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南淵請安(2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2324 字 3個月前




葛城皇子點點頭,踏上門檻,褪去鞋子,這才踩在地板上入內。

中臣鐮足則上前笑吟吟的撫摸一下童子的頭頂,笑問道:“近日可曾進學?”

童子答道:“正在習讀漢字,不過老師說我愚笨,還需精進,故而未曾進學。”

中臣鐮足頷首道:“基礎最為重要,夯實基礎,方能日進千裡,穩下心來,不可輕佻貪進。”

與童子對答兩句,也脫了鞋子,跟在葛城皇子身後走進樓內。

木樓的一層是三開的廳堂,地板上整整齊齊擺放著二十餘蒲團,這是平素講學授課之時學生的座位,今日有雨,想必是南淵請安給學生放了假……

二人入內,便見到兩個老者正跪坐在窗前的案幾兩側,品茗對坐。

葛城皇子與中臣鐮足上前,跪在地板上,施禮道:“見過老師,見過僧旻大師。”

南淵請安是一個六旬左右的老者,須發皆白,體格高大,一張紫膛國字臉不怒自威,微微頷首道:“不必多禮,起來喝茶。”

另一人乃是一個光頭和尚,麵容瘦削慈眉善目,一襲月白色的僧袍不染塵埃,坐在那裡自有一股清寧渾然之氣度,隻是微微一笑,頷首致意,並未開口。

此人叫做僧旻,乃是川原寺的主持,當年亦是與南淵請安一同奉推古天皇之詔書前往大隋求學的學子之一。

葛城皇子與中臣鐮足謝過,起身跪坐到案幾之前,那總角童子早已添上兩個白瓷的茶杯……

中臣鐮足提起案幾上的茶壺,分彆為幾人斟滿茶水。

窗戶開著一條縫隙,清冷濕潤的空氣透入,令人神情清明,滾燙的茶水入喉,順滑回甘,怡神愜意。

南淵請安也不問二人來意,隻是略帶感慨說道:“此等茶葉,實乃巧奪天工,隻是稍作烹炒,便能完全激發樹葉之中蘊藏之滋味,何其精妙也。眼下國內貴族競相追捧,儼然成為潮流,唯此一項,每年流入大唐之錢財便不可計數……偏偏世上無數人私下炒製意欲複製,卻始終不得其法,唐人之智慧,令人歎為觀止,心生敬佩。”

這話有些令人不解,他祖宗亦是從中原漂洋過海而來的漢人,這般說辭,也不知是為了倭國的財政擔心,亦或是以他漢人的血脈而自豪……

僧旻大師微微搖頭,指著麵前的白瓷茶具,說道:“豈止是茶葉?大唐的燒瓷技藝越來越精進,瓷器越來越精美,隻此一套茶具,價值便能抵得上一個中產之家的全部財產,更彆說比這個更貴、更精美的玻璃器皿。這些東西漸漸受到追捧,各國之財富大量流入大唐,此消彼長,實在是令人憂慮。”

這人是個和尚,卻並非待在寺廟裡念經打坐的那一種,自舒明天皇之時便成為皇族的座上賓客,為天皇出謀劃策。固然並無官職在身,但是地位比之朝中大多數官員都要高得多。

身在世外,心在紅塵……

大唐為何如此強盛?鼎盛的軍力保證了國內政局的穩定,政局的穩定促使了經濟的發展,繁榮的經濟又提供了龐大的軍費……如今之大唐,早已在國內形成了良性的循環,這些環節隻要能夠相輔相成,大唐的強盛便會一如既往的保持下去。

這是所有倭國有識之士最擔憂的地方,他們認為財富是固定的,大唐從各國掠奪財富強化自身,那麼各國大量損失財富,便會愈發孱弱,不堪一擊……

南淵請安挑了挑雪白的美貌,不怒自威的臉膛麵向一聲不吭的葛城皇子與中臣鐮足,沉聲道:“所以,倭國已然到了刻不容緩之境地,若是任由朝局動蕩、吏治腐敗而不知改變,亡國之日不遠矣。改革,勢在必行……”

葛城皇子豁然抬頭,心中巨震。

南淵請安的身份實在是太過顯赫,留學中原三十載,曆經隋唐兩朝,知識淵博深謀遠慮,乃是倭國所有儒者的領袖,號召力和影響力無與倫比。

既然當著自己的麵說出這樣的話,這是代表了國內最有知識的儒者階層決定全力支持自己了麼?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