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有關部門協調,目前雙方正在協商賠償問題。
這些企業辦的醫院,能進去的大多數都是關係戶,醫術連半桶水都沒有,簡直是合法殺人。
這段時間最讓楊東升驚喜的是半導體產業。
東德薩克森地區號稱德國的“矽穀”,在冷戰時期,是整個華約的半導體製造中心,曾經有4萬多人,在這裏從事半導體研發、製造工作。
他們成功山寨過一款美國的CPU,1989年已經可以小批量生產1兆的內存顆粒芯片,不過相比美國和日本還是落後太多。
他們山寨的那款CPU,是一款非常低端的美國芯片,唯一的優點就是便宜;1984年,日立和NEC就可以大批量生產1兆的內存顆粒芯片。
在兩德統一的過程中,薩克森地區的半導體工業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原來在這裏從事半導體研發、製造的人員基本上被一鍋端了。
隻要有跟在東德一樣的薪水,他們就願意去中國工作。
相比之下,根據美國獵頭公司傳回來的消息,要從台灣、韓國挖人,必須出他們現在薪水的兩到三倍,他們才肯過來。
華約半導體產業是封閉市場,從事半導體工作的,並不比其他行業高。
台灣、韓國的半導體屬於高科技行業,屬於高薪,有些企業還有期權激勵,再加上還要求兩到三倍的待遇。
這個差距就大了。
在酒店,楊東升的房間,一名精瘦老頭用英語跟楊東升不停的說著,“從資本主義國家進口的先進設備,在與蘇聯采購的設備和我們自製的設備,進行適配和工藝協調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極大的困難,這才導致產品的良品率下降到不足1%……”
這個老頭是前東德羅伯特隆電子工業廠主管技術的副廠長。
長期以來,羅伯特隆電子工業廠的良品率都在10%以下。
由於西方的禁運,東德半導體生產設備大部分都是間諜機構,通過地下渠道買來的。
即便是這樣,也大約有70%的設備買不到,需要自產。
為了發展半導體工業,東德甚至自己製造了光刻機。
拿這些自製的設備和蘇式設備,跟西方采購的設備強行匹配,簡直就是拿貓跟狗配,良品率能高的起來才怪。
他們的水平雖然不如美國、日本,但是拿來造功率半導體已經足夠了。
楊東升的半導體生產線雖然是二手的,卻是全套西方設備,使用這些設備,良品率應該會有大幅改善。
還有光學工業,楊東升這才知道東德也有一家蔡司,而且東德蔡司才是正統蔡司。
東德的光刻機就是他們製造的。
繁體小說網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