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楊信(2 / 2)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誰也沒有想到的是,一直在旁沉默的副總兵楊信忽然開口問道。

「於總督,你要查羅通的案子,隻需有他倒賣軍器的口供便是,那些軍器經過數年,已經輾轉各地,許多應該也都損壞了,何必要您一件件親自尋找?」

這話問的有些突兀,讓陶瑾和耿九疇都拉下了臉。

宣府城中,如今的局勢實際上也有些複雜。

雖然說,陶瑾是宣府總兵官,但是楊洪在宣府鎮守多年,他的兒子楊俊,侄兒楊信,楊能,都在軍中效命,戰場搏殺。

楊氏一族,在宣府的影響力早就不止是楊洪一人了。

雖然說,如今楊洪調走了,但是楊信仍在,楊洪的三個後輩當中,隻論才能,楊信是最好的,其次是楊能,最後還是楊洪的親兒子楊俊。

而楊洪自己,在軍中呆慣了,習慣賞罰分明,雖然楊信不是他的親兒子,但是他對楊信的倚重,卻勝過楊俊。

如此一來,便導致了,楊洪雖然回京了,但是在宣府當中,楊信的影響力反而提高了。

很多時候,陶瑾即便是擔著總兵官這個名頭,但是許多事情,若是沒有楊信的幫忙,他也是做不成的。

最明顯的一次,就是那次張軏等人的使團來信,想要讓陶瑾出兵伏殺喜寧。

當時,就是楊信力主不可,並且二話不說,把使團的信直接遞到了朝廷,可見楊信的底氣有多足。

不過,雖則如此,楊信平時還是十分謹言慎行的。

這也是陶瑾和耿九疇覺得臉上掛不住的原因,是,你楊氏一族,在宣府的確是有偌大的影響力。

但是,當著這麼多人的麵,他們兩個都這麼熱情的邀請於少保了,結果你一個副總兵,竟然質疑於少保的來意?

這不是在問於少保,而是在打他們的臉!

當下,陶瑾便喝道:「楊信,你此言何意?於少保奉旨行事,自然要將案情察查詳細,不留一絲疑惑,我等竭力配合便是,何必多問?」

楊信沒有說話,他平常就不是一個善於言辭的人,表達完了自己的意思,就再也不肯多說。

場麵頓時有些尷尬,陶瑾的臉色迅速變紅了起來。

倒是於謙,臉色平靜的望著楊信,片刻之後方開口道。

「陶總兵說得對,老夫奉旨而來,自然要將一應細節都查的清清楚楚,無論碰到什麼困難,為國效力,自然不敢懈怠半分,這話,今日老夫對楊副總兵說,待日後回京,見了楊侯,也是這麼說。」

楊信沉默著,以至於讓人以為他不會再說話了。

但是,到最後,他還是開口了。

他輕輕點了點頭,口氣也同樣的波瀾不驚,但隱約中,卻帶著一絲涼意,道。

「明白了,既然於少保是奉旨行事,那自然是暢通無阻,不過,於少保不念伯父和您的香火情,但末將相信,陛下總是會顧念他老人家為國立下的汗馬功勞的。」

說著,楊信側了一步,讓開一條路,道。

」於少保,請!」

有些話,點到即止便足夠了。

於謙沒再多說,而是放下簾子,命人驅動馬車,進了城中。

既然楊信是這樣的態度,那麼,就看看陛下,到底會如何決斷吧……

在這件事情上,於謙的自信,要比楊信強得多!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