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大勢在我(2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2462 字 剛剛




堂堂大唐皇後,身份何等尊貴?若是直接被晉王俘虜也就罷了,萬一陷身於亂軍之中,不知會遭受何等淩虐侮辱……

李承乾擺擺手,有些不悅的看了皇後一眼,卻沒有出言斥責,而是話題一轉,問道:“你認為晉王坐得穩這個皇位?”

前提自然是叛軍大獲全勝,攻陷長安,他這個皇帝或死或逃,社稷淪入晉王之手……

房俊喝口茶,淡然搖頭道:“絕無可能。眼下關中各地之所以大多采取隔岸觀火、袖手旁觀的姿態,並非他們願意見到叛軍成事,而是都想將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追逐‘從龍之功’,畢竟誰都知道遼東三國覆滅,大唐未來一段時日之內再無大規模對外用兵之時,他們這些武將難免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接下來的國策重點在於內政,他們想在最後的機會撈取足夠的政治利益……但‘從龍之功’雖然顯赫,‘救駕之功’卻更甚一籌,尉遲恭率軍逼近長安城下或許會使得有些人起兵響應,但是當叛軍攻破長安城門、陛下出城避禍,一定會有更多人率軍勤王救駕,晉王麾下除去右後衛一衛之兵,餘者皆乃烏合之眾,如何抵禦數十萬精銳府兵的反撲?所以陛下大可放心,此戰過程或許會有些凶險,但結局絕對不會改變。”

依附晉王做一個天下皆知的逆賊、還要承受有可能的失敗,與危難之中勤王救駕、匡扶社稷相比,傻子都知道選擇後者。

所以眼下關中駐軍與其說是冷眼旁觀、坐視叛軍席卷長安,還不如說是靜待時機,等著朝廷左支右絀、危機重重,再從容出兵、一舉擒獲救駕之功。

李承乾臉上露出釋然之色,頷首道:“所以,既然局勢有驚無險,那咱們便等一等,等那些人跳出來,一一予以剪除。”

房俊笑道:“這是最好的局麵,但陛下也不能太過樂觀,畢竟那些人能夠隱藏至現在,各個都是狡猾如狐之輩,未必勘不破這一層從而繼續隱藏下去……不過也並不重要,隻要他們自此膽戰心驚不會礙手礙腳就好。”

一旁的皇後蘇氏欲言又止,她有些不明白為何寧願讓那些人潛藏起來繼續成為威脅,而不是一舉將其揪出徹底掃除禍患,但此前她曾被房俊這個臣子當麵斥責“牝雞司晨”,嚴厲責怪她不得乾政,直至眼下亦是心有餘悸。

心裡有話憋著不敢問,自然有些怨氣,便抿了抿嘴唇,嗔怪的橫了房俊一眼……

房俊何等伶俐之人,目光與皇後蘇氏的眼波相交,便明白了對方的心思,忍不住笑了笑,讚揚了對方“知本分”,卻也開口解釋道:“滿朝武將都知道東征之戰是他們最後的輝煌,如今大唐周邊無強國,甚至無敵國,盛世開啟,國家政策必然由外及內重視民生,軍隊除去必要的防禦外敵之外,更多還是保障內部穩定、確保朝廷政策之順利實施,餘者皆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甚至連府兵製都將逐漸廢黜。沒有軍隊,沒有兵權,他們用什麼維係當下的權力地位呢?所以有些人難免孤注一擲、行險一搏,隻要能夠扶持晉王上位,以晉王淺薄的根基必然對他們予以重用、震懾四方,他們就能保得住權勢地位。權力是一杯最美的酒,也是最漂亮的美人,隻要品嘗過那個滋味,誰能甘心放棄呢?”

眼見皇後蘇氏因為最後一句話白玉一般的俏臉微微泛紅,似笑非笑的看著他,房俊心裡一跳,暗罵自己說錯話好似故意挑逗一般,連忙續道:“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不願冒險的,因為一旦失敗,失去的不僅僅是權勢,更是闔族上下與國同休的富貴榮華……所以這些人會堅定的站在根基更為雄厚的陛下這邊,隻不過難免有些小心思,想要將手中的利益最大化,在這個時代變遷的節點上,儘可能的攫取足夠家族一代代繁華下去的政治利益……這是人性,趨利避害,所以陛下與皇後無需擔憂。”

晉王李治雖然駐守潼關坐擁十餘萬大軍,豎起反旗使得四方雲動、八方景從,天下各地支持者甚眾,但大勢難違。

何謂大勢?

關中十六衛的意向便是大勢。

江南十萬私軍被水師擊潰於燕子磯,潰散奔逃者不計其數,導致江南士族一蹶不振,空有錢財無數卻再難組織起一支成氣候的軍隊反抗朝廷中樞;山東十萬私軍雖然順利進駐潼關,卻也抽乾了山東門閥的青壯,而這些青壯一旦不能順利回歸,山東門閥三十年內難以恢複元氣。

如此,關中十六衛足以橫行天下,平定一些叛逆不臣。

說到底,什麼田產億萬、阡陌相連,什麼金銀如山、糧秣滿倉,終究還是武力說了算。

誰掌握了最強大的軍隊,誰就是朝堂天下九州江山的主宰。

房俊甚至隱隱希望局勢能夠發展到那樣一步,大不了就如同當年大唐立國時候那樣從北到南的再打一遍,將所有的門閥統統打碎、將所有的世家都掩埋進塵埃之下,使得大唐帝國徹徹底底的進入新時代。

當然,以他對世家門閥的了解,這幫家夥苟起來的時候骨氣全無,絕對不敢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

不能克儘全功,多少讓房俊有些遺憾。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