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中醫的根基(下)(1 / 2)

全職中醫 方千金 2048 字 9個月前






“天地自然......”

同學們禁不住一陣竊竊私語,有的同學有所收獲,不過不少同學聽的還有點懵逼。

“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方彥道︰“這個故事的主人也是大家都知道的,是被稱之為詩書畫世三絕的鄭板橋.......”

“說鄭板橋性格高傲,不會逢迎討好,因而在官場處處踫壁,抱負不能施展,再加上生活清苦,心憂天下,導致肝氣鬱結,時常感覺到胸悶、胸肋隱痛,胃口不佳,於是日漸消瘦,看了不少醫生都無濟於事......”

說到這兒,方彥道︰“明白醫理的都應該清楚,心病還需心藥醫,鄭板橋這明顯就是心病,自己想不開,導致肝氣鬱結,這種情況即便是醫生也隻能治標,不能治本,如果長此以往,必然鬱鬱而終。”

不少同學都點了點頭。

鄭板橋這個情況就是心病,肝氣鬱結。

方彥繼續道︰“有一天,鄭板橋看到窗外的竹子在疾風之中仍然枝節堅韌,不屈不撓,於是心中觸動,就畫了一幅清雅見人的《風竹圖》,並且時時欣賞,以竹喻人,久而久之,胸口舒暢,原本的病癥也漸漸的好了。”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鄭板橋的病因是懷才不遇,憂國憂民,日久而憂鬱傷肝,肝不疏泄則肝氣鬱結,因而胸悶、肋痛鼻飼飲食,肝脾不和.......”

“但是通過畫竹子,鄭板橋一方麵精神有所寄托,可以轉移情緒,感情得到了宣泄,二來,感受到竹子的條達舒朗的神資,心情也隨之開朗,第三,在運氣作畫的過程中也能使肝氣慢慢條達疏泄.......”

說著方彥笑著道︰“看上去隻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但是其中卻牽扯醫理,這就是很明顯的一個例子,中醫就在身邊,就在自然之中,治病的法子有時候就在我們眼前,不拘泥於藥石。”

“以前不少名家治病救人,在過程中也會遇到難題,有時候靜坐沉思,有時候出遊散步,在生活中,在細節中,就有可能找到治病的道理。”

“中醫重理而不重藥。”

說到這兒,方彥再次在黑板上麵寫了幾個字︰“這就是我給大家說的主次之分,明理才能治病,能辨明病因,治病的方式有多種多樣,不一定拘泥於藥石,到了一定境界,就像是電視上演的,飛花落葉皆可傷人。”

說著方彥又道︰“不少同學都應該知道,《黃帝內經》是中醫的大本營,是中醫主要的綱要書籍,是學習中醫的人必看的,但是如果詳細了解過《黃帝內經》的人應該能發現,《黃帝內經》的全部經文中,百分之九十九的經文都是來詮釋理法的,真正公開藥方的文字還不到百分之一。”

“藥可以變,方也可以不同,但是理是永遠不變的,這也是為什麼中醫可以做到一人一方,或者一病多方的原因。”

“呼!”

呂豐民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黃教授,我算是明白你為什麼對方彥這麼有信心了......”

隻是一番講解,呂豐民就聽的感觸頗深。

方彥說的這些東西其實並不深奧,大多數人可能都懂,但是係統的總結出來,能說的有理有據,是需要一定的本事的。

像一些名言,這個人能說幾句,那個人也能說幾句,可要連在一起,講明道理,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