景衡臉色就直接難堪起來,比一旁被點名指責的呂頤浩還要難堪,而沒有被提及的李綱,卻比這倆人臉色加一塊還要難堪……他作為當年的主戰赤幟,卻被人坐實了政略、軍略、財略無能,以至於這個豁出去進言的東南名士根本不願意提及自己,怕是比被提出來更難堪。

而就在三位相公心思各異的時候,趙官家笑了一笑,卻是聲音飄忽,狀若自言自語:“放開學路……

“是!張九成咬牙應聲,便要展開這個幾乎沒有什麽希望的話題。“白身以為……原學終究頭重腳輕,失了儒家本源,不如道學清正……

然而,下麵的無垢先生話剛剛起了個頭,卻不料上麵的趙官家忽的站起身來,然後負手轉過身前幾案,就在幾位相公前方、張無垢身側,單手指著冬日下午被西湖映照的晴空,放聲吟誦起來,直接逼得張九成閉了嘴。

正所謂: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詩句氣勢磅礴,聲音激昂洪亮,可謂應時應景,聽得周圍的‘以備諮詢’們目瞪口呆,就連近臣呂本中都有些眼睛直了的失態之意……隻能說,趙官家這應著張九成的奏對隨口一誦,到底是坐實了他詩詞名家之稱謂。

而這便是大慧和尚所謂內力了……學不來的。

閒話少說,一詩陰陽頓挫,放肆吟罷,趙官家仰天長長呼了一口氣,這才扭頭相對身側被打斷的無垢先生:“張卿是此意嗎?

張九成也明顯有些失神,或者說,就在趙官家身旁,作為這首詩主要的吟誦對象的他本就是震動最大的,此時卻是緩緩回過神來,隻能勉力相對:“是,白身正是此意。

“朕也有此意,但你的此意偏偏與朕的此意不是一意。趙玖負手感慨。

張九成不知道該怎麽應對……趙官家這言語,幾乎要比大慧和尚的順口溜還難理解了。

不過,趙官家終究不是職業謎語人,當即給出了答案:

“同樣是萬馬齊喑,你大約是覺得,這朝廷政略不能遂你意,學派發展不能遂你意,當政宰執、領軍帥臣的德行也不能遂你意,所以想求得有德有行聖人般的人物能紛紛而出,重整綱紀,複歸太平……而朕卻是覺得,就眼下這個破破爛爛的局勢,這朝廷能找到這些人,做這些事已經很不錯,甚至是儘力而為了,然而天下依然分崩,為人君要做的事情依然無窮無儘,這個時候但凡能有個有用的人願意蹦出來,朕就已經感激不儘了!

言至此處,不待對方會應,趙玖負手轉到對方身後,一聲喟然:“無垢先生,聽出咱們的差異了嗎?

“白身慚愧。張九成頭也不回,直接側身拱手。“官家的意思,大約是臣眼高手低,嘴上說的再好,卻不足以動搖那些做事的人。

“不錯。趙玖神色有些黯然下來。“朕見你之前,本以為你是天下名士,東南人望所在,必有高論……但你今日言語,多少讓朕有些失望。

“白身才能有限,這是白身應該慚愧的地方。張九成再度拱手。“但白身所言,俱是肺腑之言……且並不覺的白身無能,便可坐視彼無德之輩安坐於高堂。

“其實就是這句話。趙玖言語清晰。“你身為道學中的洛門嫡傳,而洛學又是朕當日親口否掉的道統,你有怨氣,在人事上有不滿,甚至想‘放開學路’都是很正常的;而南方加稅,你身為南方首府杭州的士林領袖,對朝政和國家先行大略,對執政宰執包括朕這個天子有不滿也是正常的……在野之人嘛,天然如此……乃至於你所言有才有德之輩,朕也沒有恥笑之意,因為你終究是個實誠人,沒說自己楊時是個宰執之才。但是你依然讓朕很失望,因為你無論如何都不該空口白牙站在這裏,便將韓世忠、張俊那些人視為什麽仇眥的,然後還想著將他們攆下去的,哪怕他們確係有那麽多毛病。

“如果一個人確係有不足之處,便該去指責,而如果這個人還是國家重臣,就更應該去位以正視聽,方能不負天下。張九成依然毫不畏懼。

“這話前半句是對的,但後半句……朕並不以為然。趙玖的聲音愈發深沉而嚴肅。“因為這些不足之輩,已經是朕能找到的最優秀、最適合的國家宰執與領軍帥臣了。

“白身不能懂!張九成終於情緒激動了起來。“無德之人,焉能居於高位?

