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正在匆忙逃離法國的時候,1300公裏外的波蘭,德軍和俄羅斯人在布格河會師。
瓜分波蘭,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內容的一部分。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除了五個公開的條款之外,還有一個秘密附屬議定書。
在秘密附屬議定書裏,德國和俄羅斯劃定勢力範圍,大致以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立陶宛北部邊界、波蘭的那累夫河、維斯瓦河和散河為分界線。
同時,德國還默許蘇聯在比薩拉比亞的利益。
比薩拉比亞是指德涅斯特河、普魯特河-多瑙河和黑海形成的三角地帶,曆史上曾經屬於俄羅斯,1918年1月,比薩拉比亞根據民族自決的原則,與羅馬尼亞合並。
俄羅斯並沒有和德國同時進攻波蘭。
德國在9月1號向波蘭發動進攻,俄羅斯是在9月17號才發起進攻,這背後也有著複雜的博弈。
自信的波蘭人在戰爭爆發前聲稱三天內消滅德國,這並不是徹頭徹尾的狂妄,波蘭人有理由這麽認為。
前文介紹過,波蘭自身的實力不俗。
同時在法德邊境的馬其諾防線上,英國和法國一共部署了83個師,德國人為了應對英法聯軍的進攻,不可能將所有軍隊投入對波作戰,必須在法德邊境部署一部分軍隊。
德國人確實是這樣做的,在進攻波蘭的時候,德國在法德邊境部署了23個師,其中隻有11個師是正規軍,其餘部隊都是匆忙集結的預備役部隊,連武器裝備都不完整。
戰前的力量對比給了波蘭人足夠的信心。
德國進攻波蘭的時候,總兵力共106個師,裝備坦克3195輛、火炮1萬餘門、飛機2500架。
此時的英國和法國共110個師,裝備坦克3000多輛、火炮2.6萬餘門、飛機3000餘架。
再加上波蘭自身的40多個師,870輛坦克、4300門火炮、以及近千架飛機,如果波蘭和英國、法國全力以赴,確實有可能在三天內擊敗德國。
隻是有可能而已。
波蘭人忽略了法國的情況,以及英國保衛波蘭的決心。
法國現在麵臨的情況很惡劣,威脅不僅僅來自德國一方,也同樣來自意大利和西班牙。
所以現在的法國也是三麵受敵,不可能將所有力量都用在攻擊德國上。
事實上法國甚至都不敢嚐試。
9月7號,龍德施泰特的南路集團軍群重創波軍“羅茲”和“克拉科夫”兩個集團軍,占領波蘭工業中心羅茲和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其中路第10集團軍的前鋒艾裏希·霍普納的第16裝甲軍已經逼近華沙。
波蘭政府再次向英國和法國求助,希望法國能在東線向德國發起進攻,以減輕波蘭的壓力。
英法聯軍總指揮莫裏斯·居斯塔夫·甘末林應波蘭政府要求,發動“薩爾攻勢”,主動離開堅固的馬其諾防線,向正麵德軍發動進攻。
對於英法聯軍的進攻,德國人早有準備。
法國人剛離開馬其諾防線,正麵德軍就迅速後撤,退入更後方的“齊格飛防線”,隻留給法國人20個空無一人的村莊。
連人都全部撤走,夠狠!
齊格飛防線被德國人稱為“西牆”,是德國占領萊茵蘭之後開始修建的,到1939年基本建成。
防線從德國靠近荷蘭邊境的克萊沃起,沿著與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接壤的邊境延伸至瑞士巴塞爾,全長達630千米。防線由障礙地帶、主防禦地帶和後方陣地三部分組成,縱深35至75千米。
看看人家德國人,建防線,就將整個德國西部全部保護起來。
法國人建的“馬奇諾防線”隻覆蓋法德邊境,連法比邊境都因為擔心盟友的反對沒有覆蓋,活該被德國的裝甲部隊突成篩子。
“齊格飛防線”的防禦力雖然不如“馬其諾防線”,但也可以對英法聯軍形成一定抵禦作用。
甘末林根本不想打。
他就是做個樣子應付波蘭人。
法國人在三天之內直向前進攻了五公裏。
德國人的裝甲部隊在攻入波蘭之後,每天前進的距離是60公裏。
這時候德國人和法國人表現出了驚人的默契。
小胡子在進攻波蘭之前,給西線守軍的命令是,一旦英法聯軍發動進攻,就退入“齊格飛防線”就地防守,嚴禁向法軍發起反攻。
甘末林在進攻德國的時候,給進攻部隊的命令同樣是,一旦遭到德軍的反攻,就馬上退回“馬其諾防線”防守,嚴禁深入德國腹地。
而且甘末林的“薩爾攻勢”隻投入了15個師。
在回複波蘭人的時候,甘末林聲稱已經投入了一半兵力。
兩邊都這麽默契,波蘭人就倒黴了。
波蘭人自身的失誤也很嚴重,按照英國軍事理論家利德爾·哈特的說法: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波軍指揮官的戰術落後了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