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1 / 2)





而船廠的負責人,就是他們在漁民中特意挑選的幾個老者,這十裡八村的,基本上人人都認識這幾個老者,有他們在,這些被招募來的工人們心裡也有底,不會擔心被騙,雖說被騙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拖家帶口的來了,大家都不想白跑一趟。

而且,就算是現在,每天都還有能夠造船和織網桑德工人趕過來,秦正通知太平商行,來者不拒。

江南需要漁船的地方太多了,就算打造出再多的漁船出來,也不愁銷路。

秦正去船廠看過一次,很熱鬨,這裡有數百人在忙活,還有車隊在源源不斷的輸送物資。

由於很多人都是拖家帶口的趕過來的,有些人來回的路程還比較遠,秦正乾脆就讓人在這裡開始建造住房,可以簡陋些,但是一定要保暖,讓那工人可以安心的住在這裡。

這樣一來,工地的規模又擴大了不少,少不得又要招募一些能夠造房子的泥瓦匠,木工等等。

很快,這小小的漁船作坊就變成了一個上千人的大工地,熱鬨非凡。

雖然現在每天砸下去的銀子和糧食都不在少數,但是從長遠來看,這麼做還是非常有好處的。

秦正已經計算過了,那些租賃漁船的漁夫,隻要不是太懶,應該很快就能夠攢夠銀子自己購買一條漁船和漁網,到時候就不用再上交租賃的銀子了,那時候,他們能賺到的更多。

而漁民們賺得多了,手裡的閒錢就多了,他們就需要購物,布匹,食鹽,還有一些其他的生活物資。

漸漸的,這些人就能夠帶動昱州的經濟,吸引來更多的商旅。

慢慢的,昱州就會成為江南除了舒城之外的另一個經濟中心。

不過這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見效的,或許,需要一年半載的才能見到效果,但是,希望的種子已經撒下去了不是嗎?

太平商行一連串的出手,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但是看起來,這確實是正常的商業手段,所以,並沒有人多想什麼。

而第一批收購到的山貨,也已經以極快的速度送到了舒城。

有些直接可以食用的山貨,比如柿子等東西,在舒城還是比較受歡迎的,畢竟,現在這年頭,可以食用的東西並不算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