張九成這一聲喊,倒是讓不少明白人心中起了一絲憐憫之意,尤其是許景衡,更有幾分於我心有戚戚焉之態。

且說一句公道話,許景衡真的懂張九成此時的狀態……如果這個官家是個不能溝通的暴虐之人,這位無垢先生反而不會這般激動;如果這個官家是個見到女真人就逃跑的懦弱之輩,他還是不會這麽激動;如果這個官家是個直接投降的,他恐怕早就心灰意冷,連來都不會來……但這個官家明明是個確實把局麵板回來的人,明明是個懂得吸取以往教訓的人,而且也願意放下架子真正討論問題的官家,甚至還能夠清楚理解自己想表達的意思,結果卻在最核心的問題上跟自己產生了幾乎是算是人生觀價值觀上的徹底分歧。

這就讓人真覺得難以接受了。

回到張九成這裏,情形更加明顯。

一個儒生,四十歲了,學問那麽好,修身養性養的那麽好,卻一直不出仕,反而去學什麽當時被排斥的道學……為什麽?還不是因為他一輩子最黃金的時候,正好是太上道君皇帝和蔡京那幫子把朝堂弄得烏七八糟,甚至為了花石綱,逼的江南殘破不堪?

這種情況下,有些道德潔癖的東南士人不願意出來實屬尋常。

甚至,因為不願出仕,這些本來就算是品行高潔的儒生便漸漸把學問、德行看的比什麽都重,而且認為這些東西是一種自己可以永恒追求、實現人生意義的東西……而眼下趙官家明明懂他的意思,卻居然堅持維護那些道德惡劣之輩,那自然比殺了他都難受!

“張卿又誤會朕的意思了。趙玖搖頭不止。“朕不是說要維護無德之人,而是說縱使這些人身上有各種各樣的毛病,他們依然算是有德之輩!

張九張怔了一怔,半晌方才反問:“如胡寅之不孝?如張俊之貪鄙?如張榮之謀逆?如韓世忠之五毒俱全?依然是有德之輩?而非是官家袒護?

“然也!

“官家想要行詭辯嗎?張九成立即警惕了起來。

“詭辯不詭辯,要看能不能說服,或者壓服天下人。趙玖終於從人家張無垢身後轉回到自己幾案前了,此時卻是在幾案前正色負手環顧左右。“朕聽人說過一句話,深有感悟……那便是,‘天下事,皆有初’……張無垢,你認得此人嗎?

趙玖當然不是問人家張九成認不認得那個勾龍如淵,而是直接當麵伸出手指指向自己身側一人,而張九成順著趙官家手指方向去看,卻是一眼看到了端坐在那裏的李綱李伯紀,也是一時啞然。

非止是他,隨著趙官家這一指,在座的絕大多數之人都緊張了起來,因為宰執出場了……哪怕是褪了毛的宰執,那也是宰執……天子、上書言事者,還算是純粹的關係,一旦加上宰執,便是一個大宋官場上最麻爪的三角關係。

當然,李綱被陡然一指,也同樣愕然,但僅僅是愕然了一瞬間,這位前公相便板起臉來,繼續做木偶狀……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回稟官家,這是前公相李綱李伯紀。張九成認真俯首相對。

“你知道他與朕的恩怨嗎?趙玖冷靜追問。

此言一出,在座不少人愈發驚惶起來,隻以為趙官家是不要借李綱來處置張九成,卻居然是要借張九成處置李綱……倒是身為當事人,李伯紀卻隻是深深看了趙官家一眼,便繼續端坐不動,置若罔聞。

“白身雖然不清楚具體事宜,但有些事情也有些耳聞的。張九成果然是個實誠君子,天子既然有問,便不顧一切拱手以對。“官家登基,以李伯紀為相,而後不過七十七日,便被罷免……彼時彈劾者以此人兩大罪,一曰名浮於實,二曰鎮主之威……如今樞相張浚、內製範宗尹皆有明文彈劾奏疏,白身能北宋,而公相呂好問便是亦有類似屏退李相公的進言。

聞得此言,立在後方的一眾近臣除了一個宗潁愕然去看範宗尹外,其餘無一人有任何多餘表情動作……然而,大家沒有反應,隻是近臣做多了,職業素養高一些罷了,內裏有一個算一個,都跟宗潁一模一樣……乃是瞬間反應過來,怪不得範學士這廝當日在太平州要那般跳出來說話!

