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最後的慘敗(1 / 2)





張世澤嘆了口氣,說道:「四萬人派了出去,皇帝立刻拔營南走。【Google搜索.com】這一次行軍速度非常快,當夜就到了土木堡。此時,人人都想逃命。速度不知道比來時畏縮不前,快了多少倍了。」

楊凡在地圖上量了一下,從雞鳴山鷂兒嶺到土木堡25公裡。也就是說他們一天跑了五十裡路。這個速度絕對可以。楊凡點頭。此時京營真跑起來也就這樣了。

楊凡道:「土木堡就在懷來縣城的北邊二十裡處,他們為什麼不連夜趕到懷來縣成裡住宿。」

張世澤說道:「你可能不太了解宣大的城堡情況。榆林堡、土木堡和雞鳴堡是京北三大堡。十分堅固,而且地形險要。之前他們縮在雞鳴驛城堡不走,就是因為同為三大堡壘的雞鳴堡堅固險要。」

土木堡位於懷來縣城的東10公裡,為一船形城堡,堡城南北長約五百米,東西長有1000米左右,城牆高6、7米左右。為土築磚包牆。築堡的地方位於高處,形勢險要。堡壘的南側三公裡處有一條河。

張世澤繼續說道:「當時阿刺知院帶領三萬騎兵作為遊擊側翼的部隊。此前七月十一日左右明軍守將楊洪之子楊俊在阿剌知院的攻擊下首先南逃,致使赤城(今赤城縣城)、凋鶚(今赤城南凋鶚村)、龍門衛(今赤城西南龍關)、龍門所(今赤城東龍門所)、懷來(今京包鐵路官廳水庫橋底)、永寧(今北京延慶永寧鎮)紛紛失守,宣府以東、居庸關外已無大明的城池。」

楊凡道:「明白了,跑到清水河才發現,對麵的懷來縣城已經被阿刺知院的三萬騎兵占了。被迫縮進土木堡固守的。這麼看來,也先有間諜通風報信是一定的。早在七月十一日左右,也先就安排,斷京營的後路了。」

張世澤奇怪的問道:「我沒說這條河叫清水河啊,你怎麼知道的。這條河很小,很少人知道。」

楊凡笑道:「不是有首歌嗎,叫做《探清水河》。說的就是這條河。」

張世澤狐疑道:「這清水河有什麼歌謠,兄弟我常年流連八大胡同,怎麼沒聽清倌人唱過,這京裡還有我沒聽過的曲兒。你瞎說的吧,你唱兩句聽聽。」

楊凡隨口哼道:「桃葉兒尖上尖,柳葉兒就遮滿了天。在其位的這個明啊公,細聽我來言吶。」

張世澤驚喜道:「真好聽,你接著唱啊。我從來沒聽過。」

楊凡翻了個白眼兒,唱個屁。大軍出征,主帥給副將唱曲兒。還有比這不著調兒的事情嗎。

張世澤也醒悟過來,有些不好意思的搓搓手,讓楊凡唱曲兒,確實過分了。

楊凡說道:「這麼說,前麵被阿刺知院的三萬人堵住了。隨後也先帶著的三萬人從後麵追來了。大軍被迫退守土木堡。如果結硬寨打呆仗,起碼守一段時間是沒有問題的吧。等各地勤王大軍來了,也先也隻能撤退了。」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換源app!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張世澤說道:「就像你常說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理論上是這樣的。大軍雖然沒帶太多糧食,但是好歹從大同弄了一些,確實可以堅持一段。況且土木堡堅固。也利於防守。」

「蒙古人下馬攻城,可就不占優勢了。他們倉促之間,也沒有攻城武器,硬打傷亡會非常大的。」楊凡說道。

「你說的都對,可惜,土木堡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張世澤苦笑著說道。「這裡沒有水源。」

「什麼,這怎麼可能。軍事堡壘裡沒有水井。」楊凡不可置信的說道。

「本來有很多水井,可是都乾枯了。全靠用車從河裡拉水。現在河邊被阿刺給占了。就沒法取水了。」

楊凡問道:「那也不能坐以待斃啊。井裡沒有水,那就繼續往下挖啊。」

「你能想到,英宗他們想不到嗎。」張世澤撇嘴,「挖了三天都沒挖出來水。人馬都渴的受不了了。馬尿都喝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