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士氣高昂(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2170 字 3個月前




<b></b></div> 聽聞蕭瑀這一番剖析,李治恍然大悟,之前的惶然驚慌儘皆不見,一臉振奮之色:「宋國公實乃本王之子房也,若非你這般睿智見識,本王險些誤了大事!」

函穀關重要不重要?

既重要,也不重要。說它重要,是因為函穀關乃是潼關東麵最後一道屏障,一旦失陷,水師兵馬可沿著水陸兩途直抵潼關,再加上此刻屯駐於潼關西側的程處弼、李思文兩支軍隊,足以將潼關圍困起來,兩麵夾擊。

說它不重要,則是因為潼關已經成為死地,縱然守得住函穀關也不過是苟延殘喘,敗亡隻在遲早之間。想要死中求活,隻能奮力一擊反攻長安,置之死地而後生,所以函穀關之得失,並不能真正意義影響勝敗……

但無論如何,隻要丘行恭將函穀關死死守住,便可儘可能的給主力爭取時間,去達成反攻長安的重任。

所以李治讚了蕭瑀一句,便轉向尉遲恭,問道:「鄂國公精通兵事,乃當時名帥,反攻長安之事還請鄂國公全權負責,隻是不知何時可以起兵?」

他有些等不及了。

每過一日,李承乾的皇位便穩固一分,那些一直觀望的十六衛大將軍們也逐漸開始依附於皇權。想要破局,便隻能今早起兵反攻長安,或許還會有人信服自己手中的「遺詔」,予以響應。

若是繼續等下去,形勢對他隻會越來越不利,待到聚集於潼關這些軍隊的軍心開始渙散,便再無機會……

尉遲恭看了看窗外大雨,麵有愁容:「這場雨實在太大,通往長安的道路滿是泥濘,不利於大軍通行。如今咱們雖然有十餘萬大軍,但精銳太少,若不能快速打到長安城下,必然被長安軍隊拖住,前景不妙。」

當下潼關的這些烏合之眾想要反攻長安得手,就隻能「兵貴神速」,趁著長安疏忽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抵長安,由此引發整個關中各地駐軍的連鎖反應。

火中取粟、亂中取勝,才有那麼一線勝機。

若行軍速度被泥濘的道路拖延遲緩,長安那邊可以從容調集軍隊予以應對,則必敗無疑……

蕭瑀望著窗外的雨幕,歎氣道:「可現在水師沿著運河一路狂飆突進,哪裡還有充裕的時間讓咱們去等?以我之見,不如放手一搏,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李治神情踟躕,猶豫不定:「這個……若無萬全之準備,隻怕勝率太少,不能如預想那般順遂。」

尉遲恭搖搖頭,沉聲道:「這世上又哪裡有什麼萬全之事?當年先帝率領吾等血戰玄武門,勝算連半分都沒有,唯有「置諸死地而後生」這一句話而已,殿下不去拚一下,焉知天命誰屬?」

陰陽更迭、五星運轉,世家萬物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縱然上古先賢又豈能算儘宇宙蒼生?有些事情不去做,永遠不會知道正確答案。

崔信起身,一揖及地,大聲道:「山東世家十餘萬兒郎,願為殿下效死!」

他算是看明白了,到了如今這個地步,晉王這邊幾乎全無優勢可言,而滎陽鄭氏之反叛,使得潼關至山東各州之路徹底斷絕,不僅潼關成為一塊死地,被抽空了幾乎所有兵力、錢糧的山東也已經是紙糊的窗戶,一捅一個窟窿。

與其坐以待斃,等著水師那邊從容調撥軍隊將整個山東鏟平,還不如行險一搏,險中求勝。

尉遲恭也起身,單膝跪地:「右侯衛四萬兒郎,願為殿下效死!」

蕭瑀、諸遂良等人也儘皆起身施禮:「願為殿下效死!」

營房之中文武眾將大聲宣誓效忠,聲音傳出門外,附近的親兵、禁衛聞聽,也齊聲附和:「願為殿下效死!」

更遠處,無論是營房內、城關上,所有兵卒都扯著嗓子大吼:「

願為殿下效死!」

瓢潑大雨之中,一聲聲衝破雨幕、直上霄漢,震蕩四野、響徹關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