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他來了,他過來了(1 / 2)





向缺在翻看的時候,王仙芝眼睛也沒往那飄一下,但當他表情嚴肅,眉頭緊鎖的時候,王仙芝也好奇了起來,黃九郎不知道交過來的到底是什麼東西,能讓他都有點色變了。

向缺把手裡的東西遞了過來,王仙芝看了幾眼,前麵幾頁是一些關於唐大的記載,總得來說卻是比自家兒子閃耀了挺多,不過這些東西當然不值得向缺有什麼天大的反應,當年的缺老板可比唐大要牛氣衝天多了,主要的是後麵的東西,這份資料上寫的是巫門跟鬼子似乎有所勾結。

為什麼說是似乎,是因為所有的記載,都是從推斷中得來的,是黃九郎安插在巫門中的人抽絲剝繭分析出來的,完全都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證據,所謂的證據講究的就是人證和物證,可惜這兩樣全都沒有。

這份資料裡記載的是巫門和鬼子的勾結,主要源於一件事,這件事就是張獻忠的沉銀。

崇禎十七年,張獻忠在川稱帝,建國大西,可惜的是張獻忠的大西國命運很短暫,幾乎沒掀起什麼浪花就亡了,隨之還有不知去往何處的大西寶藏。

那時候川中民間有句民謠叫“石牛對石鼓,銀子兩萬五……有人識得破,買儘川中府”。

這民謠的意思就是,清兵入關後張獻忠兵敗退出川中時把大西的金銀財寶都藏了起來,為了將來能夠找到藏寶,便設計了石牛和石鼓作為記號,誰發現了這兩樣東西就能找到大西的寶藏。

張獻忠攜帶著數不儘的金銀珠寶從川中順水南下,在江口鎮老虎灘一帶遭到川西大將楊展的突襲,船上的寶藏也隨之沉到了江中,從此就下落不明了。

一晃過去幾百年,在零五年的時候,彭山縣城開引水工程,施工隊在岷江老虎灘上挖鋪管道的時候,挖出了一些銀錠,下麵刻著崇禎十六年八月的字樣,由此判斷出張獻忠的沉船可能是是沉在了此處。

可惜的是,苗頭有了,線索有了,沒有任何的結局,張獻忠的沉銀到此還是沒有下落,官方組織了幾次挖掘和考察都無疾而終了,因為耗費龐大的人力和物力,財力去乾一件不確定的事,有些太不劃算了。

巫門在川中根深蒂固,握有難以想象的資源和脈絡,資料裡講的是三井財閥派人來了川中,跟巫門中人接洽上了,談的就是想要打撈沉銀的事,領隊的是一個叫三井美奈的女人。

三井出技術和專業人士,巫門出資源和人力,這種合作看起來似乎是個雙贏的合作,可惜的是人選有些詬病。

這幾乎是讓所有國人都沒有任何好感的民族,因為和他們有關的曆史,都是用血淚鑄造出來的。

黃九郎皺眉解釋道:“三井美奈我和她見過,去年的時候在藏區的天坑裡,她領了一支隊伍去找神廟,當時正好和王驚蟄撞上了,這女人後來受了重創,差點沒死了,她的身份比較特殊,我們當然不可能任由三井美奈在境內出什麼問題,不然恐怕會起糾紛的,於是就將她從天坑裡帶了出來,然後往她的腦袋上扣了一些罪名,最後三井財閥付出一些代價,才將她給放了回去,沒想到時隔一年左右,她居然還有膽子再回來,並且又謀劃了張獻忠的沉銀。”

向缺冷笑著說道:“她是曬臉,巫門有點不知好歹,什麼樣的人都敢合作?還是真以為自己家大業大的了,誰都管不了?你要不說我還險些忘了,往前推幾十年,從民初年間開始,巫門可就正式宣告封山門,不管涉世了,真是好一隻大號的烏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