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齊·麥克唐納擔任英國首相的時間雖然短,但是卻給後來的英國首相樹立了一個無法逾越的標杆。
拉姆齊·麥克唐納在位的時候,竭儘全力為英國底層民眾爭取福利,向全世界承諾英國將大規模裁軍,並且重新考慮英國和殖民地之間的關係,這一切都為之後的英國首相樹立了一個標杆,普通英國人不會考慮英國麵臨的現實問題,隻會拿拉姆齊·麥克唐納之後的所有首相,和拉姆齊·麥克唐納作對比,如果達不到普通英國人的預設標準,那麽就是不合格。
斯坦利·鮑德溫就處於這個尷尬的階段,他也想為普通英國人爭取福利,可是英國的貴族階層和資產階級不允許;他也想裁軍減輕英國政府壓力,可是上百萬英國·軍人不允許;他也想保持倫敦和海外殖民地之間的關係,可惜瓦萊拉不允許。
保持是不可能保持的,《貝爾福宣言》框架下倫敦和海外自治領之間的關係,已經是大英帝國現階段最好的選擇,斯坦利·鮑德溫沒能力更進一步,更激進一點的話,那就不僅僅是瓦萊拉跳反了,南部非洲、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甚至印度都有話要說。
問題的關鍵在於,《貝爾福宣言》對於大英帝國來說,是一次徹底的失敗,不僅僅意味著海外自治領的失控,同時意味著英國殖民體係的坍塌,國會能不能接受這個現實還是個問號。
內維爾就是基於這個原因,所以才來找羅克。
“阿瑟,我當然支持你,如果說現在的英國還有一個人值得我信任,那麽那個人一定是你。”羅克這張破嘴現在也是張嘴就來,他確實信任內維爾,但是在內維爾和溫斯頓之間,羅克對溫斯頓的信任絕對要多一些。
“那就行了,洛克,有了你的支持,我就有足夠的信心擊敗首相閣下,甚至拉姆齊·麥克唐納,他們根本不堪一擊。”內維爾信心爆棚,不過他的信心建立在羅克的支持上。
大英帝國現在的狀況,如果沒有南部非洲的支持,連現在的局麵都無法維持。
一個很明顯的事實,剛剛擊敗布爾人的時候,英國需要南部非洲的黃金,以維持倫敦全球金融中心地位。
現在南部非洲對於大英帝國的作用在上升,不僅僅是黃金,南部非洲的工業品、農產品、工人、士兵、甚至影響力,對於大英帝國來說,意義都在不斷上升,內維爾迫切需要羅克的支持,才能對斯坦利·鮑德溫,以及拉姆齊·麥克唐納形成壓倒性優勢。
“沒這麽簡單——”羅克不樂觀,去年英國剛剛舉行了大選,按照英國的政治製度,下一次大選應該是在1929年,這一年要特別標注,如果沒有意外,1929年正處於下一次經濟危機周期。
前文說過,歐美無法避免的經濟危機,差不多就是十年一次,上一次經濟危機是在世界大戰結束一年後,算時間的話,下一次經濟危機大概就是1929年開始。
對於這個年份,不管是溫斯頓還是內維爾,都沒有最起碼的警惕。
羅克未雨綢繆,1929年經濟危機之所以被命名為“大蕭條”,是因為這一次經濟危機造成的後果極其嚴重,很大程度上可以說,這一次經濟危機直接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如果你一定要這麽做,我建議你現在就開始,不要等到換屆選舉,變數太多。”羅克在斯坦利·鮑德溫和內維爾,以及拉姆齊·麥克唐納之間,毫無疑問是傾向於內維爾的。
“什麽意思?”內維爾後知後覺。
不過兩天後內維爾就知道羅克是什麽意思了。
4月20號,英國爆發了全國規模的大罷工。
這一次大罷工,本質上還是拉姆齊·麥克唐納擔任首相期間,留給斯坦利·鮑德溫的爛攤子。
拉姆齊·麥克唐納擔任首相期間,將英國煤炭工人的工作時長從八小時減少到七小時,同時因為英國煤炭業不景氣,決定對英國煤炭業實施時長為期九個月的補貼,總金額大概2300萬英鎊,以維持煤礦工人的薪資水平,這一天也被稱為是英國的“紅色星期五”。
可惜好景不長,九個月時間還沒有結束,拉姆齊·麥克唐納黯然去職,到4月19號,九個月期限到期,礦主提出在政府津貼用完後,應減少工資,延長工時。
可是煤礦工會毫不讓步,提出“工資一個便士不能少,工時一秒鍾不能多”,礦工聯合會同礦主的談判陷入僵局。
4月20號,英國煤礦工人大罷工,第二天也就是21號,各行業工會對協同罷工政策投票表決,決定實行總罷工,這一天罷工的工人總人數接近600萬。
1925年的當下,英國本土總人口一共5500萬,600萬人總罷工,超過英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除煤礦工業外,電氣、鋼鐵、鐵路、建築和印刷行業的工人均參加罷工,所有的大工業中心都陷於癱瘓。
不過英國的罷工和羅克一點關係都沒有,大罷工開始的時候,羅克已經在前往美國的路上,對這事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