不過,同樣是聽到這裏,李綱依然端坐……卻不知道是心中無愧,還是早有覺悟。

“還有呢?就在被提及的當事人們各懷心思之時,趙官家依然在冷靜追問。

“然後官家斬殺陳東,驅除李相公,任用黃潛善,廢棄兩河布置,準備南下揚州……卻不料中途走到明道宮時,終究還是決意儘力而為,便又驅除黃潛善、誅殺康履,召回李相公,為此還出了一些動亂……至於一番反複之後,便是官家在淮上應敵,托付東南、太後、賢妃、皇嗣於李相公……然則,李相公既至東南,一不能定軍亂,二不能保皇嗣,三不能供財賦……終究獲罪,罷免相位,改為州郡安置。張九成娓娓道來,努力不偏不倚。

“不錯。趙玖緩緩點頭。“你說的大略不錯,但還少了一點……那便是李相公複相之後,他依然孩視於朕,行在議事,朕幾乎不能言語,而且沿途殊無財略、軍略……彼時行在文武,便都不懂為何朕又要將他召回!朕表麵不說話,但心裏也是惱恨極了他的!以至於朕此番南巡,也居然有許多老臣還記得此事,與朕私下上書,議論舊事,彈劾李相公數般大罪!張無垢,朕問你,你說李相公算是你說的那種才德俱全的宰執嗎?朕可以處置他嗎?

話到這份上了,呂頤浩和許景衡都有些坐不住了,唯獨李綱依然麵沉如水,端坐不語,狀若在側耳傾聽身後鳳凰山烏啼,卻是讓人懷疑,這位已經做好準備,一旦被公開羞辱,便要拚上性命,以搏清白了。

當然,更多的‘以備諮詢’們卻沒這麽多戲……他們隻是想著,之前民間便早有議論,官家此番南巡,終究要處置了李綱的,而今到底要這般做了。

不然呢?

昔日跋扈相公,從君到臣能得罪的全得罪了,如今無論是天子,還是在位的執政相公,乃至於帥臣中公認品德最好的兩個,都跟他有明確仇怨,便是東南士民,也因為他約束不了軍隊,控製不了軍亂,而對這位相公心存不滿。

何況,還有個繞不過去的皇嗣問題。

“當然不算。張九成毫不猶豫。“孩視陛下或許隻是大公無私,但李綱亂時為相,不能定財略,不能安軍亂,明顯無能,且有罪責!至於為人臣者,失卻皇嗣,官家便是有些人之常情,也不能說什麽……隻是……

“隻是,朕終究不會治罪李相公的,也不該治罪李相公的。趙官家緩緩點頭,語氣平和,卻是讓局勢陡然翻轉。“因為凡事必有初,而朕之初,國家之初,皆在李相公……昭昭史冊在列,不會因為李相公脾氣大一些,軍略財略無能一些,便毀棄掉他的功績、他的德行、他的才能!這種事情,非但朕本人不能做,也不許其他人這麽做。

眾人愕然相對,李綱微微轉動眼珠,深深看了趙官家一眼,還是肅然端坐不動。

“張無垢,朕再問你一次,你將眼光提高一些,告訴朕,以史書記,李相公到底是個什麽人?趙玖忽然提高了音調。

張九成張口欲言,卻有些語塞……他猶豫,並不是說他不夠赤誠,而是說這位學富五車的無垢先生愕然發現,自己真的缺乏從一定高度來評價李綱的能力……這些年,他整日鑽研那些微言大義,卻從來沒從這個角度思考過具體問題。

“朕來告訴你他是什麽人好了。趙玖微微仰頭,以一種不知道算是傲慢,還是什麽樣的姿態揚聲以對,語調清晰,咬字清楚。“李相公乃是抗金名臣,中國英雄,是一時之楷模!此論雖經萬代,不可移也!

