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圖窮匕見(2 / 2)





殿中有政治嗅覺靈敏的,已然隱隱察覺到,這股山雨欲來的低壓。

終於,在一片寂靜當中,江淵開口道。

「陛下明鑑,此次殿試,十位讀卷官內閣獨占其三,群臣非忌臣之勢而緘默也,實忌內閣之勢爾。」

「內閣三人,臣並非最出眾之人,卻以臣為主同蕭學士商議,非忌臣也,實忌薦臣三人為讀卷官之人爾!」

得了,這句話,便算是徹底挑明了!

群臣齊刷刷的目光從江淵身上移開,落到了內閣最前端,麵色沉沉的首輔大臣,王翱身上!

江淵這句話含義十分明顯,那就是,操縱殿試的事情的確存在,但是,真正的幕後主使不是他,他也沒有這個能耐讓群臣俯首。

不論是張敏,朱鑒,還是其他的各部侍郎,他們之所以願意配合,不是忌憚江淵這個普通的內閣大臣,而是忌憚的是內閣,忌憚的是,地位堪比七卿的內閣首輔,王翱。

要知道,作為內閣的首輔大臣,當初商議殿試讀卷官人選的時候,就是王翱提議,讓內閣的三人參與讀卷的。

這一點本沒什麼異常的,殿試本就該讓翰林院和內閣來主導,王翱身為首輔大人,在這一點上積極爭取利益,是很正常的。

但是這個時候,這個舉薦的行為,卻被江淵拿出來,作為攻擊王翱的手段。

而這,就是陳循給江淵指的「明路」,或許,也是陳循真正的目的。

所謂「初心」,指的不單單是江淵入仕入閣的『初心』,更重要的,也是陳循真正想要提醒江淵的是,他鬥倒蕭鎡的『初心』。

早在陳府的那一次,他們鬨翻的時候,江淵的態度就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他籌謀這些,想要的就是翰林學士的位置。

對於江淵來說,他缺乏地方的經歷,在刑部乾了些年頭,但是也隻能算是中庸,背後若非站著陳循,他入閣都不容易。

所以,他想要繼續前進,所謀求的,隻能是士林聲望,想要做到這一點,他就必須在清流當中,占據屬於自己的位置。

翰林學士,是最好的選擇。

而蕭鎡,就是擋在他前頭的人,所以,才有了這場殿試的構陷。

正因如此,江淵才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但是,當他剛才捕捉到來自內閣那一閃而逝的目光時,他忽然便明白了,他搞錯方向了。

陳循要提醒他的是初心,但是,他隻是想要,讓江淵回憶起,他最初時候的打算。

如果沒有這麼多的波折,沒有天子敏銳的察覺到了不對,沒有蕭鎡割脈自殺,自證清白的事,那麼,他下一步打算怎麼辦?

當然是尋求王翱的幫助,讓他助自己掌握翰林院!

想到這,江淵便算是豁然開朗。

陳循真正想要的,根本就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他,而是想要針對王翱這個內閣首輔!

這樣的人,才值得陳循花了這麼長的時間,籌謀布局,等待機會。

江淵……還不夠格!

對於江淵自己來說,也隻有搬出王翱,才能減輕自己身上的罪責。

他最大的錯誤,是操縱殿試,這一點,已經是辯無可辯,但是,幕後之人是誰,卻可以再論一論。

如果他能夠成功的話,那麼,他固然仍然逃不過罪責,可最多就是一個提線木偶而已,至少,能夠保住性命,運氣好的話,還能平平安安的告老還鄉。

這一點,足夠江淵去搏了!

眼瞧著王翱的臉色陰沉的要滴出水來,江淵索性把心一橫,直截了當的開口,道。

「臣不敢欺瞞陛下,早在殿試開始之前,首輔大人便曾與臣密議,道蕭鎡才德不彰,為人怯懦,難當大任,翰林院乃清流華選,豈可操於此輩之手?」

「當時,首輔大人還說,此次殿試由翰林院主導,恐出差錯,所以,他會舉薦臣及張閣老,朱閣老三人共同參與,並說此次殿試結束後,他會向陛下進諫,將蕭學士調往他用,舉薦臣兼管翰林院事。」

靜!

朝堂上針落可聞的靜!

誰也沒有想到,江淵竟然會這麼直接,毫不遮掩的開始指控王翱。

這番話雖然沒有點透,但是,對於在場的大臣來說,已經跟點透沒什麼區別了。

尤其是,當江淵說完之後,不少大臣紛紛想起,當初殿試一案初出,所有人的矛頭都指向蕭鎡的時候。

似乎,好像,大概,這位首輔大人,曾經上過一份奏疏,稱館選庶吉士不可耽擱,所以,舉薦了江淵暫掌翰林院事?

而且,當初朱鑒和江淵聯合針對次輔俞士悅,不成之後,江淵轉而討好俞士悅,結果被當眾落了麵子,憤而不平後轉投王翱的門下,這件事情流傳甚廣。

不少大臣都很清楚,在內閣當中,江淵和王翱走的很近,這段時間以來,江淵對王翱幾乎是亦步亦趨。

這個時候江淵這麼說,真的是空穴來風嗎?

於是,殿中的氣氛頓時怪異起來。

王翱的身份可不同於江淵,作為內閣首輔,又有遼東之功,他的身份雖然還不及七卿權重,但是,也不遑多讓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番話明顯是私下密議,但是,江淵就這麼說出來,說明,他已經管不了什麼朝堂規矩,也管不了人情世故了,他就是要死死的咬住王翱。

再看這位首輔大人,果不其然,此刻亦是臉色難看之極。

所有人都看著王翱,但是,王翱的目光,卻落到了陳循的身上!

當初殿試一案爆出之後,他心中一直都十分不安,怕的就是現在這種狀況。

針對蕭鎡的籌謀,並不是他提出的,而是江淵主動提出的,但是,也是得到了他的默許和配合的。

當時,他是考慮到,出手的是江淵,而一旦成了,江淵掌握翰林院,對於他穩固內閣的地位,也大有好處。

但是誰能料到,陰差陽錯之下,最終江淵深陷泥潭,翰林院這檔子事,落到了他的手裡。

那個時候,朝中便有議論,但是,始終沒有下文,所以慢慢的,王翱也就沒有太過放在心上。

可隨著杜寧一次次的試圖在天子麵前將此事麵奏,王翱心中的不安越來越重。

直到現在,他的預感總算是證明了。

陳循這個老傢夥,最終要針對的人,壓根就不是江淵,而是他這個……內閣首輔!

(本章完)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