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匠戶僱傭製度(2 / 2)





匠戶製度的利弊,朱祁鈺是知道的。

甚至於,他比張敏還要清楚,這件事情會嚴重到什麼程度。

匠戶和軍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國家的基礎製度之一。

可以保證國家在動盪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正常的運轉。

要是全部改成匠戶僱傭製度,那麼一旦朝廷出現戰亂,那麼想要拿錢僱傭,也未必能雇得到人。

不過他同樣清楚的是,現行的匠戶製度,太過死板。

匠戶被嚴格的限製的死死的,他們征調權力掌握在地方官員手中,被屢屢加役的情況多的是,即便是正常服役,也要被小吏欺壓。

長此以往,匠戶們怠工、隱冒、逃亡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有此後百年的眼光,朱祁鈺明白,隨著經濟的不斷向前發展,匠戶製度最終是需要改進的,那不如就從現在開始。

想了想,朱祁鈺開口道。

「朕知此事艱難,但國家艱難,更需得力大臣相助,如今工部尚書在外,一時回不得京,工部由你掌事,當儘職儘責,你且放手去做便是。」

「此外,邊境加固所需的材料,工部繼續籌備,邊境各關隘十分重要,不得輕忽,銀兩方麵,戶部自會籌措。」

話說到這,張敏要是還不明白,他就白在官場混這麼多年了。

天子這擺明了是要重用他啊!

當下,他也顧不上這件事情的艱難了,當下便道。

「皇上放心,臣定當竭儘所能。」

朱祁鈺點了點頭。

這個張敏沒什麼大毛病,能力足夠,行事穩重,就是人不夠大膽。

工部如今的尚書石璞在外監軍,朱祁鈺沒有召回,也不打算將其召回。

這場仗打完,他就準備把石璞換掉。

這個人,太善鑽營,實際上的能力卻不足,前世的時候,他治理水災,不聽別人的意見,三次治理三次決口,回朝之後還能振振有詞的辯駁。

能夠做到這個位置,全靠他和王振有牽連,隻不過一則他如今不在京師,二來他聰明的很,雖然阿附王振,但是大多都是口頭上的東西,證據半點不會留下。

所以才留他到現在。

但是也就到如今了,匠戶改製一事,如果做得好的話,未必不能成為朝廷的收入來源之一。

要是張敏真能辦成,朱祁鈺也不介意把工部尚書的位置給他。

見張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朱祁鈺點了點頭,道。

「既然如此,你回頭先將民夫,匠戶,材料所需的銀兩擬個條陳,和戶部商議。」

說罷,便示意張敏可以退去了。

待張敏退出了大殿,朱祁鈺才把目光轉回到了臉色快要皺成一團的沈翼身上。

沈尚書眼瞧著天子這麼大包大攬的,張口閉口就是戶部會撥銀的,和戶部商議去吧,銀兩戶部會去籌措的。

他感覺自己有點肝疼!

他是做了什麼孽才攤上這麼個苦差事喲……

感覺到天子終於注意到了他,沈尚書俯首道。

「皇上容稟,按照您和張侍郎方才所說,征調民夫三萬,工匠八千,再加上建城的材料,臣粗略估算,大約需要五十萬兩左右,若再加上戰後撫恤,賞賜所用的銀兩,國庫恐怕難以支撐,還請皇上三思。」

此處四下無人,沈翼也不用講什麼麵子不麵子的,直接了當的,就開始跟天子哭窮……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