場中安靜了大約數吸時間,隨即轟然,便是李綱自己也忍不住在呂頤浩與對麵許景衡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目光中搖晃了一下身子。

而趙官家的負手宣示,還在繼續:“靖康期間,金人鐵騎橫掃兩河,直趨都城之下,太上道君皇帝棄國而走,當此時,中國有崩亂之態,而太上淵聖皇帝繼位後,不過一年光景,就有二十六人先後登宰執之位,輔弼天下……這些人,有屈膝投降者,有主和割地者,也有主戰者,甚至還有如死了的蔡懋那般不戰不和隻會逃散者……而無論如何,靖康之禍,已經證明了,主降與主和之輩,乃是合九州之鐵,方鑄天大之錯!國家百年延續,一朝為自家所鑄錯刀所斬……所謂我砍了我自己,我殺了我自己,大約就是這種可悲、可笑、可歎之事了!而彼輩之錯,正是以一國之興衰,反證了李相公等人的正確!事到如今,朕可以清楚在此處告訴東南士民,或者乾脆告訴天下人,靖康年間,幾乎算是以一己之力和那些禍國之輩相爭到底的李相公就是天下之望,就是中國英雄,就是一時之楷模!改朝換代,更修史書,也動搖不了這個評價!

一口氣將心中對李綱的定見闡述完畢,趙玖語調絲毫不緩,反而是以一種居高臨下之態,環顧左右,卻又口中狀若對著張九成發問:

“張卿,朕問你……你所言之才德俱佳者,或者才德參半者,如呂好問,如身後許相公,如東京趙相公,如你老師楊時,如劉大中,乃至於如朕,如你,如在座數百東南賢達……彼時李相公排眾而出時,到底在做什麽?這些人,真的比他有才有德嗎?

數百‘以備諮詢’的賢達,包括身後的許相公,全都無聲,張九成試圖在烏啼中稍作請罪,卻發現自己居然第一次膽怯了……因為他已經意識到,趙官家這次在這個場合對李綱的評價,很快可能會真的作為李綱的蓋棺定論,進入史冊,而自己很可能會作為某種陪襯。

這種陪襯的可能性,說的越多,可能性就越大。

“朕明言了,這番評價,跟他本人到底知不知兵,懂不懂財略,跟彼時的一些想法幼稚不幼稚,包括彼時用陳東和那些太學生來圍攻宮廷的做法是不是有悖逆之嫌疑,統統是沒有任何關係的!趙玖言語凜然,負手言語不停。“因為那個時候,全天下自上而下,毫無氣節,李相公負望而起,根本是順天景命,根本就是國家養士百年,給士大夫存下的那股氣應時化身。

“當然……肯定要有當然了,趙玖自己笑了一笑,方才繼續言語下去。“李公終究缺乏軍略、財略,但這不怪他,因為他本就是來帶著讀書人頂住這口氣的,他所受天命就是那回事,而讀書人本就是該頂上一口氣後乏力的……所以他才是一時之楷模,而非長久之中流砥柱……天下事沒有隻靠著讀書人成事的!那麽張卿,你知道繼李相公之後,成一時之楷模,為一時之砥柱的都是誰嗎?

張九成麵色慘白,他已經想到了答案,也明白趙官家為何要忽然離開原本討論的那個問題,從李綱開始了。

“李綱之側後,依次站出來,為天下楷模,為國家砥柱的到底是什麽人?趙玖的語調愈發上揚不止,好像這輩子就沒有像今日這般語氣激烈、堅定過一般。

“是半生廝混,官場上的名聲爛到極致,快七十歲才登上州郡之位,然後卻又背著鍋、負著稻草,躺在驢車上去收複東京的宗澤宗忠武!

“是因為彈劾李綱不懂軍事而落到改名逃難,卻還要捐家抗戰,抗戰了還一敗塗地,又從頭收拾兵馬,收複陝州的邊地豪強李彥仙!

“是家鄉被劫掠一空,洛學名家們紛紛騎鄉而逃後,破家滅門也要與金人周旋到底的當地豪強翟氏兄弟!

“是素來行事無狀,確係五毒俱全,卻幾乎與整個大宋的所有敵人都交過手,而且每次交手必然奮不顧身,親身曆戰的西軍將痞韓世忠!

“是盜賊出身,隻想保全鄉梓,甚至可能是被動迎上去的梁山泊盜匪頭領張榮!

