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溫酒話天下(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2278 字 3個月前




<b></b></div> 蕭瑀端起酒碗慢慢的抿了一口,溫熱的黃酒和薑絲、話梅混合在一起,一股辛辣中又透著甜香的味道充斥著口腔,洗刷著味蕾……

很過癮。

放下酒碗,蕭瑀緩緩說道:“放手吧……皇權至上,吾等可以爭、可以求,可是怎麼能去跟皇權鬥呢?再者說,獨孤賢侄你難道尚未發現時勢已然有所不同了麼?”

獨孤武都愕然,問道:“時勢不同……不知宋國公此乃何意?”

“自古以降,無論教育亦或是政治,都一直把持在世家門閥的手中,那些寒門庶子不過是供養世家門閥的螻蟻牲畜,要其生則生,要其死則死,豈有一絲半點的反抗餘地?”

蕭瑀慢悠悠的抿著酒,說道。

獨孤武都點頭,這話說出來固然狂妄一些、難聽一些,卻是至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種話說出來固然提氣,不過純粹扯蛋……

你數數自古以來的皇族王侯,有哪一個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庶民?就算是天時地利人和促使你能一時間風起雲湧風光無限,但是缺乏了雄厚的底蘊實力,也終究要湮滅在亂世之中……

即便是典籍之中記載的漢高祖劉邦“出身農戶”,也純屬胡扯。典籍當中“性格豪爽,不喜讀書”這一句便暴露了劉邦的家底,休說是秦末那個時代,便是如今天下昇平的錦繡大唐,想要讀書都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尋常農家哪裡是喜不喜歡讀書的事情,就算你喜歡,你讀得起、讀得上麼?

世家門閥,就是人上人!

餘者,皆是螻蟻一般的存在……

這就是現實。

蕭瑀續道:“然則現在……不一樣了。活字印刷術的漸漸普及以及造紙術的改進,已然使得讀書的成本大大下降。終有一天,天下人人讀得起書,人人使得文字……而科舉的舉辦,將會使得無數的寒門士子一躍而成為朝廷官員,入仕的門檻已然無限降低,隻要讀書就行了……世家門閥固然統治著天下,可是沒有哪一個家族是生出來就是世家門閥的。當那些寒門士子曆經艱辛,一代一代的經營,自然便是無數的世家門閥湧現。物以稀為貴,當門閥多了,也就不值錢了……”

說到此處,蕭瑀已然語氣感慨,滿是唏噓。

畢竟在他這一代亦或是不遠的將來,他已然預見到世家門閥的沒落與崩頹,這當真不是一種美好的感受……

他出身於世家門閥、收益於世家門閥,卻要眼睜睜的看著世家門閥在他的眼前隕落消散,怎能不滿心失落、一腔糾結?

“可這就是大勢!日升月落、大河東流,無可違逆的大勢!在這股大勢麵前,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蕭氏如此,獨孤氏如此,皇族李氏亦是如此……”

蕭瑀一口氣將碗中黃酒飲儘,目光蕭索深沉……

獨孤武都則整個人都呆住了。

我隻是來請教你如何應對麵前的局勢,你卻跟我說起天下大勢……就算你說的有幾分道理,可是跟現在的局勢有什麼關係?

仔細斟酌蕭瑀的話語,獨孤武都蹙著眉毛,不確定的問道:“宋國公的意思……是要獨孤氏跟整個關隴集團劃清界限?”

蕭瑀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反問道:“關隴集團,比之五姓七宗如何?”

獨孤武都猶豫了一下,輕歎道:“怕是……不如吧?”

什麼叫“不如吧”?

根本就是不如好吧!

門閥是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

這個稱呼最早起源於春秋,比如晉國六卿中的韓氏、趙氏、魏氏等。東漢時的征辟、察舉都成為士大夫鞏固自己政治力量的手段。而魏晉的九品中正製更是直接以出身裁定地位,造成“上品無寒族,下品無士族”的局麵。士族的權力集團極大的威脅了至高無上的皇權,但凡事有弊則有利,東晉正是依托士族的支持才建立起來……

世家門閥發展至唐朝,主要有三大集團,關隴貴族、山東世家、江南士族。山東世家有文有武,關隴貴族基本上專精於武,江南士族專精於文。然而在此之上,卻還有更牛掰的存在,那就是五姓七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