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土木堡兵棋推演四(1 / 2)





郭敬從頭到尾,行事詭異,往往在關鍵的時候,改變了此戰的走向。【Google搜索.com】

英宗儘管在陽和,查看戰場時,被嚇得不輕。但是,英宗此時,少年心性,建功立業之心火熱。並沒有因此被放棄,這也說明了英宗性格剛毅,不是受不了挫折之人。

英宗很快調整好了自己,準備帶領大軍出長城關隘,進軍草原討伐在長城外遷延不去,賊心不死,仍然在尋找機會的也先。

大臣們沒想到,大軍嚇退了也先,都在彈冠相慶,撿了一條命回來。

此時,聽到皇帝要繼續進軍,尋找也先的主力15萬人決戰。

頓時嚇得靈魂出竅,發瘋了一樣製止。

張世澤說道:「根據我查五軍都督府的檔桉。在大同休整了一下後。王振又下令繼續向北進軍,出了大同沒多遠,途中眾文武大臣多次勸諫。」

楊凡說道:「我聽說,當時在大同,兵部尚書鄺埜冒死闖進英宗行在「力請回鑾」,戶部尚書王左整日跪伏在草叢中,請求皇帝南還,欽天監監正彭德清以天象示警相勸,皆為王振叱回。」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換源app!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張世澤冷笑道:「狗屁的請求。那是被王振罰跪的」

張世澤繼續說道:「大學士曹鼐說:「臣子固不足惜,主上係天下安危,豈可輕進。」王振生氣的說:「倘有此,亦天命也。」

「大概就在此日前後,英宗見到了鎮守宣府的楊洪,並命令楊洪隨軍同行。此時獨石、馬營早已丟失,楊俊也早已逃回,楊洪害怕被誅殺,隻字未敢向英宗提起。」

楊凡氣憤的說道:「這些邊軍將領,這麼重要的戰場信息也敢瞞著皇帝。真是該殺。」

張世澤說道:「這些人不敢把實情告訴皇帝,隻要把實情告訴皇帝。不用他們勸說,皇帝也不是傻子,自己就得往回跑。」

楊凡冷笑道:「他們此時是既不敢,也不舍得。皇帝要知道他們已經把邊軍和京營禍害成這個樣子了,還不砍了他們。再說了,這麼大的利益,他們怎麼舍得呢。都說黑眼珠見不得白銀子。他們還想子子孫孫繼續吃空餉呢。」

「以前,我總是奇怪,大明此時,太祖,成祖餘威尚在。仁宣兩朝也多次北伐。就是英宗朝此前也三次北伐,全都獲勝,怎麼忽然間就出現了二十萬京營被三萬騎兵全殲的大烏龍事件。完全不能理解。現在這樣抽絲剝繭的一分析,又感覺此戰大明敗的不冤枉。」楊凡說道。

張世澤冷笑著說道:「這些文官什麼事情乾不出來啊,太祖朝死了那麼多的皇子,甚至太祖、成祖、仁宗、宣宗的死都是存疑的。他們都知道,皇帝就是靠王振控製他們。王振就是皇帝的膽。隻要殺了王振,就能讓皇帝喪膽。」

這話就說的有點意思了。

王振確實在這場戰鬥中死了。但是,死因眾說紛紜。護駕將軍樊忠憤恨難平,他一腔怒火全部投射到明英宗身邊那個作威作福的大太監身上。

樊忠奔至王振身邊,舉起鐵瓜,一錘灌頂,一代權閹頓時腦漿迸裂,命喪當場。樊忠擊殺王振後高呼:「吾為天下誅此賊!」隨後與洶湧而來的瓦剌軍浴血奮戰,壯烈犧牲。但清朝修的《明史》中記載了第二種說法:「瓦剌兵追至,師大潰,帝蒙塵,(王)振乃為亂兵所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