“是被人遷怒下獄,被女真故人放出來也要跑太行山上抗金的‘聯金小人’馬擴!

“是出身低微,幾乎經曆了整個宋金戰爭,經曆了幾乎每一處最慘烈戰況,卻還知道江南百姓辛苦,懂得稼穡困難,以至於一隻雞都不舍得吃的前軍都統嶽飛!

“這些人都是什麽人?是被你們這些士大夫看不起的偏門官員、是平素不法的豪強地主、是五毒俱全的流氓無賴、是隻想瑩瑩苟且的漁民佃戶……但正是彼輩,在爾等袖手團座於南方,整日飲茶論禪之時一個個迎頭站了出來!他們為中國出力,絲毫不遜李許趙張二呂等宰執……這種人,你指著他們身上的黑點說無德?那誰有德?你們這群枯坐在西湖畔,看朕說話的呆頭鵝嗎?!

話到這裏,趙官家語氣陡然失控,嚇得周遭那些‘以備諮詢’們惶恐一時,想要起身請罪,去居然不敢動彈。

“你們說朕太急!朕不想緩的嗎?但天下事難道是朕這一個區區皇帝能做主的嗎?朕在剛剛說的這些人麵前也隻是一個浮水飄萍!根本就是前麵被人牽著,後麵被人趕著!人身上都是要負著東西的!朕是皇帝,反而負的更多!

“李綱一閃而過,自然可以白坐江南,朕也可以對他釋然拂袖,可被黃潛善處死的陳東怎麽辦?若不速速北伐,朕如何去對陳東?!又如何去對活活累死在東京的宗忠武?如何去對在陝州咬牙不動七年的李彥仙?又如何去與嶽飛、張榮、馬擴分說?便是今日身後,也有一個替朕負東南千萬民怨的呂頤浩,朕若不速速北伐,你讓朕如何對得起他?而朕若不速速北伐,何以對兩河千萬人?你們說朕太速,對不起江南士民,依著朕看,若不去速速北伐,拖延下去,才是真的對不起江南士民!對不起南北西東,數以億論的赤貧無聲之輩!

“那些人不像你們,你們可以到朕跟前說什麽該速該緩,他們連說話都做不到!

趙官家怒氣勃發,失態之論不停,而一直拿捏人設的李綱也早已經在陳東這個讓他有些恍惚的名字出現時徹底失態,以至於目光遊離起來,宗潁更是立在彼處,不知何時便已經淚流滿麵,便是黑臉不遜李綱的呂頤浩也終於在趙官家說起自己時愕然失色。

“便是許相公,你們想沒想過他為何不替你們分說一番?趙玖回過頭來,氣喘籲籲,看到還有一個相公維持體麵,卻是輕輕一句話讓對方破了防。“因為便是他,也要想著在路上病死掉的張愨張相公!

而既然讓許景衡失了態,趙玖也懶得理會,便又回頭相顧張九成。

所謂亂拳打死老師傅,又所謂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到此為止,初次見識了趙官家這喜怒無常脾氣的無垢先生,根本沒想過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早已經被毫無人君之態的趙官家給逼到慌亂不堪的地步,此時迎上對方的目光,更是一時躲閃起來。

然而,趙玖根本沒有放過對方的意思,卻是上前幾步,直接扳住對方肩頭,懇切相對:“卿要赤誠,朕今日赤誠以對了……但還不夠,張卿,咱們回到一開始,朕說朕對你有些失望,但其實,張卿依然是這五日內,朕見到最有君子之風的道德儒生,也是這五日大會中最有所得的一次問政……你知道是怎麽會事嗎?

張九成一時居然有些畏縮:“白身……白身不知。

“很簡單。趙玖雙手拍了拍對方肩膀兩頭,自己卻搖頭不止。“朕早就準備好了江南賦稅的一些應對方案,可在這裏等了五天,最多見些有見識的中產之家,根本沒有見到一個耕織之人……這其實也是意料之中……但本該為這些人說話的這左右數百士大夫、僧道豪商,卻居然無一人具體說到朕最關心的底層賦稅之重,就很讓朕憤怒了,所幸還有你這樣有良心的士人,願意對朕明明白白的說,老百姓負擔重,要減稅……而且你還知道食菜魔教都是窮人,勸朕從輕處置他們……僅此一事,你也算是這東南一地,五日間的一時之楷模了!

