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兩朝的科舉製度(2 / 2)

庶子崛起 月艱 1131 字 7小時前






看著臉『色』陰晴不定的郭瑞生,李元也是心中有些打鼓,難不成被看出什麽來了?可是都把這首詩改成這個鳥樣子了應該是沒有問題吧。

“李元,我不是讓你寫春景的詩麽,雖說這首詩點題,但是卻並不應題。”

“是,學生也是有感而發,當寫完之後才發現有些偏離了主題,不過這是學生第一次所作的詩詞不忍心將之丟棄,所以才厚顏奉上。”之前的時候李元就已經料到郭瑞生肯定會問這樣的事情,所以在來的路上腦中就已經將原因給編纂了一下,然後厚顏無恥的將抄襲串改給換成了有感而發。

“嗯,整體來說這首詩還是不錯的,隻不過這前半段還是有些平庸,不過初次就能如此也很不錯,坐下吧。”

好嘛,大改的前半段居然被說成平庸,後小改的後半段居然沒有被說,這樣的結果讓李元原本因為通過郭瑞生的要求而有些雀躍的心情給磨滅了大半。

“接下來.......”在第一個詢問完李元之後,郭瑞生也是將後麵的學生一個個都問了一個遍,在聽完這些連打油詩都算不上的詩句之後,李元原本受傷的心靈才得到一些安慰,比上不足但是比下有餘。

.....

自從上次作詩之後過去了二個月,有條不紊的生活依舊在繼續,上午跟著那些學生一起學習聲律啟蒙,下午由郭瑞生教導其它東西,因為李元在冬季的時候就已經學完了聲律,所以郭瑞生也將繪畫和講解曆代詩詞的學習課程給換成了熟讀論語與孟子經義。

原本對於這個有些疑『惑』的李元再問過郭瑞生之後這才真正了解道,原來這個時代的宋朝沿襲了自己那個時代宋朝的科舉製度,整體的流程被分為解試,省試還有殿試相對應與明清的鄉試、會試、殿試,在考題之上也不大相近,拿第一場考試來說宋朝著重的考點分為三類第一場是大經義三道,論語、孟子義各一道;第二場是詩、賦各一首,有時候也考詞;第三場是子史論一首,時務策一道。

而明清所著重的便是《四書》、《五經》、策問、八股文等,因為裏麵包含的內容太多所以也就不一一列舉,但是兩者一相比差別就立刻表達出來了,光是在科考量來說,很顯然明清的科考量是遠遠大於唐宋的。

這還隻是第一場,後麵的會試與殿試所要考的東西更是繁重,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如此的清楚雙方的科舉製度之後李元十分的慶幸這是宋朝,而最最慶幸的就是這科舉製度沒有無厘頭的變成明清時的。

雖然難度降低了近一半,但是相反的想要脫穎而出也更加的困難,因為解試的考題容易程度所以每個州府隻會招收千名學生,而每次參加考試的有近萬的孩童參加,這樣十取一的競爭也是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