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吉兆之子(2 / 2)

清夢醒 哈什納達爾 1184 字 6小時前






三年後,盛宣懷十九歲。剛剛娶了妻子的他,再次參加考試,準備給新婚的妻子一份大禮。

妻子果然帶來了好運,這一次盛宣懷得中秀才。

但是接下來的鄉試,連考兩次都失敗了。

是盛宣懷沒有真才實學嗎?

不是。不僅不是,恰恰相反,正是因為盛宣懷學了太多的真才實學,包括各種商業經營之術和西洲的科學技術。

還有就是自幼耳濡目染的官場規則。

大部分精力用來學了這些“有用之學”,再加那個時代的世家子弟閒暇之時都要涉及的禮儀、文學、音樂以及各種玩樂興趣的東西。哪裏還有精力和興趣去學習那些,很自然的對於黛青科舉考試的那些必考科目:八股文、四書五經之類,已經完全沒有興趣了。

不過好在盛宣懷並不執著於科舉。

雖然他很有雄心壯誌,但是聰明的他從不倔強,反而很能順應和適應形勢。

既然考不上,那就不必硬考了,好在家裏有各種其他人家比不了的資源。

先是在家族的生意上做些事情,全當磨練能力了。

二十六歲的時候,盛康把盛宣懷帶到了李鴻章的府上加入了李鴻章的幕府,出任了一名小小的書辦。

別人隻能十年寒窗,要麽清空自己的腦子,硬學那些毫無用處的四書五經,最後在科舉場上搏得一個名次作為進身之途。可是等得到了機會,往往又因為沒有真才實學,根本不能有所建樹。

盛宣懷就不一樣了。

他在最適合學習的年齡學習各種有用之術,然後憑借父親的關係,直接來到李鴻章的身邊做事,得到了別人可能一輩子也得不到的機會。

李鴻章當然很了解盛宣懷的實力,知道他不可能一直在小小書辦的位置上。但是想要提拔他,也得有正當的理由才行。要有建樹,有功績。

當然,這需要機會,但機會其實是很多的。

不久,東齊遭遇饑荒。

盛宣懷的機會來了。

李鴻章派他去滬上籌措救災善款。

盛宣懷到了滬上,原本以為滬上滿地黃金,以自己的能力一定可以很快籌集到大批資金和物資。結果沒想到,折騰了好幾天,一點成績也沒有。

盛宣懷思來想去,覺得自己的最大問題就是太年齡了。

隻有二十幾歲,又隻是一個小小的書辦,在滬上毫無名望和背景,誰敢把承載著滿滿善心的真金白銀交給你?萬一小子卷了錢跑了怎麽辦?

盛宣懷急的,都想跟父親求助了。

以盛家的能力,完全可以獨立把當地的災情給救了。

可是,如果那樣的話,也就證明了自己隻是一個百無一用的富家子。自己也就不必再在李鴻章身邊辛辛苦苦的做什麽書辦了,還不如直接回家承接產業,守住基業,當個富家翁就得了。

可那是他絕不甘心的事情。

一向順風順水充滿自信的盛宣懷,此時麵對殘酷的環境,卻陷入了困境。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貴人出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