言至此處,趙玖轉身回頭,相顧呂頤浩。

呂頤浩會意,收起之前有些失態的麵容,站起身來,就在禦案前冷冷相顧:“官家知道江南丁身錢、調庸絲絹極重,以至於百姓殺嬰成風,火葬、水葬成風,棄田逃產成風,所以專門有旨,自今日起,世間滋丁,永不加賦……凡一郡一縣之丁身錢、調庸絲絹,不管人口如何滋生,永不再加,隻以舊例為準,放民生養!

聽完這話,下方挨了一頓罵的‘以備諮詢’們,有笨的,根本聽不明白啥意思,有聰明的,瞬間消化了消息,卻不敢輕易出頭……譬如那個大慧和尚,看到自家老友最後得到翻轉,也熄了去營救的念頭,隻想將閉口禪繼續修煉下去。

然而,這些人不說,有人卻是說不夠。

“除了固定丁身錢與徭役絲絹外,還有一個‘攤丁入畝’,須一並執行。趙玖立在幾案一側,靜靜聽對方說完後,幾乎是輕描淡寫的加了一句。

呂頤浩一時愕然,難得認真低聲相顧:“官家……原來商量好的,先‘永不加賦’,一並安撫東南人心,待北伐後再行‘攤丁入畝’?

“不必了。趙玖搖頭不止。“朕經此放肆一罵,反而想明白了,凡事必有初,凡人也必有初,而朕之初到底在何處?是今日這數百士人、豪右僧道,還是在這五日大會卻隻有一個人認真提及的萬民?所幸本朝自古以來都是官紳一體納糧,沒誰敢不交稅,省事許多……

“但……

“朕就在這鳳凰山住下,再讓嶽飛發禦營前軍一萬到金陵屯駐,然後朕就在這裏親眼看著,看此事從兩浙開始,層層推開,看誰能給朕真串聯出一個什麽反動集團來!趙玖冷冷相顧,語氣嚴厲。“偌大的中原、關西都收複了,便是東南全反了,朕也能收回來!還有許相公,也是在中原做慣了這種事的,讓他來助你!

許景衡趕緊起身,而呂頤浩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頷首,便又轉身將‘盛世滋丁,永不加賦’之後,還要攤丁入畝的言語給當眾冷冷大聲宣告。

攤丁入畝,顧名思義,就是要將人口稅轉入田產之中,讓地主來承擔他們本該承擔的社會負擔,以此來進一步解脫底層負擔。

這就是所謂明顯要拿地主階級開刀了。

但說實話,呂頤浩也好,趙玖也罷,還是高看了這些‘以備諮詢’們,他們怔怔聽了一陣子,依然還是笨的人沒搞懂咋回事,聰明的人聽明白了不敢說。

不過,大慧和尚此時倒是沒了負擔,他一個東京來的掛單和尚,攤丁入畝管他甚事,再加上老友張無垢還在台上尷尬立著,卻又起了解救之心。

然而,這和尚剛剛起身,準備念個順口溜稱讚趙官家的仁政之時,卻不料趙官家扭頭瞥見他起身,當先醒悟,然後直接揚聲提醒呂頤浩:

“莫忘了,和尚有免身錢(一次性人口稅)的……此事不管如何,先讓和尚再交一遍免身錢,再去清查他們的田畝!攤丁入畝,就從東南四百八十寺開始!

呂頤浩再度頷首,還瞥了一眼這站起身的和尚。

可憐大慧和尚耳朵尖,一時也不知道回去後如何跟徑山寺主持交代,又被呂頤浩黑臉一看給嚇得夠嗆,卻是將順口溜老老實實咽下,然後重新坐回去,繼續修起了閉口禪來。

就這樣,天色漸暮,事情再不堪也要有個結果。

最後便是趙官家特旨,以奏對第一,賜張九成進士及第出身,特發為工部右侍郎,即刻出行東京,參與公務。而旨意既出,趙官家便直接轉回鳳凰山行宮,卻不料,剛一動身,便有烏鴉如雲自北方乘夕陽歸來,然後鋪天蓋地,撒入鳳凰山中,繼而滿山暮色之中,烏啼依然不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