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中秋節(1 / 2)







又是新的一天。對於天幕,每個人的心情複雜。羨慕有之,嫉妒有之,恐懼有之,心之所向有之。但不管他們怎麼想,天幕還是每天準時準點開始。

“你知道嗎?有一種節日,穿越千年時光,依然散發著無儘的魅力。那就是中秋佳節!今天就帶大家一起領略古人過中秋的奇妙世界。絕對讓你大開眼界!”

看到這,有人失望,有人慶幸,有人高興,有人不以為意。失望的失望於今天不能從中學到後世的一些有用的東西。慶幸的慶幸於今天百姓聽不到天幕的“妖言惑眾”。高興的是,自已作為老祖宗還是有一些有用的東西流傳下去的。不以為意的,則覺得,中秋就那樣吧。今天就當看個熱鬨吧。突然間,他們想起來,今天不是中秋節啊。怎麼會播放這個呢?(今天你們那裡不是中秋節,但我這裡是啊。)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傳統中秋佳節。為啥叫中秋節呢?因為這時是秋季中期,在華夏農曆裡,一年分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所以中秋也叫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月的記月更圓更亮,又叫‘月夕’,‘八月節’”。

“南北朝時,人們就有賞月的習俗了。唐·歐陽詹《玩月》詩序提到,‘月可玩,玩月,古也。謝賦、鮑詩、之庭前、亮之樓中,皆玩月也。’”寫過《玩月》的歐陽詹,高興地蹦起來。一把拉住身旁人的手,激動的說,“我上天幕了,我名揚天下了。哈哈哈。”

秦始皇二十六年,始皇閉目養神。

“這裡的‘謝賦’是南朝宋人謝莊的《月賦》,‘鮑詩’是南朝宋人鮑照的《玩月城西門解中一首》。從這些詩人的玩月詩能看出,南北朝時已出現賞月習俗。”寫過《月賦》的謝莊和寫過《玩月城西門解中一首》的鮑照的激動情緒表現和歐陽詹如出一轍。

“中秋節這晚,人們看著天上像盤子似的明月,就盼著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借明月思念故鄉和親人。所以,‘中秋節’又叫‘團圓節’。”對此,在外遊子們,又開始思念家鄉和親人。

“其實,‘中秋’一詞最早在《周禮》裡出現,真正成為全國性節日是在唐代。中秋節和唐玄宗遊月宮的傳說有關。”

突然畫麵一黑,聲音也沒了。隻聽見一個憤憤不平的女聲,“怎麼又是你,李隆基,真晦氣啊。這人啊,不能活著太久。該活的久的,活不久。不該活得久的。活得真晦氣。武姐姐,你把你的長壽基因,傳錯了人。李隆基,你有著和漢武帝劉徹差不多的王朝積累,甚至更甚。你但凡少活個二十年,彆說千古一帝有你的一席之地。你還可以越過了漢武帝這座高山,直接跟你的太爺爺李世民掰頭,不至於最後落了個千古半帝的臭名聲。你怎麼樣我不管,但你千不該萬不該,在把華夏帶上了開元盛世這個頂峰後,耽於享樂,養虎為患。致使安史之亂的爆發,讓華夏開啟了國運的下坡路。近代百年屈辱跟你沒有直接關係,但有著某種間接的關係。國運是最好的證明,因為它會此消彼長,東盛西衰。所以,你怎麼不早點嘎?”

秦始皇二十六年,始皇眉頭開始緊皺。

開元五年,正在一堆奏折裡奮筆疾書的唐玄宗李隆基聽到這話,第一反應覺得自已很委屈,第二反應是,朕以後到底乾了什麼?以至於這後世華夏女子對朕如此憤恨,以至於嚴重到牽扯到國運了。天幕啊,你這事兒搞大了,一聲不吭的,坑慘了朕。(不不不,坑慘了你的是未來的你。冤有頭債有主,你找他去吧。)

武周時期,女皇武則天看著下麵跪著的四子李旦,陷入了沉思……她想破腦袋,都想不通,為什麼她的一個庶孫竟有如此作為。也想不通為什麼一個庶出的怎麼會登上皇位?(武姐姐,你有沒有想過,唐朝的皇位繼承製,可是競爭上崗啊。這跟嫡出庶出沒有任何關係的,你自已怎麼當上的皇帝,你忘記了嗎?)而李隆基,在前往皇宮的途中,汗如雨下啊。

永徽六年,唐高宗李治看著身邊的皇後,也陷入了沉思……(不得不說九五至尊cp真的很好磕,想法都一模一樣。)

