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肖元帥(1 / 2)







"你是說訂單農業嗎"吳莎莎一皺眉,還以為有什麼高招,也不過如此,"大市場供求雙方還沒有形成長期固定的供求關係,很難出現可以信賴的訂單。至於說單獨的組織管理機構,似乎市場管理也可以充任這一職責!"

鄧公子及時閉嘴,和頂頭上司爭辯絕對不是一個好習慣,東方怡卻沒想放過他:"鄧主任,你認為這樣的工作應該由哪一個部門承擔或者說,需要成立一個全新的部門"

"也許供銷社可以承擔這樣的職責!"

縣長大人動問,鄧公子無法拒絕,吳莎莎冷冷看一眼鄧公子,對此小男人也很無奈,總不能為了上司,不回答縣長的提問吧!何文惠曾經身為黃玉英的秘書,很清楚一年多時間,鄧華為古城縣做了什麼。

此刻聽了鄧華的建議,暗暗點頭,東方怡和她交換一個眼神:"好,鄧主任出去準備一下,我們下去調研!"

剛剛在縣長麵前,沒有提出可行性建議,吳莎莎很惱火,女人自視甚高,很瞧不起初中生小鄧主任,感覺和這樣的乾部做同事很丟人。隻是鄧主任一次次出風頭,完全蓋住正印主任的鋒芒,讓吳主任很不開心。

如今肖元帥的回答,似乎讓吳主任找到宣泄口:"吳主任,供銷社顧名思義,要從供、銷兩個方麵為老百姓服務。此前你們做了什麼難道銷售農用物資就是你們的全部是不是應該在收購民俗工藝品上加大力度是不是要考慮市場需求是不是應該幫助農民製定生產計劃和銷售方向"

肖元帥表麵恭謹,心裡卻很不以為然,吳莎莎一個外來戶,雖然算得上是半個縣委領導,畢竟不是全部。她的話絕對無法讓肖元帥信服,供銷社早些年的確承擔供、銷兩方麵的任務。

隻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更多的收購任務都由市場調節,表現在古城縣,下麵的土特產和民俗工藝品,都由那些走村串戶的貨郎處理。

有些鄉辦企業,就更不需要供銷社多此一舉,肖元帥縱然是想要幫助人家,那也要鄉鎮那幫家夥願意才行。實際上古城縣鄉辦企業沒幾個,民間手藝傳承人倒是不少。

隻是那些民間手藝傳承人,一個個不隻是手藝敝帚自珍,銷售更不會去找什麼供銷聯社。幾乎每一個手藝人都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很多就是外地前來收購的"老客"。

所謂的"老客",就是那些走村串鄉的掮客,和這樣的人打交道,手藝人感覺更實在。之所以不和供銷聯社弄到一起,很大程度上是當年"割資本主義尾巴"留下的心理陰影。

二三十年過去了,當年的痛楚依舊深深銘刻在手藝人的心中,久久不能抹去。問題是如此交易,導致土特產和民俗工藝品生產無法形成規模效益,太多的產品那些掮客無法解決,少來少去的,又被壓價嚴重。

這個是困擾古城縣民俗工藝品生產的大問題,鄧公子泡製的大市場項目,實際上就是要從根本上

解決這個問題。當下看來,收購的門打開了,銷售的渠道形成了,但是上下之間卻出現脫節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