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冷之餘暉(2 / 2)

過河卒 莫問江湖 1637 字 18天前






此時尊攘派這邊,先前的衝鋒之勢已經消解,若是不能殺穿道門的陣型,騎兵的優勢就損失殆儘,不存在二次衝鋒,隻能下馬步戰。可騎兵們在先前的五輪齊射之下,已經死傷慘重,此時想要殺穿道門的軍陣,無疑是癡人說夢。

丁未靈官收起千裡鏡,換上大錘,準備親身陷陣。

戰場之上,勇者不得冒進,怯者不得擅退,千萬人如同一人,同進同退,配合得當,方能形成最大戰力,匹夫之輩,若非天人或者仙人,否則沒有太大意義。

靈官的戰陣以十一人成小陣,大陣是三疊陣,同樣是三層,原理與三重火銃戰法相差不多,第一層戰酣,擂鼓,少緩,又擂鼓,第二層急急衝過前層接戰,前層少整隊伍。鼓又少緩,又擂鼓,第一層又衝過第二層之前接戰,原二層少整隊伍,如此一層一波的接替,使一線士卒始終能夠保持體力相對充沛。如三疊之浪,初始不覺如何,可韌性十足,後勁也是十足。

隻見丁未靈官高高躍起,直接飛躍了三疊陣的範圍,落入尊攘派騎兵的後方,手中與她差不多大的巨錘轟然砸下。

落地位置被砸出一個巨大的碗狀凹陷,大地震動,肉眼可見的巨大漣漪向四周擴散開來,所處範圍的所有尊攘派騎兵被生生震死,修為稍高之人,七竅血流,五臟俱碎,修為稍低之人,乾脆直接被震成了一團團血霧。無一例外,

丁未靈官親身陷陣之後,造成了極大的混亂。

黑衣人和靈官趁勢反攻,在丁未靈官的帶領下,形成了逆推之勢。

與此同時,中軍位置傳來連續不斷的擂鼓之聲。

聞鼓而進,鳴金而退。

道門方麵也是有騎兵的,隻是剛才尊攘派騎軍衝陣的時候,始終未曾有所動作,直到此時才顯露崢嶸。

道門騎兵陣型緊密,每一騎之間的間隙十分之小,配備騎槍馬刀,馬刀是厚背重刀,隻有這樣的刀才有可能劃破對手的重甲,如果是那種輕便馬刀,哪怕有衝鋒的慣性,也很難造成破甲的效果。再有就是中等長度的火銃了,這是混戰利器,既可以單手操作,近距離射殺敵人,沒有彈藥之後也可以當做骨朵、錘子使用,鈍器對付披甲的效果更勝尋常利器。

急促的戰鼓聲中,伴隨著轟隆的馬蹄聲,蓄勢已久的道門騎軍終於現身戰場之上。

大玄起家於朔方幽冥之州,北方壬葵水,乃是水德,故而崇尚玄黑之色,上下以黑色為主,故而大玄軍隊被稱為黑衣人。

此時衝出的數千騎兵都是黑甲黑馬,仿佛兩條黑龍。

雖說道門重視火器,但也不輕視騎軍。

隨著火器的發展,在道門和朝廷內部,曾經出現過否定騎兵的觀點,一部分人認為,隨著飛舟的普及、火器的應用,騎兵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

但是,占上風的觀點認為,騎兵在未來戰爭中仍將起重要作用,騎兵不僅應該繼續存在,而且應該加強質量上的建設。

西州都護作為馳騁疆場多年的老將,發表了帶有抗爭性的意見。他認為,騎兵的曆史,就是它被抬起

來的時期和摔下去的時期變來變去的曆史。騎兵有三個基本特性:一是具有很大的快速性;二是能夠將很大的機動性與包含廣泛使用火力和其他兵器的乘馬毀滅性突擊結合起來;三是全體成員非常緊密的團結。

最終,騎兵還是得以保留,並發展出了人馬俱披甲如鋼鐵戰車的玄甲重騎。

這些黑衣人騎兵雖然不是玄甲重騎,但其鐵甲都是新式甲胄,甲葉堅固細密,尋常彈丸和箭矢甚至會被直接彈開,就是稍近些的騎弓箭矢,也隻是插在甲胄上,看著嚇人,並不影響作戰,隻有精銳武夫騎兵的騎槍和重型火炮才能造成有效殺傷。

在黑衣人騎軍進入戰場之後,尊攘派一方開始全麵敗退,其個體素質還是不容小覷,之所以敗得如此徹底,一是因為戰術戰法,二是因為雙方的兵器差距之大,已經到了人力很難彌補的程度,且不說工藝的代差,就說花費的銀錢,也是天上地下。

說白了,道門的大軍都是用真金白銀堆出來的,有錢才能不計成本地使用火器。治國治軍,說白了就是一個問題,錢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解決了這個問題,便解決了八成以上的問題。這也是曆朝曆代最大的問題,錢不知從何處而來,更不知到何處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