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逆轉契機(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2189 字 3個月前




<b></b></div> 細細思之,幕後主使之目的若概括起來,便是很簡單的一句話——對於房俊立下的功勳予以肯定,不會掘斷房俊目前的聲勢、地位,但斷絕房俊成為宰輔之首的道路……

什麼人才能有這樣的動機?

儘管宇文士及浮浮沉沉久曆朝堂,此刻也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太子?!”

既要借助房俊之能力鞏固根基,又要防備房俊太過強勢恣意妄為,畢竟此前幾次三番不顧和談大局擅自出兵,太子心中沒有想法是不可能的,隻不過當下局勢緊迫,需要房俊無所保留的出人出力,所以一忍再忍。但將來若太子登基為帝,房俊晉位百官之首宰執天下,難道讓太子忍一輩子?

唯有這個邏輯能夠解釋幕後真凶之身份……

長孫無忌沉默一下,道:“或許吧。”

他的想法與宇文士及大體相同,除此之外實在找不到彆人還能有這樣的動機,但與此同時,心裡也始終懷著一絲疑惑:太子素來軟弱,對房俊更是待之以誠,何時擁有這般魄力了?

若果真是太子從幕後策劃這件事,可見其經曆此番兵變之後已經心性大變,對待肱骨之臣尚能這般殺伐決斷,意識到將來的隱患之後毫不猶豫的定下計策予以解決,日後又會如何對待逼得他差一點丟掉性命江山的關隴門閥?

少頃,長孫無忌問道:“外頭傳聞沸沸揚揚,連吾枯坐此間都已有所耳聞,到底真相如何?”

指的自然是所謂的房俊以譙國公爵位逼淫巴陵公主,柴令武之後上門尋釁反被狙殺的流言……

宇文士及喝了口茶水,答非所問道:“那些流言不知從何而起,傳播極快,眼下長安內外已然人儘皆知,幕後主使顯然是下了力氣的,尋常人可做不到這一點。”

愈發證實了幕後主使極有可能是太子的事實,畢竟此刻長安城內外雙方對峙,嚴防死守,想要消息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傳播開來,所需要動用的人力物力極為龐大。

能夠做得到的,不過寥寥數人而已,而太子的動機最足……

然而才說道:“柴哲威犯下謀逆大罪,死罪難逃,國公爵位想必也將會虢奪而去,柴令武心生覬覦,但有沒有足夠的門路去太子殿下求來這個爵位,遂指使巴陵公主夜半之時去往右屯衛大營,入房俊之營帳,試圖說服房俊去往太子麵前為其說項……至於到底是‘說服’還是‘睡服’,外人不得而知,中軍帳左近皆房俊心腹死士,消息傳不出來。不過天未明時,巴陵公主便返回長安城內公主府,沿途所過之城門、關卡,皆由兵卒目睹,確認無誤。公主府內嚇人言及柴令武很是憤怒,聽其言語,大抵是巴陵公主並未得到房俊之承諾。”

長孫無忌愕然:“還能這樣?送到嘴邊的肉吃了,吃乾抹淨之後不認賬……房二不講究啊。”

此等“美人計”,在世家門閥當中來說算不得什麼,需要考量的隻是付出與回報之間的比例,隻要彙報豐厚,沒什麼是舍不得的。這一點,他雖然鄙視柴令武,但也能夠理解,畢竟一個開國公的爵位對於個人、對於家族來說,實在是太過重要。

但如此巨大之犧牲,卻被房俊吃掉好處之後不認賬,這種事那可真真是鮮有聽聞……

宇文士及笑道:“誰說不是呢?花了誰吃這麼大虧也忍不了,故而柴令武便找上門呢去,讓房俊給一個確定的承諾,這一點已經得到證實,當時中軍帳左近閒雜人等不少。房俊辯解他並未碰過巴陵公主,柴令武哪裡肯信?那麼一塊肉送到嘴邊,傻子才不吃……揚言要去宗正寺狀告房俊逼淫公主,而後房俊無奈,隻得應允。待到柴令武從右屯衛大營出來,距離營門幾裡地便遭遇狙殺,右屯衛所有斥候全體出動,追查凶手,卻一無所獲。”

長孫無忌眉頭緊蹙。

所謂“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敵人”,對於房俊的品性風格,長孫無忌自認有極深入之了解。這廝身上的毛病一堆,行事恣意、囂張桀驁,主張對外擴張,鼓吹什麼“經濟殖民”,典型的好戰分子。

但即便作為仇敵,長孫無忌也不得不承認房俊的人品一貫堅挺,“信義重諾”幾乎便是房俊的標簽,信守承諾、敢作敢當,的確令人欽佩。

不過是睡了一個公主而已,他睡過的早就不止一個,何況還是主動送上門的,他有什麼不能承認?

所以長孫無忌傾向於相信房俊當真沒睡巴陵公主,當然,巴陵公主夜入房俊營帳,若說兩人之間秉燭夜談、把酒言歡,旁人自然也不會相信……

問題的關鍵在於,既然房俊沒碰巴陵公主,就夠不上做賊心虛,更不可能意欲“長期霸占”,那麼狙殺柴令武的動機何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