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論佛法的擴展性(2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2497 字 3個月前




除去深深擔憂之外,房俊也就隻能求神拜佛保佑大姐吉人天相了。

故而,這一次與以往不同,房俊進香之時分外虔誠,且不管佛祖他老人家忙不忙、聽不聽得到自己的祈禱,亦要做到心誠。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嘛……

進完香,祈禱一番,房俊便抬起頭,打量著大雄寶殿內的情景。

正前方是一方丈八高的栴檀佛像巍然屹立,佛像左手下垂,正中間結“施願印”,表示能滿眾生願,右手屈臂上伸,結“施無畏印”,表示能除眾生苦。在其兩側,則是幾個身披袈裟的老和尚低眉順目,一邊敲著木魚,一邊嘴裡念念有詞。

房俊看到了為首的那個三德大師,更看到了旁邊一張長條形的香案之上,那一盞蓮花瓣形狀的長明燈。

那是他的本命燈……

“小施主山根聳峙,印堂明亮,往昔那小小的厄劫已然儘祛,往後福澤深厚,貴不可言呐。隻望安守本心,持身守正,方可得大自在。切勿心浮氣躁,急功近利,否則一步踏錯,便舍身成魔,萬劫不複,善哉,善哉。”

一聲蒼老的語音在耳畔響起,驚醒了神思恍惚的房俊。

側頭看去,正是那三德大師正合十衝著自己微笑,剛剛這兩句話,正是對自己而言。

盧氏一臉喜色,推了一把房俊,道:“還不趕緊謝謝大師指點?這關中多少王侯貴戚欲求大師指點迷津而不可得,你這小子倒是好運道,偏偏傻愣愣的走神,真是個瓜慫!”

房俊忙跪在蒲團上還禮,道:“多謝大師指點……”

待到直起腰,卻又問道:“晚輩有一個疑問請教大師,您說安守本心,方可得大自在,更不會舍身成魔萬劫不複,卻不知這個‘心’,所指何以,更往何處去尋?”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所謂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不要執著心在哪裡,心也是因緣生,無自性。無自性是刹那生滅,並沒有一個生,一個滅,心在上一個刹那,亦在下一個刹那,或許是五百年前,亦或許,是五百年後……”

老和尚白眉掀動,慈祥的臉上露出一抹高深莫測的笑容,緩緩道:“你自己的心,唯有你自己知道在哪兒,旁人又如何得知你上一刹那的心,下一刹那的心?更如何得知,你在五百年前的心,亦或五百年後的心?”

對於彆人來說,這番話有些莫名其妙,有些“不明覺厲”,但偏偏對於從未真正涉及過佛學的房俊來說,卻明明白白。

何謂“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

人心善變,隨著時間、空間的轉換,前一刻的心在下一刻便會截然不同,上一個刹那的想法在下一個刹那,很可能便是南轅北轍,更何況若是五百年前的想法、領悟,怎麼可能與五百年後一樣呢?

這個“心”,唯有你自己懂,也唯有你自己找得到。

而在房俊聽來,這話似乎還有另外一層解讀:你這一顆來自於五百年後的心,讓我這個五百年前的老和尚,如何能夠找得到呢?

甚至於還可以這樣理解:我這個五百年前的老和尚,如何能夠體悟你這一顆五百年後的心?你的心已然超出我的認知,隻要你能夠找得到你自己的心,並且認為他正確,那麼一直堅持下去就好了,切不可迷了本心,因為急功近利而誤入歧途。

有冷汗順著後脊梁滲出……

直到離開清源寺,老和尚那放佛能夠洞悉世間一切的眼睛,以及那一番話,依舊令房俊如墜雲霧。

因為他想來想去,這番話好似都是兩頭堵,甭管你是王侯將相還是販夫走卒,似乎都能夠找得到自己的定位,尤為可惡的是,你將這番話擴展開來,甭管你怎麼理解,似乎都能說得通……

娘咧!

這到底是一個擁有無邊智慧的智者,還是一個招搖撞騙的江湖術士?

記住手機版網址:m.

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論佛法的擴展性 (第1/1頁)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