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夢中驚醒(1 / 2)







:[]

看著明軍的艦船迅速遠去,消失在茫茫大海上,細川賴之終於長鬆了口氣。

“唉,可惜咱們來晚了,沒能乘勝重創明軍!”

山名時義有些遺憾的道。

細川賴之瞥了他一眼,其他眾人也都跟看傻子似的看了看他。

什麼叫可惜啊,什麼是幸好來晚了!

明軍走了,這些大名都暗暗鬆了口氣,不過沒了明軍,他們和幕府的關係立刻就變得有些微妙了。

“多謝管領大人幫我九州驅逐外敵!”

大友宗林恭敬的謝道。

島津義久和大內義興等人也紛紛致謝。

而細川賴之則輕笑道:“這都是應該的,大家同為幕府效力,九州有難幕府自然是責無旁貸!”

大友宗林態度非常客氣,像對待外人一樣,而細川賴之則恰恰相反,絲毫不把自己當外人。

少二氏和大友宗林等人暗中眼神交流,明軍走了,他們現在想的是幕府趕緊撤軍,彆賴在九州,但看細川賴之這態度,卻絲毫沒有要趕緊回師的打算,這讓他們隱隱有些不安。

幕府這次來的兵力可是不少,再加上他們遭受重創在前,若是幕府借機掌控九州的話,他們還真難以反抗!

“走吧,大家隨我一起回大宰府,我要趕緊向足利將軍報捷!”

細川賴之滿臉笑容,率先轉身離開。

諸位大名雖然心裡擔憂,但現在形勢比人強,他們也隻能跟在他身後先回了大宰府。

回到大宰府後,細川賴之立刻派人向足利意滿報信,但是支援的大軍卻並未有絲毫回撤的意思。

今川貞世也正式接替少二普騰,出任九州控題之職。

兩人的這些動作,頓時讓九州這些守護大名緊張了起來!

海上,鐵甲艦為首的水師艦船破浪而行,在離開倭國數十裡確信倭人已經不可能看到他們的影子後,李偉才放下望遠鏡。

倭國九州的海岸漸漸消失,李偉收回目光。

“侯爺,咱們就這麼撤退了嗎?”

旁邊的呂唐有些不甘心的問道。

他們這次雖然也戰績不凡,倭國也答應了大明的所有條件,算是凱旋而歸了,但他總覺得這還不夠。

李偉也是這麼覺得的,所以他收回目光後,並沒有望向大明,而是轉頭凝視北方,沉聲道:

“當然不!傳令下去,大軍調頭向北,直取倭國京都!”

“什麼?”呂唐一驚,有些不敢相信。

李偉吸了口氣,冷聲道:“我在九州跟他們浪費了這麼長時間,好不容易把幕府的兵力吸引了過來,為的就是今日直取京都!”

呂唐聞言,頓時心中火熱起來。

不過想了想,他又有些擔憂的道:“可是咱們彈藥已經不多了,恐怕不能久戰啊!”

“無妨,我早已經派人送密信回京了,會有人直接把輜重送到咱們要去的地方。”

為了以防萬一,他專門在信中向朱元璋要了王景弘,有他帶領,把彈藥糧草準確的送到倭國指定的位置肯定不成問題。

見李偉胸有成竹,呂唐頓時大喜:“太好了,屬下這就去傳令!”

呂唐轉身離去,過了片刻,鐵甲艦上的傳令兵便揮動令旗,向其他艦船傳令。

胡海和郭英正在原來屬於湯和的那艘帆船上閒聊。

這次征倭,他們基本沒撈到什麼軍功,胡海還好些,郭英更是基本沒怎麼參戰。

不過他一點也不在意,反正他此來的主要目的也不是撈軍功的。

郭英望著遠處的鐵甲巨,雖然已經見過幾次了,心中還是忍不住感慨萬千。

有這種巨艦在,大明水師基本屬於是天下無敵了!

隻是想到巨艦的締造者和掌控者都是李偉,這讓他不禁有些擔憂。

正在觀望的時候,他突然發現鐵甲艦上的令旗舞動,頓時驚疑出聲:

“怎麼回事?大軍為何要調頭向北?”

仗都打完了,不向南行駛歸京,去北方乾什麼?

大軍可不能胡亂調動,指定的作戰目的達到了,理應及時歸京交還印信,各部兵馬歸還衛所都司。李偉這突然的舉動,讓他頓時不安起來。

胡海聽到他的話,也抬起頭來看了過去,沉吟片刻,恍然道:

“我明白了,他這是要直取倭國北方的京都!好一招調虎離山……”

郭英聞言,驚愕的看了他一眼:“還要打?”

胡海輕輕點頭,同時心裡也不禁有些佩服這個年輕的江都侯了。

倭國的兵馬現在都在九州,京都必然兵力空虛,他們水師戰船行軍速度很快,即便九州的倭人大軍現在就回師,也趕不上他們的速度,明軍隻需利用這個時間差,快速攻下倭國的京都,倭國必然會陷入大亂。

李偉這招調虎離山雖然不算高明,但是貴在膽子大,出其不意!

倭人肯定不敢相信,明軍敢就這麼孤軍深入,直取他們的京都!

胡海沉吟片刻,隻覺此計雖然冒險,但也有其大的可行性,若真能一舉拿下倭國的京都,那就是滅國之戰了!

一戰滅國,何其壯哉!

這一戰若能勝,那戰績可比征服雲南大多了!作為大軍統帥的李偉,回去不封公都說不過去。

郭英也很快想明白了李偉的打算,不禁大為震撼。

“下令調頭吧,隨大將軍北上!”

胡海心中也不禁升起豪情,沉聲道。

郭英沉默的點了點頭。

明軍水師在海麵上緩緩劃出一道弧線,調頭向北,殺了個回馬槍,直刺倭國的心臟——京都!

……

在李偉下令北上的同時,細川賴之派出送信的人也乘快馬奔向了京都。

陸上行軍遠不如走水路方便,但是快馬送信還是挺快的,過了沒兩日,細川賴之的信就交到了足利義滿手上。

足利義滿看到信中所言,這才放下心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