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唇槍舌劍(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2321 字 3個月前




<b></b></div> 無論是關隴領袖的身份,亦或是“貞觀第一功臣”的地位,自從大唐立國以來,長孫無忌不管走到哪裡都是前呼後擁、榮耀備至,去往誰家做客更是大開中門、階前相迎,幾時遇到過這種冷落的場麵?

這些年他已經輕易不會前往誰家,如今破例一次,非但沒有大開中門的待遇,連正堂都進不去,隻是在書房接待他……

令狐修己感受到長孫無忌平淡神色下的怒氣,心中有些忐忑,這兩年長孫無忌雖然不再是權傾朝野的權臣,但餘威猶在,尤其是對於他們這些關隴子弟來說,更是敬畏有加。

心底也不禁埋怨自家老爹,無論咱們心裡怎麼想,又何必在臉麵上給長孫無忌難堪呢?

畢竟人家可是剛剛被打了臉……

彎著腰,垂著頭,一手推開書房的門,恭聲道:“趙國公,請。”

長孫無忌不言語,冷著臉抬腳進了書房。

書房之中,令狐德棻站在書案前,見到長孫無忌進來,拱手施禮道:“趙國公蒞臨寒舍,蓬蓽生輝啊,您可當真是稀客。”

長孫無忌上前兩步,還禮,皮笑肉不笑道:“蓬蓽生輝未必,惡客臨門才是真吧?”

令狐德棻哈哈大笑,握著長孫無忌的手,來到窗前的椅子上坐好,感概道:“人老了,不中用咯。當年陛下命老朽編纂檢校史書典籍,常常三五日不眠不休,依舊精神百倍,不知疲累。如今伏案不過兩天,便筋骨酸軟精力不濟,怕是將死之日不遠矣。”

長孫無忌蹙眉,眼睛打量著滿屋子的竹簡典籍,隨口說道:“可彆這麼說,彭城公老當益壯、學識淵博,吾等關隴子弟都指望著能夠聆聽教誨,有所寸進,您可是咱們關隴的定海神針呐。”

“彭城縣公”乃是令狐德棻的爵位……

這時候侍女奉上香茗,令狐德棻擺手將其斥退,書房中隻留下令狐修己一個人從旁服侍。

請長孫無忌飲茶,這才唏噓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終究是要死的。隻不過豹死留皮,人死留名,若能生前留下一部著作,被後世所誦讀敬仰,便是一死又有何妨?老夫如今風燭殘年,族中事務、子孫前程也顧不得了,惟願有生之年能夠將《周書》編纂成書,傳諸後世,此生足矣。除此之外,那些個蠅營狗苟、爾虞我詐,再也不想為其浪費半點心神。”

長孫無忌端起茶杯飲了一口茶水,心中有些著惱。

這個老狐狸,自己還什麼都沒說呢,竟然已經將話風給堵死了……

放下茶杯,他斟酌著說道:“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彭城公老而彌堅、威望卓著,正該教誨子弟、提攜後進,咱們關隴子弟,可都對您敬仰有加,想要進入您的門牆,得以學習儒家經義,您可不能偷懶圖清閒,否則怕是要寒了所有關隴子弟的心。”

令狐德棻笑道:“人皆將老,人皆將死,無人可跳出三界、不入五行,生旺死絕,宇宙之法。誰還沒有老去的那一天呢?現在年輕人或許有些許怨言,但等到彼時年老體衰、精力難濟,大抵就會明白老夫之苦衷了。來來來,喝茶。”

親手給長孫無忌斟茶。

長孫無忌連忙謝過,語重心長道:“彭城公德高望重,實乃吾關隴之中堅底蘊。所謂老驥伏櫪,誌在千裡,您如今閉門不出,隻圖自身之名望,著書立說傳諸後世,卻將整個關隴之前途置之不顧,未免有些涼薄。畢竟令狐家之有今日,亦是關隴團結攜手之結果,當初有所得,今日豈能不有所付出呢?”

語氣有些咄咄逼人。

令狐德棻這一輩子曆經榮辱,見過了太多榮譽和詆毀,豈能如此輕易被長孫無忌的話語所誑住?

他笑著說道:“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這句話出自於《孟子》,意思是要一個人把泰山夾在胳膊下跳過大海,這人說:‘我做不到’,這不是我不做,而是真的做不到。

拒絕之意,顯露無遺,已經不屑於用上拖延敷衍之策略了,無異於與長孫無忌劃清界限。

長孫無忌麵色清冷,淡淡道:“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方為勇士。彭城公身負關隴之名望,年高德劭,自當給後輩們坐下榜樣。若知難而退、舍難取易,怕是要令人灰心喪氣,再無一往無前之精神。”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是《論語》當中的話語。

什麼叫“不能”?明知不能還要勇往直前,那才是真正的名仕,若是知道困難便退縮不前、偃旗息鼓,那你往後就是關隴的罪人。

令狐德棻臉上的笑容也淡了下來,呷了一口茶水,緩緩說道:“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於道路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