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帝王之心二(1 / 2)





這句話,王承恩和駱養性是不敢接的。

現在袁崇煥,可是掛兵部尚書銜,兼職督察院右都禦史,兼管遼東、薊鎮、山東、天津、登來軍民事。權柄滔天。這已經不是他們可以隨便談論的了。

「袁督師把五鎮糧秣收歸統一管理之後,已經三個月沒有給東江運輸物資了。相關物資全部扣押。毛總兵正四處托關係疏通,希望袁督師能儘快放行。」

下麵不和,崇禎早就知道。兩人都上疏,指責對方。皇帝也沒有好的辦法,既然用了袁崇煥,隻能給毛文龍做工作。讓他服從領導。

對皇帝來講,那頭大,那頭小,還是拎得清的。現在既然都指望袁崇煥,自然就得讓毛文龍受些委屈。

皇帝嘆了口氣,沒有再說什麼,繼續批示奏本。

在那個南蠻子身上他已經投入太多,就像買了一支股票,是漲是跌已經沒有辦法了。

過了一會,皇帝又問道:「寧遠兵變的事情,查的怎麼樣了。」

王承恩心裡一突兒,沒想到皇帝還記得這件事。

這件事看來,雖然袁崇煥利用既成事實,讓皇帝捏著鼻子認了。但是顯然這件事情還沒有完,皇帝還在記掛著這件事。

皇帝的眼睛不揉沙子。

「回皇上話,參與兵變的都是東林的人,非東林係的滿桂和左良玉都約束部下沒有參與。」駱養性說道。

皇帝沒有說話,似乎早在意料之中。大殿中又陷入沉默。隻有滴漏在滴答滴答的響。

幾個月前,皇帝已經接到了袁崇煥的奏本,要求調離滿桂和追究左良玉在兵變中不作為的責任。

既然已經套住了,隻能盼望這隻股票能解套。

崇禎隻好把滿桂調到宣大,左良玉調到昌平。

左良玉命不好,正好趕上之前的海盜入侵。崇禎好不容易搞起來的一支精兵,被海盜們耍的團團轉,三天就潰散了。氣的崇禎把他們幾個統統撤職,讓他們留任戴罪立功。

這支營兵到現在還沒有恢復元氣,還在整頓中。

皇帝已經批準了重新招募一批人補充損失逃散的兵額。

「楊凡在做什麼。」

王承恩沒想到皇帝思維跳躍的這麼大。正考慮怎麼說。

這時候,駱養性搶著說道:「楊同知在草原上修了一座小城,好像叫什麼多倫城,就在灤河的上遊。說是要去蒙古收購羊毛,用來織布。」

崇禎點了點頭,這件事楊凡的奏報裡麵提過,說他準備勾引蒙古牧民來給他放羊。

他準備養一些細毛羊,這種羊毛可以織布。做成又輕又軟和的呢絨。還給他和皇後以及兩位貴妃一人送了一件鬥篷。

料子看著確實非常不錯,呢絨像緞子一樣光滑,看著非常上檔次。

儘管皇帝不懂商業,但也能看出這是好買賣。自己還在考慮是否讓皇後參一股。

這些年一年比一年冷,這種保暖的高檔衣料,用屁股想也知道,一定會有好的銷路。

大明有錢人多了去了,隻有皇帝是窮人。

江南更是遍地金銀,他們本就富庶,再加上海外走私貿易,一個個的都富得流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