貞觀五年,第二次聽到後世人說自已很厲害的唐太宗李世民,本來就該很高興的。可是聽到自已的曾孫子如此作為,但是不知道該打誰。他看向了旁邊落單的黑芝麻湯圓李治(長孫皇後不在身邊),露出了詭異的微笑。咱們黑芝麻湯圓童年的的這頓父愛如山,還是收到了。朕打不到你這畜牲,還打不到你爺爺嗎?孫債爺償,天經地義。(哈哈哈,這是咱們黑芝麻最冤的一次。)

武德四年,前幾天聽說了李世民被稱為千古一帝時,民間已經開始有很多種聲音說,“天命秦王”。再加上這幾年太子李建成的所作所為與秦王李世民相比,百姓心中的天平直直地滑向了秦王那邊。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他不甘心。憑什麼?他才是嫡長子,他才是太子。李淵也不好過,他的皇帝威嚴已經被他的二郎蓋過去了。如果不提早傳位於二郎,接下來大唐岌岌可危。而李元吉惶惶不可終日。他清楚地知道自已乾了什麼,他知道自已的二哥不會放過他的。父皇和大哥也無暇顧及到他,既如此,父皇、大哥,彆怪我了。

而整個西漢時期的人總算知道這個不是異世界了。

元光五年,漢武帝劉徹很生氣道,“什麼叫讓可以越過朕這座高山?朕很差勁嗎?為什麼要被這種廢物越過去?還有李世民是誰啊?他很厲害嗎?哦對,之前提到過他是千古一帝。朕突然很想見見他了。”至於後麵那麼多朝代,漢武帝沒啥感想。劉家人果然灑脫。

這時,天幕一亮,又開始了。“據說,某年八月十五晚上,唐玄宗祭月時隨道人讓法。拐杖變成空中銀橋,他走進月宮。看見玉兔在大樹下搗藥,嫦娥等仙女在樂曲中跳舞。”“嗬嗬~挺閒的哈,還拐杖變成空中銀橋呢?還有玉兔和嫦娥呢?這白日讓夢挺嚴重的,建議去看看太醫!看看,是否顱~內~有~疾!”聽著這怨氣記記的聲音,曆朝曆代眾人都直觀地感受到了該女子對那個所謂的李隆基的憤怒!

開元五年的李隆基很委屈,武周時期的李隆基瑟瑟發抖,永徽六年的武媚娘很緊張,貞觀五年的李治害怕的發抖,武德四年的李元吉在幸災樂禍!

“唐玄宗回來後,讓人整理記下的舞曲,命名為《霓裳羽衣曲》。月宮被稱為‘廣寒宮’也和這個傳說有關。”“嗬嗬~原來還跟月亮扯上關係了,這是月亮最慘的一次。李隆基,你個強娶兒媳的畜牲!還《霓裳羽衣曲》是你和楊貴妃的定情之曲呢?人家楊玉環都覺得晦氣!強盛時,她是帝國的象征;衰敗時,大唐便不再需要她。所以才會有馬嵬坡兵變一事。李隆基,你個垃圾,你拆散了一對有情人,你無恥。你對不起你的兒子們,你也對不起你嘎去的武惠妃。你說說你活著有什麼用?活著浪費空氣,死了浪費土地!”

(這個罵的有點不對哈。《霓裳羽衣曲》是否為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定情之曲,並沒有確鑿的曆史記載支持這一說法。根據曆史記載,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確實與《霓裳羽衣曲》有關,但《霓裳羽衣曲》本身並非唐玄宗專為楊貴妃創作的。)

這下,武周時期的李隆基更慘了,永徽六年的武媚娘更緊張了,貞觀五年的李治更慘了,武德四年的李元吉更開心了!而開元五年的李隆基更討厭未來的自已了!

“月餅也起源於唐朝,最初是軍隊的祝捷食品。唐高祖時,大將軍李靖八月十五凱旋。吐魯番商人獻餅祝賀,拿出月餅後指著月亮說:‘應將胡餅邀蟾蜍’。然後把月餅分給將士吃,從此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那時,大戶人家除了吃月餅,還有西瓜、蘋果、葡萄等水果,西瓜和月餅不能少。”

“宋朝時,賞月風俗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娛樂,中秋賞月、玩月很流行。中秋節晚上大家都不睡覺,夜市通宵營業,玩月的人整晚都不停。”

始皇二十六年,始皇眉頭鎖得很緊了。

“到了明朝,中秋節吃月餅成了固定食俗。月餅那時還叫‘團圓餅’‘團餅’。送月餅也成了習俗,南方北方的人都喜歡。送月餅源於‘走月’活動,就是趁月圓走親訪友,送糕點、水果等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