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一個方隊結束之後,第二個方隊的出現,更是讓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第二個方隊依然馬車,但不同的是,這個馬車的造型很奇怪,它的兩側和後麵矗立著一塊巨大的盾牌,而在馬車上則是站著八名弓箭手。
另外就是它的車輪要比剛剛前麵那個馬車的車輪更大,讓這個馬車的車架高度就有接近一米五高。
看到這個,大家就有些奇怪,這莫不是戰車?畢竟古代的戰車在上麵除了操控戰馬的士兵之外,也是有弓箭手的。
這難道是大唐又研究出來了新式的戰車?那盾牌看起來外麵包裹著一層鐵皮,防護能力毋庸置疑。但說它是戰車,它兩側的車軸上又沒有加長的絞殺步兵使用的絞殺棒。
不過雖然這些方隊是有解說的,但解說必然不可能詳細的給他們解說這些武器裝備,其實這些戰車也算是軍械所的一種實驗性的改良發明。
他們研發的全新馬車目前在野外的移動還算是靈活,大部分地形幾乎都可以適應,就算是無法適應的地形,實際上隻要略微有人或者是畜力幫忙也可以過去,隻要馬車載貨不是很嚴重的話。
因為鋼製的避震和鑄鐵輪轂對馬車的加成太大了。
這讓馬車應對惡劣地形,並且降低了故障率,載重等各個方麵的能力也有所提升。
所以才有了這個馬車的出現,這個馬車……其實是為了防止敵人騎兵切割的一種方式,它馬車兩側的鋼板盾牌其實是兩塊,將其中一塊放下來之後,它可以上下組合形成一個高度接近兩米的巨大盾牌。
並且左右兩側的盾牌可以展開,與馬車尾部的盾牌形成一堵盾牆。
在戰場上,這些馬車如果聯合起來的話,它們的盾牌之間有提前製定的連接杆,讓它們可以迅速組成一道敵人無法逾越的鋼鐵城牆!
而且馬車的框架在拆解之後還可以形成讓長矛兵或者是弓箭手站立的平台。
並且這個馬車在組成盾牆的時候,還可以隨身攜帶大量的軍用物資,比如說箭矢等戰場物資,可以物儘其用。
這種發明說實話,曆史上是沒有出現過的,因為曆史上就沒有適應能力這麼強的馬車出現,也不可能如此大規模的使用鋼鐵組成馬車和盾牌。
它有沒有用,李恪覺得是有用的,至少在後方的弓箭手或者是步兵,輜重等部隊帶著它之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杜絕了敵人騎兵突襲切割的可能性。
因為這樣帶著支架的盾牆,敵人的騎兵根本無法突破,但是站在盾牆之後的士兵,哪怕沒有長矛兵,隻有弓箭手,都有可能將敵人的騎兵都給滅掉。
尤其是大唐不缺少箭矢之後,敵人的騎兵能對這樣盾牆防護之下的弓箭手造成什麼威脅?
另外就是這種馬車在特殊情況下還有特殊的作用,比如說深度不超過一米七的河流,這個馬車的設計完全可以用這個盾牆聯合起來,在河流當中組成臨時的浮橋!而且還是鐵製橋麵的浮橋,這對大部隊的轉移以及快速突擊敵人都能起到極大的作用。
而一米七深度的河流,就算是騎兵通過都很難,更不要說大部隊的物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