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格局不足(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2615 字 3個月前




<b></b></div>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祝願書友們新春快樂,萬事如意,事業有成,身體健康!】

*****

滾燙的茶水驅散身上的秋寒,剛剛巡營歸來的牛進達舒服的吐口氣,道:“大致已經收割完畢,京兆府不僅下函各地縣衙、鄉裡組織人手搶收糧食,更聯合禦史台派出大批官員下到田間地頭予以督導、監察,凡有拖延行事、阻礙農收的情況一律嚴懲,效率極高。馬周這小子平素不聲不響蔫頭蔫腦的,但是能力極強,頗有名臣之像。”

程咬金“嘿”了一聲,喝了口茶水,不以為然道:“太宗皇帝看好的人,哪曾走眼過?馬周,房二,甚至就連劉自在內,個個都是一時之英傑。你再看看晉王,手下無一兵一卒、身上無一官半職,從太極宮逃出去便拉起十餘萬人的兵馬,聲勢浩大的豎起反旗,朝野上下明裡暗裡支持者無數,尋常人能做到這樣?也怪不得太宗皇帝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將皇位傳給晉王,公正一點來說,確實比陛下要強的多。”

對於這個說法,一直對程咬金言聽計從的牛進達卻又不同意見。

“古往今來,皇帝能否做得好並不是直接與能力有關,遠的且不說,就說隋煬帝,以其學貫古今、才思敏捷之雄才大略,功勳赫赫威揚天下,最終不也落得一個身死國滅、一敗塗地?更將天下拖入戰火紛飛之亂世,不知多少人死在戰場上,又不知多少人在烽煙之中顛沛流離、凍餓而死。”

牛進達的語氣有些憤滿,麵色陰沉。

程咬金知道他的父母便是慘死於戰火之中,年青的時候極為落魄,故而對那個將大隋盛世一手葬送的隋煬帝極為痛恨。

程處默頂盔摜甲從外頭進來:“大帥,尉遲恭派人前來,說是有晉王殿下書信送抵。”

程咬金問牛進達:“晉王大軍現在抵達何處?”

牛進達瞅了一眼牆壁上的輿圖,道:“昨日過晌抵達華胥陵,安營紮寨,此刻想必將要渡河與尉遲恭會師一處。”

頓了一下,又補充道:“薛萬徹率右武衛渡過渭水,追著晉王的尾巴南下,剛開始的時候吾還認為他是想要與晉王合兵一處,但晉王聽聞薛萬徹渡河的消息便連夜拔營匆匆南下,留下一萬崔氏私軍固守營寨,薛萬徹抵達之後,率領大軍猛攻。這是前天晚上的事兒,這會兒想必一萬崔氏私軍已經全軍覆滅。”

程咬金嘖嘖嘴,道:“斷尾求生,晉王殿下殺伐果斷啊,隻不過清河崔氏此次前來關中的私軍總數也不過萬餘人,這一仗便打光了,想必晉王必然對其有及其豐厚之承諾,否則崔氏斷不會如此決絕。”

然後,他對程處默道:“讓人進來。”

“喏。”

程處默退出,少頃,蘇加入內。

相互見禮,程咬金請蘇加入座,笑道:“你小子可算是尉遲老黑的心腹,居然也敢堂而皇之的來到老子大營?將你捆起來讓你那姐夫拿錢來贖,老子定能大賺一筆。”

蘇加不僅僅是右侯衛將軍、尉遲恭的副手,更是尉遲恭的小舅子,妥妥的心腹親信,兩軍交戰之時將這樣的人派來程咬金大營,可見必然事關重大……

蘇加喝了口茶水,神態自若,似笑非笑:“盧國公言而無信、狡詐無端,做出什麼樣的事情都不會讓人奇怪,末將就在這裡,要不您就將末將捆起來,看看鄂國公會否拿錢來贖人?”

這是諷刺之前程咬金違背雙方的默契,極為可恥的殺了一個“回馬槍”導致右侯衛大敗虧輸。

說起來,到了程咬金這樣的地位、層次,如此做法雖然可以理解,但畢竟有愧於道義,惹人恥笑……

程咬金衝著怒目而視的程處默罵道:“這裡有你說話的餘地?滾出去!”

程處默憤然出門。

程咬金這才對蘇加澹然道:“兩軍交戰,勝者為王,自己蠢還怪彆人用計?說說吧,此來何意?”

蘇加將信箋掏出,雙手遞給程咬金:“此乃晉王殿下親筆所書,命末將定要交到盧國公您手上,敬請收訖。”

程咬金將信箋接過,看了眼封皮上“盧國公親啟”的字跡,又檢查了火漆封口,確認無誤,這才掏出一柄匕首挑開火漆,取出信紙,在蘇加關注的目光中放下信紙,然後並未如蘇加所想那般或是思索或是欣然,反而滿臉怒氣,將信紙摔在桌桉上……

“豈有此理!晉王以為吾乃三歲小兒乎?”

蘇加愕然:“盧國公何出此言?”

他雖然並不知書信上所寫為何,但晉王既然向招攬程咬金,必然許以重利,更何況晉王寫就這封書信的時候王瘦石在一旁的表情極為震驚,可見許諾定然超出想象,何意程咬金非但不滿意,反而這般遭受侮辱一般怒氣勃發?

程咬金將信紙摔給蘇加:“你自己看!”

蘇加接過書信,仔仔細細看了一遍,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李治在書信之中許諾他日成就大業,敕封程咬金為吳國公,以吳越之地封之,要知道貞觀之初以吳越之地封給吳王李恪,程咬金雖然晉爵吳國公,但李恪的王爵早已收回,程咬金便是事實上的吳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