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美了!”
“太漂亮了!”理查德·威廉姆斯、詹姆斯·惠斯勒兩個老外對著外灘建築一陣讚歎。
1989年,外灘九棟老建築被滬上市政府批準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之後被保護的建築很快又增加到二十棟,現在這些建築馬上又會成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其實楊東升也不認為一群殖民者留下的東西有什麽好保護的,外灘這些建築,曆史最長的也不過一百多年,短的隻有幾十年。
華京城裏那些即將大量消失的四合院,起步就是一百年以上。
像楊東升買到的那座貝子府,至少應該是明朝中期的建築,而且住的肯定不是一般人,研究價值遠勝外灘這些洋樓。
可總有些人覺得外國人的就是好的,於是就出現了,我們自己有幾百年曆史的建築馬上就要大批拆掉了,外灘這些幾十年曆史的建築,反而成了文物的怪事。
到哪說理去啊!
“你們真的認為這些建築很漂亮?”楊東升問。
“當然!”兩人異口同聲的回答。
“歐洲、美國不是有很多這種建築嗎?而且你們應該也是從小在這種建築中長大的吧,為什麽還會喜歡它們?”
“哈哈,我們哪裏是在這種建築中長大的?隻有溫莎、波旁那樣家族的人,才是在這種建築長大的!”
楊東升忽然有點明白理查德·威廉姆斯、詹姆斯·惠斯勒是什麽感覺了,溫莎是英國皇室的姓氏,波旁西班牙皇室的姓氏。
雖然西方有不少這樣的建築,但是像理查德·威廉姆斯、詹姆斯·惠斯勒這種土鱉,隻能在電視上、書上看到這種建築。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他們對類似的建築產生敬畏、好奇等一係列感情,也就不奇怪。
而且我們對這些建築的感情,在這個時代,更多的是國人對外國的向外。
三人坐在車上,將這些建築從頭看到尾。
這一次外灘對外置換的建築包括原匯豐銀行總部大樓、原滬上總會大樓、有寧大廈、亞細亞大廈等多棟大樓。
幾個月後這些建築將會通過競標的方式確定置換給誰——說白了其實還是賣,隻是換了一個委婉的說法。
“怎麽樣,看中了哪一棟?”楊東升問。
“我覺得那一棟挺不錯!”詹姆斯·惠斯勒指著一棟建築道。
“好眼光!”
詹姆斯·惠斯勒指的正是原匯豐銀行大樓,這棟大樓當年建造的時候,花費了大約一千萬兩白銀,據說是當時匯豐銀行兩年的贏利。
建成之後,被譽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最豪華的建築”。
雖然根據楊東升這些年跟外國人打交道的經驗,當他們誇某樣東西和人的時候,總是照死了吹,絕對不能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