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1918年,戰爭已經結束了半年,巴黎和會缺還在談判中。
以英、法、美三國為首的協約國先後三次向德國代表團提交《和平協定草案》,但都因為條件太過苛刻被德國代表團拒絕。
隨著時間的推移,德國代表團手中的籌碼越來越少,協約國做出的讓步也越來越少,法國比利時已經開始站後重建,德國國內卻還是滿目瘡痍。
南部非洲遠征軍撤出歐洲之後,將世界大戰期間俘獲的近45萬德軍戰俘全部移交給還在法國的英軍部隊管理,最高峰時期,協約國戰俘營中關押的德軍戰俘超過195萬人,這其中不僅僅包括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在西線的軍人,還有德軍放下武器之後,從其他地方被送到戰俘營內的德軍。
195萬人,如果全部交給南部非洲遠征軍管理,是巨大的人力資源,但是交給協約國管理就是巨大的負擔。
195萬人的吃喝拉撒睡,對於現在協約國的管理水平來說簡直就是災難。
為了更好地對戰俘進行管理,協約國將所有德軍戰俘都送到萊茵河畔進行關押,在350公裏長的萊茵河沿岸,密密麻麻的分布著接近200個戰俘營,此時英國遠征軍已經解散,法軍部隊也大量裁撤,隻有美國還有充足的兵力,所以主要是由美軍部隊對戰俘營進行管理。
美軍部隊對戰俘營的管理方式非常粗暴,通常美軍部隊會用鐵絲網在萊茵河沿岸的任意地區圈出一塊地,這就是美軍部隊為俘虜準備的戰俘營。
需要注明的是,鐵絲網內通常沒有建築物,也沒有帳篷,更沒有醫護人員,每個戰俘營內隻有一道深溝作為廁所,近萬人就像羊群一樣被關押其中。
通常情況下,俘虜在來到戰俘營的前三天內,得不到任何生活物資,包括供水在內。
連基本的供水都沒有,乾淨的飲用水就想都別想,傷員也得不到有效照顧,世界大戰後期,德軍的物資供應並不充分,很多德軍營養不良,所以身體不健康的德軍戰俘,往往會在剛剛被送進戰俘營的幾天內就悲慘死去。
即便能撐過去剛剛進入戰俘營的前幾天,戰俘的悲慘命運也剛剛開始。
美軍部隊為戰俘提供的食物可不是南部非洲生產的高檔罐頭,而是美國國內的生產的雞蛋粉、奶粉、餅乾、巧克力、咖啡等等。
這些食物都需要大量的飲用水配合,才能被身體充分吸收,在飲水供應受到嚴格控製的情況下,這樣的食品迅速地吸乾了戰俘的體內水分,許多人出現嚴重的便秘。
即便是這樣的食物,俘虜們也得不到充分供應,正常人要維持生命每天需要大約1200卡路裏的熱量供應,勞動的人則需要2000-3000卡路裏,而戰俘營裏的戰俘們每天得到的食物隻能提供大約400-900卡路裏熱量,根本無法滿足維持生命的基本需求。
在俘虜進入戰俘營之後,美軍並沒有為俘虜提供合適的居住地,連最簡陋的帳篷都沒有,戰俘營內的人均占地麵積大約3到5平方米,幾個連續的雨天之後,戰俘營內就變成一個大泥潭,沒有合適工具的戰俘們隻能自己動手改善住宿條件,他們利用餐具和罐頭盒做鏟子來挖掘地洞,把食品包裝箱的紙板當作建築材料,一點一點地從地上挖出能為自己遮風擋雨的地洞。
這些地洞通常在地表以下1.5米到2米處,洞口寬約半米,缺少支撐的小地洞在夜間下雨時極為危險,經常因滲水而坍塌,很多戰俘被活埋在洞裏,沒有人知道有多少德軍戰俘因此死去,也沒有人進行過相關統計,更沒有人試圖把那些被埋在地洞裏的死者挖出來。
活著的人尚且自顧不暇,根本無法對同伴提供足夠的幫助。
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入冬天之後,戰俘營內的條件並沒有得到任何改善。
俘虜們依然住在他們親手挖出來的地洞裏,每天得到的食物還是隻有那麽可憐的一點點,冬天來了,俘虜們沒有禦寒衣物,隻能向老鼠一樣躲在地洞裏艱難度日。
就在這時候,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美國大流感卷土重來,戰俘營內缺少基本的防禦物資,大量戰俘成片成片的病倒,高峰時期每天運走的屍體超過150具。
“所以現在的情況是,沒有人知道萊茵河畔的戰俘營裏發生了什麽,德國政府正在和協約國談判,沒有能力為戰俘提供幫助,隻要《和平談判》一天不簽字,德國和協約國就處於戰爭狀態,戰俘營內正在發生的悲劇就不會結束。”作為救濟和複興署署長,小斯對戰俘營內的情況了解的比較充分。
“這並不奇怪,美國人在這方麵有傳統,看看他們是怎麽對待印第安人的,就知道美國這個國家的底線有多低。”羅克一點都不意外,兩世為人,羅克知道的那些有關美國人的黑料,再寫300萬字都寫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