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權力與製度(2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2535 字 3個月前




數日之後,洛陽,魏王府。

占據道術坊一坊之地的魏王府終於修葺完成,魏王李泰自感洛陽局勢穩定,也從尚善坊搬回魏王府居住。

初夏之時,洛陽氣溫適宜、雨量充沛,伊洛之水環城繞行,傍晚微涼。

花廳之內,魏王李泰設宴款待奉旨趕赴洛陽而來的閻立本,宴席並不奢華,唯有剛剛將河南一地田畝丈量完畢的許敬宗在座。

先是大家相互碰杯喝了一個,李泰表達了對閻立本的期許,許敬宗也表態但有所需絕不推辭,雖然閻立本尚未明白素有“佞臣”之稱的許敬宗為何成為魏王給自己接風宴的座上客,但他素來脾性平和,並未因許敬宗之名聲而有所嫌棄,氣氛很是融洽。

而後,閻立本舉杯敬李泰:“此番多謝殿下提攜,他朝若能有所進步,定不忘今日簡拔之恩。”

身在長安,整日裡都在規矩之內辦事,按部就班、循規蹈矩,不過就是熬日子而已,哪裡有什麼進步的機會?

但現在被李泰舉薦負責營建東都,這可是天下之事,他日功成之時,必然更進一步。更何況上一任營建洛陽的乃是天下建築大家宇文愷,能夠追尋這位建築界“大神”的足跡營建洛陽,幾乎是每一個建築家趨之若鶩的事,可不是誰都能搶到這樣一個好差事。

李泰笑著道:“說起來著實慚愧,咱們乃是姻親,但本王與叔父平素來往不多,自是不甚了解,反倒是從房俊那裡得知叔父大才不遜宇文愷,這才向陛下舉薦。”

閻立本搖搖頭:“越國公謬讚了,微臣哪裡有什麼大才?隻不過是平常喜好這些故而有所鑽研,不僅比不得當世大家,更遑論與宇文愷那等不世之材比較?惶恐之至。”

說來也怪,當初李泰持才傲物、桀驁不馴,最是看不起那等唯唯諾諾、隱忍低調之輩,可這些年自己韜光養晦,反倒愈發覺得這些謙遜嚴謹、平和穩重的人順眼。

尤其還是自己王妃的親叔叔,往後營建東都長時間共事,想想就愜意穩妥……

三人飲了一杯,李泰看著許敬宗似乎欲語還休,不由奇道:“許尚書可是有什麼難處?不妨說說,若本王能夠幫襯定儘力而為。”

雖然依舊不大瞧得起,但這些時日相處下來,李泰也看出此人能力卓越,以往之所以官位不高、名聲不顯,隻不過是缺乏一個機會而已。現在得道房俊之支持,機會降臨,辦事能力馬上凸顯,他日定然青雲直上、官運亨通。

不至於多麼親密,但有這樣一個人脈總是一件好事,畢竟他這個“親王”的爵位看似尊崇,卻也成為眾矢之的,關鍵時刻若是能有一個文官中的強勢人物給自己說話,殊為難得……

許敬宗糾結片刻,自懷中掏出一份文書,雙手遞給李泰,一臉為難之色:“今日於保寧去官廨拜訪,送給下官這個,不待下官拒絕便告辭離去。下官拿著它有如燙手山芋一般,不敢收下,但送還卻也不妥,實在是糾結難決,還請殿下指教。”

李泰伸手接過,看了一眼,居然是修業坊一處占地數畝的豪華宅院房契,也就明白了許敬宗為何“不敢收下也不好送還”。

這是一份重禮,若是收下,且不說會否被禦史台的禦史言官們得知今兒彈劾“收受賄賂”,單隻是洛陽於氏拿出這樣一份厚禮自然有所圖,而許敬宗需要付出的代價肯定比這處宅院的價值更多。

許敬宗現在主持丈量天下田畝,最困難的時期已經熬了過去,往後順風順水,一樁巨大的功勳幾乎落袋為安,怎能願意在這個當口為了區區錢財犯下此等錯誤?

再是貪財的人也不會乾這種蠢事。

可若是送還回去,就代表他不願向洛陽於氏低頭,洛陽於氏所求之事也不會給予方便,等同於徹底劃清界限。

萬一洛陽於氏惱羞成怒,聯合其他世家再掀起什麼風波,指不定造成什麼樣的麻煩……

閻立本看了一眼李泰手上的房契,嘖嘖嘴:“這可是大手筆。”

朝廷營建洛陽以為東都的消息是瞞不住的,所以現在洛陽的地價、房價已經開始上漲,這樣一處豪華宅院的價值起碼數萬貫,且有價無市。

許敬宗苦笑道:“下官受皇命丈量天下田畝,自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懈怠,收受賄賂自是不敢,可若是因此影響了整個河南府丈量田畝的大計,下官亦是百死莫贖!”

李泰看著許敬宗的神情,心理忽然一動,這家夥該不會是想收卻不敢收、不收又忍不住,所以想要讓他這個大唐親王、東都留守給他背書吧?

娘咧,這麼奸詐?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