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精英計劃(2 / 2)

全職中醫 方千金 1722 字 6個月前






“方醫生,有什麽要求嗎?”徐近良問。

“年齡最好是四十歲以下的,有潛力,思維方麵比較正的。”

方彥道:“到時候大家都可以帶一帶,也給你們分擔一下壓力,端茶倒水之類的,出門也有人幫忙。”

“這是讓大家收徒弟了。”薑萌笑道。

“差不多。”方彥點了點頭:“不過門檻肯定要高一些,基礎太差的暫時就不要考慮了,一步一步來。”

隨著醫療小組的名氣越來越大,到時候工作也越來越忙,到時候黃正良等人可能動不動要四處跑,帶個人,一方麵可以幫一幫黃正良等人,另一方麵也是讓他們帶個徒弟。

這種情況下帶徒弟,成長肯定不會慢。

不過醫療小組這邊接觸的患者情況大都比較複雜,基礎太差的話,肯定是跟不上的,要有一定的基礎。

經過這麽長時間,醫療小組的資金已經很充裕了,醫療小組負責的患者,醫院肯定是要給醫療小組這邊診費的,黃正良等人去其他醫院,也是有診費的,隻不過要比尋常的飛診便宜很多。

像黃正良,如果有人請黃正良出診,沒有五千塊是拿不出手的,醫療小組的名義,倒是要不了這麽多。

不過,一些患者對醫療小組額外的感謝,比如勞倫,感謝費就不算少,這一筆診費,方彥是直接算到了醫療小組的賬上了,並沒有自己拿,方醫生並不在乎錢。

“人數就暫定每人帶一個人,到時候我考察一下。”方彥對眾人道。

“我們都記下了。”眾人點了點頭。

在醫院,實行的是分級製度,普遍來說,分為三級,也就是一線醫生,二線醫生,三線醫生。

一線醫生也就是住院醫,負責直接對接患者,要查房,配合主治醫師等,二線醫生就是主治級別,三線醫生就是副高以及以上。

除了急診科,其他科室是很忌諱越級上報的。

也就是說,一線醫生大都由二線醫生負責,而二線醫生遇到問題,可以找三線醫生解決。

但是就人數而言,一線醫生人數是最多的,其次是二線醫生,三線醫生人數最少。

所以在醫院,一線醫生想要學東西,大都隻能跟著二線醫生學習,學習的時候多對少不說,還存在一個情況,那就是,可能二線醫生的水平並不比一線醫生高太多,年資差距也不是很大。

就拿外科舉個例子,剛進醫院的住院醫需要上手術,但是一些新晉主治也需要上手術,這就有一個競爭,在這種情況下,新晉主治自然不會放心的去教新來的住院醫。

也就是人說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還有,教徒弟費時費力,又沒有什麽獎金,平常上班就很忙了,誰會專門去教學生,因而醫院的醫生想要學東西,大都要看自己。

要有眼力,要有天賦,要勤奮,要會巴結人,要懂得察言觀色,爭取各種機會。

但是在醫療小組這邊,就不存在這種情況了,黃正良等人都是頂尖的專家,一帶一,就能有一個比較好的學習環境。

先培養出一批有水平的醫生,這是方彥和林忠學的想法,並不需要太著急。

就像方彥給鞏泰初說的,多一個人,也就多了一個人,隻要去培養,人才總是在增加,不會去減少,不能因為難,而什麽都不做。

經過這麽多年下來,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中醫的師承模式,確實能培養出水平不錯的接班人。

醫學院和高校,可以讓眾多醫學生學基礎,先入門,然後挑出值得培養的人才專門培養,這本來就是正確的教育模式,並不能指望每一位醫學生都能成名醫,就像不能指望每個孩子都考上大學一樣。

優勝劣汰,現實本來就是殘酷的。

現在醫療小組這邊要做的就是培養精英,有了足夠的精英,才能培養出更多的中層醫生。

......

慶城機場。

譚慶雲遠遠的就看到接機口顯眼的牌子:譚慶雲教授。

“譚教授,歡迎歡迎。”

呂豐民笑著迎了上去,和譚慶雲握著手:“歡迎譚教授前來慶城啊。”

“呂教授客氣了。”

譚慶雲笑著道:“我也隻是來一趟慶城,沒想到還是被呂教授抓到了,想清閒都不行呀。”

“譚教授難得來慶城,既然來了,怎麽也要去我們學校給學生們講個課吧?”呂豐民笑嗬嗬道。

譚慶雲名氣不小,得知譚慶雲要來慶城,慶州省中醫藥大學這邊就聯係上了譚慶雲,所以呂豐民親自帶著人來接機。

當然,這也是譚慶雲樂意的,譚慶雲這種人,靠的就是名氣,到了各地,自然是以開講座,上節目,做演講來給自己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