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了解民情二(1 / 2)





「本店有黃酒、白酒、果酒。【,無錯章節閱讀】都是百家釀。」

因為明太祖好酒,上行下效之下,明代是酒文化發展興盛的時期。

明朝人喝酒開始講究品種和年份。在等級上,人們會按照釀酒者的身份將酒分為不同的等級。

第一級是宮廷禦酒。次一級是彷膳酒,也就是按照大內釀酒之方製作的酒水。第三種是士大夫家裡的家釀。最後一個等級的酒叫百家釀,也就是民間釀造的酒。

明朝初期開始,採取窖藏、深埋,封壇等方法製作陳酒。

這裡賣的黃酒肯定是京城的劣質黃酒。這種小店不會有南方的,上好黃酒賣的。因為消費人群檔次低,好酒賣不出去。

葡萄酒就算了,肯定不如家裡的法國紅酒好。

「白酒都有什麼啊」楊凡索性就點的白酒吧。正好天冷,熱乎一下。」

「大人,咱家店小,就賣些劣酒。有薯燒酒,燒刀子、悶倒驢、二鍋頭。這些都是販夫走卒喝的,您要是想喝好酒,我讓我兒子去街上的酒鋪子裡,給您打點好酒來。咱們這條街您別看這簡陋,可是有十幾家酒鋪子呢。」

楊凡這下子來了興致,吃了兩口蘇造肉,感覺很滿意。說道:「老板您坐,我也沒事,陪我聊聊。再來一付碗快,算我請客。」

老板連忙擺手,說道:「不可不可,大人麵前哪有小人的座位。」

楊凡說道:「我也沒穿官服,沒穿官服就不是官。咱們都是百姓,你不必客氣,坐坐,我一個人吃酒也沒有意思,聊兩句。」

老板這才在楊凡側麵坐了半個屁股,小心翼翼的陪著說話。

市井裡的買賣人,看人的眼睛是很亮的。畢竟接觸人多,經歷的事情多。開門迎客,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

楊凡這些人,一進來就看著氣宇軒昂。人人都高大強壯,馬匹也神俊的不像話。他在京裡做生意這麼多年,就沒看過這麼好的馬匹。

這些人肯定不是一般人,他得小心翼翼的陪著。

「咱們大明都有什麼酒水啊,您給我說道說道。」

今天難得接地氣,在這種小鋪子吃個飯。順便也了解一下大明的民生和百姓的生活。楊凡最喜歡了解底層小民百姓的喜怒哀樂,家長裡短。

「您要是問我酒水,您可是真的問著了,我家是太祖的時候從南方遷來的,我兄弟五人,我是老麼。大哥繼承了酒鋪子,我們四個就各自開些小吃,養家湖口。說起酒水那是如數家珍啊。」

楊凡點點頭,釀酒要用糧食,了解釀酒業是了解農業生產的一個特殊角度。

「咱們這條街上,山東之秋露白、淮安之綠豆、括蒼之金盤露、婺州之金華、建昌之麻姑、太平之採石、蘇州之小瓶,都能買到。還有上好的山西汾酒。高粱釀酒就是本朝開始的,別看這高粱是雜糧,但是釀出來的白酒,有甜味,口感好。」

「京畿的高粱種植的多嗎。」

「以前少,這幾年逐漸的增多了。高粱這東西又抗旱,又耐澇。幸好種高粱的人多了,這幾年大旱下,還能有原料釀酒。」

高粱植株高大,根係深,平時多儲存水,乾旱時可以扛過去。百姓也不傻,連著乾旱,穀子、黍子都產量太低,自然就改種高粱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