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人選(續)(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2384 字 3個月前




<b></b></div> 古往今來,官場之上凡事都講究一個“自謙”,皇帝要犒賞臣子,臣子不能直接領受,而是要謙虛的“辭謝”,認為自己不夠格,實在是皇帝錯愛,請收回成命,如是來回幾次,臣子才“勉為其難”的領受,彰顯不居功自傲的高貴品格,否則就要受到詰難嘲諷,認為吃相太難看。

同理,對於有一定地位的大臣,哪怕皇帝勒令其辭職,亦要由這位臣子先行上書,主動請求“辭職”或者“致仕”,皇帝還要假惺惺的數次挽留之後,才準予所請。

不能將苛待臣子的罵名留給皇帝……

眼下長孫無忌推薦蕭銳擔任瀚海都護府的大都護,作為蕭銳的父親,哪怕蕭心裡頭一萬個認為自家兒子當之無愧,也得自謙一番,予以拒絕,否則就會被人認為驕縱自大。

李二陛下的本意,便是雖然長孫無忌推薦,說辭又無可辯駁,但我實在是不滿意,卻不好直接拒絕,畢竟要顧及你的麵子,所以你自己謙虛一番,自己拒絕吧,然後我便順坡下驢,駁回長孫無忌的這個提請。

放在往常,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以蕭的智商,眨眼之間就能夠反應過來,然後配合皇帝將這一出戲演好。

君臣之間,這種事也不是乾過一回兩回,極有默契。

然而現在,蕭心裡想的卻跟皇帝不一樣……

蕭嗣業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心裡清楚。

什麼裡應外合,什麼“死間”都是扯淡,所有的這一切都是房俊為了挽回蕭家的名譽,拎著腦袋哄騙皇帝。現在蕭嗣業的事跡在觀眾各地競相傳頌,連帶著蕭家的名譽水漲船高,使得族中上至耋老、下至孩童,儘皆吐氣揚眉與有榮焉。

南梁貴胄、詩書傳家的蘭陵蕭氏,還真就未出過這等壯烈之子弟……

旁人不知其中隱情,自可傲然四顧理所應當,他蕭每每聞之,卻是羞慚滿麵,無地自容。

便越發記著房俊的好。

好姑爺啊……

現在皇帝問及,蕭卻不能像以往那般謙虛辭謝。

雖然以前都是這般謙虛幾句,然後皇帝溫言勉勵一番,將賞賜落實。大臣們不居功自傲,皇帝有功必賞,大家落得個皆大歡喜。

但是現在不行。

因為他唯恐一旦自己謙虛的說幾句,旁邊覬覦這個瀚海都護府大都護職位者,會出言攪合,致使皇帝改了心意,不再容用蕭銳出任這個大都護。

雖然這種概率很低,但絕非不可能。

試想,房俊冒著“欺君之罪”的悖逆之罪,將蕭嗣業通敵叛國之事實加以掩蓋,更顛倒黑白的將“叛國”說成“死間”,一旦這等事情泄露出去,將是何等大罪?

一個前途似錦的少年高官,注定了將來登閣拜相的人物,因此而遭到皇帝治罪甚至貶為庶人……且不說蕭家從此失去一個將來強硬得不能再強硬的靠山,單單隻是內心的負罪感,也讓蕭不可接受。

人家待我如明月,我豈將心向溝渠?

唯有拿下瀚海都護府這個職位,將漠北儘數掌控在手中,使得蕭嗣業這件事有任何的紕漏都不可能傳揚出去,這才是最重要的。

既全了房俊的回護之心,亦能夠使得這件事蓋棺定論,再無變故,不使得家族名譽因蕭嗣業而遭受玷汙……

蕭心念電轉,在李二陛下問話之後,沉吟了好一會兒,這才緩緩說道:“按理來說,長孫無忌舉薦劣子,老臣應當避嫌……然則昔日韓非子有言: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老臣不敢自比韓非子,但是劣子自幼聰慧,性情沉穩,這些年曆經戶部、太常寺,多有政績,擔任瀚海都護府之大都護,當可以穩定漠北局勢,安撫鐵勒諸部,消弭帝國北疆之兵患,當仁不讓。”

嗬!

殿上大臣儘皆詫異,紛紛看向蕭。

這般“王婆賣瓜”的做派,可不似蕭一貫的作風……

但既然人家都這樣說了,再是眼饞這個職位,總歸不能去當著蕭的麵兒說你兒子不合適吧?

那就是結仇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