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的當下,相組成一個類似石油歐佩克之類的組織,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另一個時空的歐佩克,那已經是1960年的事了,背景就是著名的石油七姐妹壟斷了全世界絕大部分石油資源,產油國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害,為了打破這種壟斷,才有了歐佩克。
歐佩克成立的時候,幾乎沒有受到石油七姐妹任何關注,因為根本沒有人看好這種模式,所有人都認為這種嚐試最終將以失敗告終。
的確在歐佩克成立的前十年,歐佩克確實是沒有起到太大作用,但是進入1970年代,歐佩克的作用逐漸顯現,在於西方石油壟斷資本的競爭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小約翰的目的很簡單,既然標準石油和阿丹公司聯合就能控製全世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石油產量,那為什麽不成立一個國際級別石油卡特爾,對全球石油市場進行壟斷呢?
這個野心太大了,超出了阿爾文的授權範疇,最終還是需要羅克做出決定。
“為什麽是卡特爾,而不是托拉斯?”羅克胃口大,小約翰這個提議,是希望借助卡特爾的組織結構保護美國市場。
羅克敢於冒險,既然是聯合,那就徹底一點,成立托拉斯更符合羅克的要求。
“跟托拉斯相比,肯定是卡特爾更符合標準石油的利益——”高德比較謹慎,沒有羅克這麽激進。
形象一點說,托拉斯是被迫分拆之前的洛克菲勒,而卡特爾,就是歐佩克那種組織。
關鍵就是企業經營權,托拉斯內部的一切業務,如生產、銷售及利潤分配等,全由托拉斯的領導機構──董事會及其所屬機構進行處理。董事會則是被一些較大企業的資本家所操縱。
獨立企業的所有者或股份公司,在加入托拉斯後,即喪失其原有的獨立地位,成為托拉斯的股東,按自己所持有的股份取得紅利,參加者隻有通過股票來取得對托拉斯的控製權,也隻有通過出售股票來退出托拉斯。
卡特爾相對獨立,這是一個串謀行為,將一個競爭市場變成一個壟斷市場,通過一係列協議,來確定整個卡特爾的產量、產品價格,指定各企業的銷售額及銷售區域等。
這樣一來就很明顯了,美國的石油產量雖然高,但是石油儲量和阿丹公司控製的油田儲量相比,明顯相形見拙,所以如果成立托拉斯,阿丹公司勢必會處於主導地位,這對標準石油是非常不利的。
如果成立卡特爾那就好多了,到時候標準石油可以很大方的讓出歐洲市場,讓一群英國石油公司進行競爭,標準石油則可以壟斷美國市場,這最符合標準石油的利益。
“那就成立托拉斯,反正不能讓美國人如願。”羅克不客氣,美國人希望的,就是羅克反對的。
信息傳回洛城,小約翰糾結萬分。
成立托拉斯,標準石油將喪失對企業的主導權,雖然可以獲得利潤,可是到了標準石油這個級別,利潤不是企業看重的,市場才是。
一拍兩散更危險,內誌蘇丹國的油田發現之前,阿丹公司咄咄逼人,用低廉的價格和更優質的產品攻略市場,標準石油已經節節敗退,狼狽不堪。
如果再加上內誌蘇丹國的油田,這會給其他石油公司帶來滅頂之災。
要不然也不會有這次會議。
轉天早上,小約翰在羅德西亞酒店的會議室裏,召開除南部非洲石油公司之外的其他石油公司代表,商討應對事宜。
小威廉和小梅隆,以及湯普森和理查德·布魯姆如約而至,德克薩斯公司的總經理卻不見蹤影。
小約翰並沒有放在心上,少了一個德克薩斯公司也沒事,不影響大局。
“如果成立托拉斯,那也不是不行,不過必須滿足我們的要求——”小威廉對胡齊斯坦念念不忘,如果阿丹公司願意把阿巴丹煉油廠還給波斯石油,那麽波斯石油就同意加入托拉斯。
標準石油的境況不佳,波斯石油更是已經瀕臨絕境,隻能苦苦支撐。
所以成立托拉斯對於波斯石油來說是好事,用一個瀕臨破產的企業,換取固定的不菲收入,小威廉可以接受這個結果。
小約翰隻能仰天長歎,果然並不是所有的富二代都能順利接班,跟小威廉相比,小約翰寧願跟阿爾文打交道。
阿爾文囂張是囂張了點,做事還是有底線,不像小威廉這樣,崽賣爺田不心疼。
“不不不,現在不是聯合的最佳時機,我們還需要一些時間。”理查德·布魯姆不同意,就算成立托拉斯,也要等委內瑞拉的油田正式投產之後再說。
委內瑞拉的油田正式投產,最起碼也是一兩年以後的事了,現在英美石油賬麵上一分盈利都沒有,油田的前景也不夠明朗,如果成立托拉斯,那麽英美石油的利益無法得到保證。
“海灣石油隻能接受卡特爾這種形式。”小托馬斯·梅隆態度堅定,成立托拉斯之後,阿丹公司和標準石油到底誰能得到董事會控製權還不好說,反正無論如何都輪不到海灣石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