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你中了伏波將軍的計了(1 / 2)

舍弟諸葛亮 浙東匹夫 7571 字 2個月前






:[]

曹操給孫策提供的葛公車圖紙和技術,與諸葛亮原版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性能方麵暫且不論,光是建造速度和難度,就差了好多——曹操還沒有摸索出標準化的思維、以及預製零件組裝這些先進經驗。

所以就算學會了造葛公車,實戰中也是先把軍隊拉到某座城池周邊、紮營包圍,然後再慢慢伐木、打造,這種大型器械,動輒要十天半個月才能投入戰鬥。如果伐木距離遠,需要運輸木材,那就更費事了。

然而,曹操的這個天然缺陷,到了周瑜手中,卻被強行草草改掉了。

周瑜是在華歆剛剛抵達秣陵、遊說孫策的當天,拿到圖紙後,就在秣陵召集工匠、伐木、加工木材、打造,還特地統一了榫卯尺寸,確保最後組裝起來便利些。

不過,周瑜的這個改良,卻不是因為他比曹操聰明,而是他沒得選擇:

他一開始就假想好了要攻空虛的廣陵,他也知道被諸葛亮改造邗溝運河後的廣陵城,是一個四麵環水的“島”,而且廣陵商貿發達,這個“島”上根本沒有樹林供攻城方砍伐。

所以,強攻廣陵城所需的攻城器械木料,本來就必須是從彆處提前準備好運過來的,沒法就地取材。既然逃不過,周瑜就索性在秣陵把木頭都加工好再運過來,也算是歪打正著了。

此前哨探偵查、備戰,前前後後將近十天,周瑜這一手也沒閒著,一直在讓工匠加班加點。僅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周瑜的戰備統籌能力是不錯的,知道周期長的任務要提前開乾。

也正因此,他決定強攻之後,三四天之內,就能把葛公車組裝出來。

在此之前,周瑜也沒閒著,紮營圍城後,就派人破壞城南的陷坑鹿角拒馬。還組織了幾次試探性進攻,摸清劉備軍防禦力量強弱。

而廣陵守將陳登,則非常沉得住氣,在周瑜最初的試探性進攻中,他甚至都懶得露臉鼓舞己方士氣、打擊敵人士氣,隻為了讓周瑜能在泥潭中陷得更深一些,到時候再戳穿。

……

直到周瑜圍攻廣陵南城的第三天,隨著葛公車的雛形,已經漸漸搭建起來、隔著一兩裡路都能隱約看到那些高塔狀的攻城器械時。

負責南門守衛的陳到,才把情況通報給了陳登,隨後陳登連忙親自策馬趕來南城樓,親眼查看驗證。

“葛公車?孫賊什麼時候學會造葛公車的?莫非就是靠我軍和袁術軍交戰時,逃散的敵軍潰兵泄露出去的一星半點描述?可是孫賊也沒接收過袁術潰兵才對,他都沒參加過滅袁之戰……難道是曹賊跟孫賊互通有無了?”

陳登在最初的稍稍緊張後,很快也想到了答案。

這並不是陳登有多聰明,而是排除了其他一切合理懷疑後,剩下的那個答案無論看起來多不合理,也沒得選了。

接受了這個事實後,陳登很快也釋然了。這種武器己方陣營已經公開使用兩年多了,那麼多敵人近距離看到過,被人學去個外觀也是免不了的,已經保密夠久了。

而且這東西就是諸葛兄弟發明的,陳登去年正式投劉後,跟諸葛瑾也共事了那麼久。

陳登既然知道自己要承擔廣陵防務、扛住最東線防區,兩人也經常會交流戰術經驗,陳登有一次就專門問過諸葛瑾,要是遇到敵人也學會用葛公車攻城了,又該如何防禦。

諸葛瑾當時甚至都沒猶豫,直接就熟極而流報出了一些答案,無非都是後世攻城科技裡對付攻城塔一類裝備的妙招。

眼下陳登看到周瑜用了葛公車,立刻就提前預做準備,讓守城將士們調整投石車和巨弩的部署,準備給周瑜來點驚喜。

“把床子弩全部挪到馬麵側麵的射垛,準備側射!換上尾部帶撓鉤的鐵羽矢,綁上粗麻繩、設好滑輪架、掛上千鈞巨石!投石機改挪到馬麵正麵!”

一連串的指揮,非常複雜,至少也要一天半天的準備時間,但相比於周瑜那邊的葛公車組裝速度,還是算快的了。直到次日,周瑜才把葛公車組裝完,而陳登已經先把後手安排好了。

……

次日一早,組裝好了四輛防禦力驚人的葛公車後,江東軍終於發起了總攻。

諸葛兄弟當初造的葛公車,那還是用精良的木板製造的,周瑜這次,很多部件用的還隻是粗略削平成四方形截麵的樹木,比原版更粗笨些,隻是形似。

從防禦力角度來說,周瑜這款還更抗揍,因為很多地方木頭更厚了。但重心配比、穩定性方麵,顯然是大有不如。

隨著江東軍鼓噪進攻,雲梯、飛梯在炮灰士卒的推、扛下飛速接近著城牆;弓弩手也在藤牌長盾的掩護下逼近城牆、與守軍對射壓製。

江東軍的弓弩手素質還不錯,兵器雖然沒有優勢,但技術過硬,人數也眾多。

周瑜畢竟在正麵戰場集結了兩萬多攻城部隊,陳登隻有不到五千人守城,弓弩的數量差了好幾倍,守軍依托地利,也隻是射了個五五開。

一番血腥的消耗後,江東軍遲緩笨重的葛公車,終於漸漸推近了城牆。

八十步,六十步,每前進數十步,往往還會出點小麻煩,顫顫巍巍搖搖晃晃,地麵稍微一個不平,就差點出了險情。

相比之下,劉備軍的投石機雖然也在投擲石塊阻擊,但對於這種移動中的目標,倒是難以命中,而且投石機裝填也比較費力,三四輪沒命中,敵人的葛公車就逼近到最小射程之內了——

投石機是高拋彈道的兵器,不是床子弩那樣的直射兵器,敵人逼得太近,就進入射擊死角了。

但陳登在城樓之上,把這些秋毫之末的細節都看在眼中,卻是絲毫不擔心。

他是經過諸葛瑾培養拆招的,對這些原理的理解比周瑜深刻得多,不由暗暗哂笑: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