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中醫急診的優勢(1 / 2)

大國上醫 方千金 1823 字 27天前






胡洋的父母就在外麵焦急的等待著。

方樂從會診室出去,胡洋的父母就急忙迎了上來。

“叔叔,阿姨!”

方樂客氣的招呼。

“方樂,謝謝你。”

胡洋的父親感激的握著方樂的手,聲音都有點哽咽:“我們那會兒聽黃醫生說了,孫老是你給請過來的,謝謝你了。”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不說胡洋的家境本就一般,西京醫院這麽大醫院胡洋的父母還是第一次來,就說很多人得知胡洋受傷的內情,在心中對胡洋都是不怎麽喜歡的,連帶著胡洋的父母這兩天在醫院也受儘了冷眼。

醫生麵對患者的時候應該一視同仁,在治療的時候不應該把個人情緒帶進去,可這也隻是理想狀態,大多數人還是有屬於自己的情緒和偏向的。

正是因為有著偏向,這兩天在醫院,胡洋的父母都沒有感受到關懷,甚至能感受到一些醫生護士對他們的歧視。

明明自己的兒子還躺在ICU生死不明,明明就這件事而言,他們才是受害者,可他們卻得不到同情。

越是這樣,張軒的母親找上門的時候,胡洋的父母越是不會給好臉色,越是埋怨和責罵。

可他們卻從方樂的身上感受到了關懷和理解。

方樂本就是胡洋的救命恩人,今天又一直為胡洋奔走,還請來了孫清平那樣的大人物,這讓胡洋的父母很感動。

和其他人的態度形成對比,這種感動就更深了。

“叔叔阿姨太客氣了。”

方樂笑著道:“胡洋是我的學弟,我這個當學長的儘力也是應該的,能在一個學校上學,本就是緣分,世界上這麽多人,能遇在一起更是緣分。”

“方樂說的對,可不就是緣分嘛。”

胡洋的父親點著頭,眼眶都濕潤了。

其實方樂心中也是向著張軒的,可方樂的做事方式就不一樣。

很多人其實不懂,這個時候,你要說胡洋的父母恨張軒吧,肯定恨,可他們這個時候最操心的還是兒子的安危。

張軒的媽媽也是在乎的是自己的孩子,這個時候去求人家,人家能有好臉色才怪。

“剛才孫老已經看了解了胡洋的情況,也給了治療方案,你們耐心等著,或許到了下午就能有好消息。”

從頭到尾,方樂現在都不提張軒,就是關心胡洋。

“嗯,謝謝你,謝謝你。”

胡洋的媽媽再次道謝。

這個時候,兩口子也沒別的語言了,不停的說著謝謝。

......

孫清平並沒有馬上就離開,方樂和胡洋的父母說了會兒話,就陪著孫清平在急診科轉著。

“說實話,我在西京醫院乾了這麽多年,還真沒有好好的參觀過急診科。”

孫清平一邊走,一邊對方樂道 :“我記的最初急診科也隻是門診的一個急診室,後來成了急診科的時候,我都退休了。”

“國內的醫療發展是相當迅速的。”

方樂笑著對孫清平說道:“任何文明都是從野蠻走向有序,我國的醫療領域也是如此,隨著醫療行業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以前那種走街串巷式的醫療形勢肯定會逐漸被淘汰,醫院、醫館、診所、醫療救助站等模式會越發的方便人們的求醫,而急診領域則是現代化醫療的橋頭堡。”

之前孫清平沒有注意到急診科這邊的重要性,倒不是因為孫清平對急、危、重症的重要性認識的不夠,而是孫清平對現代醫學發展的變化認識的不夠。

孫清平這一輩中醫名家,幾乎都是從走街串巷成長起來的,上門給人瞧病是常態,可隨著醫療發展,生病上醫院則會成為常態,越是嚴重的病症越隻有大醫院才容易遇到。

開診所的,開醫館的,民間中醫遇到急危重症的概率會越來越小。

沒有患者,水平自然就成長不起來。

而急診科作為各大醫院的橋頭堡,患者種類繁多,遇到急危重症患者的概率是最高的,中醫醫生想要成長,急診科真的是必經之路,必須要去的一個科室。

方樂雖然是第一次在西京醫院的急診科參觀,可每個地方,每個診室,每一台儀器,方樂都是了解的。

急診科是方樂非常熟悉的地方,換一家醫院,也就是地形不熟悉,急救方麵的模式大同小異,因為現在還隻是95年,所以西京醫院的急診科的很多模式在方樂看來都是比較野蠻和落後的,很多方麵都還不成熟。

“急診科的患者並非以外科為主,急危重症的患者特點是發病快,傳變快,危情中,往往疾病來勢凶猛,稍微有不慎就會危及生命,而中醫學的‘整體’特點在急救方麵是有著相當大的優勢的。”

“你說的不錯。”

孫清平點著頭:“中醫的整體觀確實在急診方麵很有優勢,急危重症患者,往往已經不是單一的病症了,而是由單一的臟腑經絡病變法轉為更為複雜的多臟腑以及經絡、氣血津液等病理改變,症候由單純變為複雜,所以急診科在麵對患者的時候,往往需要邀請其他科室聯合會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