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最強步兵的對決九(1 / 2)





民兵一團,3600人,迎麵撞上了四千正藍旗的旗丁。一共20個牛錄。因為護軍都是騎兵被抽調組成騎兵部隊去了。所以每個牛錄就剩下200旗丁,都是步甲重步兵。

民兵二團和三團,分別對抗兩隻另外兩隻三千人的漢軍旗方陣。這些漢軍旗,一個三千人的方陣就是15個牛錄。漢軍一個牛錄和蒙古人一樣,都是200人。

還有一個三千人的漢軍旗方陣,德格類留著作為預備隊。

一旦哪裡扛不住出現險情,就補充到哪裡。

此時德格類已經沒有了一絲一毫的輕視之心。他知道,今天能否活著走下這個戰場都不可知。

就算擊潰了當麵之敵,後麵的炮兵也會猛烈開火。他們還要從上去解決他們。這些士兵和他見過的大明士兵完全不一樣。

他清楚的知道,這些人是絕對不會八旗一衝鋒,那邊就亂了的,還沒衝到跟前就扭頭逃跑的。這些人打到現在,沒有見到一個人逃跑。

步兵一團承受了最大的壓力,3600人,對抗四千建奴本部旗丁,還是大旗正藍旗的百戰之兵。

建奴前三排全部手持5米的長矛。第四五六排都張弓搭箭,在後邊伺機射殺民兵。後邊還有持長刀和鐵叉等其他武器的。

建奴明白,對付這種嚴密的軍陣,自己必須也排出軍陣。和對方對刺。建奴的騎槍長度足足5米,比長戟長的多。

對刺一開始,民兵們發現自己的武器短了對方三分之一,很吃虧。都是建奴的槍剁剁剁的刺到自己的板甲上,自己乙方夠不到對方。

還好,鋁合金鎧甲的強度還是不錯的,超出鋼鐵很多倍。而建奴的臂力雖然恐怖,但是還達不到火器那種可以使鋁合金板甲發脆斷裂的程度。

另外兩邊,民兵二三團則迅速的對漢軍旗占了上風。兩翼進展不錯。而中間的一團,則陷入了苦戰。

周遇吉一看這樣不行,他是老派的將領,不是楊凡麾下那些經常培訓的官兵。他不知道鋁合金板甲的性能。

在他看來,沒有任何盔甲可以擋住槍尖加強過的長槍,而且他是東北人,清楚的知道,建奴的膂力驚人。他覺著這樣對刺下去,很快他就會一敗塗地。

「變陣,各個夥為單位,變成楔形陣。」

楔形陣最小的陣型,就是十個人組成。分成四排,分別是1234人組成四排,一個等邊三角形。

這個軍陣不論從那邊進攻都是一樣的厚實。而且隻要每個人原地向一側轉向,就可以改變進攻方向。是非常靈活的可以調整的陣型。

隨著軍號聲的吹響。除了第一排繼續格鬥外,後麵的各個夥立刻從中隊脫離,快速組成了無數個小型的楔形陣。

然後,第一排的人快速後退。向後退去。

建奴剛才好多次長槍,在雙方兵器的相互格擋突刺中,刺中對方的鎧甲。可是對方的鎧甲和自己的不一樣。

自己的鎧甲是布麵甲,兩層棉甲之間是鐵片的紮甲,這些甲片是有縫隙的,儘管編製的時候,上甲片壓著下甲片,但是長矛突刺時,還是會破壞甲片,會刺穿。

但是對麵的敵人,他們的甲胃居然都是大塊的金屬組成的,整個胸腹之間,居然是一整塊金屬。這讓八旗們非常的驚訝,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甲胃。

而且這些甲胃都是圓弧形的麵,就像這些人都有個大啤酒肚一樣。長槍的槍尖刺在上麵,就會被打磨的光滑的表麵劃開,不受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