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得國最正鬼子六(1 / 2)







新朝就要有新氣象。

不管是愛氏大清還是賈氏大清,軍隊必須是皇帝陛下最忠誠的武裝力量。

所以,賈六覺得應該對軍隊來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革。

首先,就是在形式上確定新的軍隊指揮體係。

為此,百忙之中的他抽空在辦公室草擬了一篇名為《欽定帝國將校製》的文章。

文章中提出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軍事變革,大清帝國有必要實行軍銜製。

軍銜製自古有之,春秋時有尉,漢唐時有將校,宋代有元帥,至前明有校尉。

軍銜本身更像是一種爵位授封,如明代的總旗、百戶、千戶實際就是一種軍銜,與具體擔任的職務無關,但所任職務又會相應參照其軍銜。

或高一級,或低一級,不會出現總旗出任副將、總兵高職。

大清開國以來,軍隊體製這一塊一直比較紊亂,尤其軍隊係統分為八旗、綠營,這就使得軍隊指揮係統更加複雜,軍官體係也是雜亂,遍地冗官,使得軍隊指揮效率極其低下。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清廷采用的辦法就是給將領加領隊、加參讚銜,以此明確將領指揮權。

這種做法,治標卻不治本。

隨著時間推移,各項弊病就跟陳年老痰一樣堵得軍隊喘不上氣來。

而且對於將領的任命,往往出自皇帝心意,這就導致很多十幾歲的八旗子弟驟躍為大軍統帥,不利軍隊的良性發展。

如明亮、如福康安、如豐升額等,都是沒有任何行伍經驗就被乾隆委以重任,這不僅讓軍隊麵臨重大危機,也堵死了很多優秀將領的晉升通道。

那麽,就有必要針對性推出軍銜製這一良藥,以從根本上理清軍隊自上而下的諸多弊端,使得軍隊總體效率提高,戰鬥力也隨之提高。

賈六擬定軍銜製推出後,軍官俸祿也將分為職務俸祿,軍銜俸祿、特殊津貼、生活補助四大塊。

如此,不僅能讓軍官清楚自己應該拿多少錢,也能讓朝廷的軍費開支變得相對透明。

不過他起草的軍銜製並沒有什麽新意,無非是將、校、尉三級。

將級為上將、中將、少將。

校級為上校、中校、少校。

尉級為上尉、中尉、少尉。

士兵為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

品級方麵則依九品製確定,上將為一品,少尉為九品,不設從品。

這一調整區別於文官,有很大不同。

原因是賈六希望他領導下的大清軍隊比舊大清軍隊富有朝氣,如果繼續設置大量從品官銜,除了增加軍隊太多冗官外,對軍隊本身的作戰與指揮並無大的益處。

上將為一品,已是品級最高,再有功勞,則要相對授以爵位。

王公侯伯。

這一塊,賈六當然也要相應設計,既保留傳統,又有一定創新。

不然,怎麽能顯出他這個皇帝與老四鬼子的區別。

製度設立一隻筆隨便寫寫就可以,甚至一拍腦袋就行,大差不差就可以。

可誰任上將,誰任中將,誰隻能當少校,那就大有文章了。

授得不好,有可能會引發軍隊的動亂。

故而軍銜授予這一塊,賈六得找一個德高望重的人來負責。

至少,要比他有德。

至於皇帝本人是否兼任帝國軍隊元帥,賈六遲遲拿不定主意。

論軍功,他當元帥綽綽有餘,因為整個大清再也找不到第二個比他還能打的將領。

不然,怎麽他就成了大清下一任皇帝,那些死鬼隻能當阿飄呢。

事實,就是最有力的證據!

任何雄辯在事實麵前,都是蒼白無力的。

但是,皇帝本身已經是大清軍政體係的一把手,再額外給自己封個元帥似乎有點不合適。

看著像小孩子過家家。

他愛新覺羅世凱又不是明武宗正德那小子。

基本的格調,他還是講的。

所以,思來想去,賈六準備征詢一下行轅幾個主任以及嶽父博清額,還有馬上就要抵達襄陽的李會長等人意思。

集思廣議嘛。

合上文稿,準備讓侍衛處送到辦公室交阿主任、紀副主任等審閱,如果有修改意見就附注,合理的他肯定會采納,此時耳畔卻傳來震天呼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