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6、浮橋(1 / 2)





此時,京營大軍已經開始紮營了。

以青塚山包為中心,沿著大黑河紮營。這些士兵對於紮營這件事,現在閉著眼睛都能乾。這一路走來,早就乾的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先在四麵挖掘壕溝,然後把挖出來的土裝進麻袋,然後修築成,底部三米寬,頂部兩米寬,高四米的城牆。在壕溝外側布置鐵絲網。除了留在運輸線上的兩個團21、22團外。兩個炮兵團,二十個步兵團,全部都在營地裡。

民夫被安排在營地中間位置。他們和輜重被保護起來。民夫在士兵的指揮下,搭建帳篷,挖排水溝渠,挖廁所。工兵則在營地裡打壓水井。

儘管臨著大黑河,但是楊凡要防止蒙古人在上遊往河裡扔死馬汙染水源。歷史上蒙古人就沒少搞這種生化戰爭。還是地下水安全。

一座座腳手架搭建的箭塔,在沙袋城牆後麵被豎立起來。外側包著大塊的鋼板。弩手們在箭塔上防守。而沙袋城牆每隔三十米就有一個十米高的沙袋堆砌的平台,上麵布置佛郎機炮、大將軍炮、紅衣大炮、呂宋大銅炮等火器。

弓手和三眼銃手也配置在沙袋城牆上。外圍的城牆有四個團負責守衛。

青塚的高度足足有33米高。楊凡把指揮部設在了這裡。此時頂部已經被工兵平整成一個平台,上麵支起了中軍大帳。四麵的山坡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帳篷。西征軍的軍部就設在這裡。

楊凡、張世澤以及作戰參謀們都住在這裡。楊凡和張世澤作為主官,有自己的摺疊行軍床。其他人都住上下鋪床。這些床都是拆成角鋼,用大篷車運來的。這些簡易上下床,拆卸組裝非常方便。

大帳中間放著一個參謀們剛剛做好的沙盤。此時正在用小旗在上麵標識敵我形勢。

「根據斥候報告,青海土默特七部,一共三萬騎兵,傾巢而出,來援助土默特本部。目前已經到了賀蘭山,估計十天後抵達。」

「阿拉善萬戶,本次出兵八千人,已經越過了大青山,今晚就能抵達戰場。」

「關西七衛合兵兩萬,目前已經臨近了大青山。」

關西七衛的蒙古人其實是大明的羈縻州。這些人都是四大汗國跑來投奔忽必烈的蒙古人部落。他們有的因為內鬥失敗逃亡,有的是因為各種矛盾逃亡。忽必烈把他們安置在嘉峪關以西。北起哈密,南到羅布泊的新疆東部三角形地帶。

大明建立以後,他們投降大明,朱元章決定收編他們。明朝陸續在撒裡畏兀兒之地建立起關西七衛。

分別是安定、阿端、曲先、罕東、沙州、赤斤蒙古、哈密七衛。仍然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隻是名義上對大明稱臣,和南方的土司差不多。

聽著情況匯報,楊凡的皺緊了眉頭,情況不容樂觀。

土默特人目前還有精兵三萬人。牧民武裝起來也有兩萬人。目前可知的就有接近六萬援兵在趕赴戰場。這已經是十餘萬人了。

況且漠西蒙古瓦剌人四大部落還沒有消息。喀爾喀蒙古的土謝圖汗意向不明。南麵的鄂爾多斯部也有北上的可能。這也是為什麼楊凡把補給線走張家口,而不是走山西經大同去歸化的原因。

那裡離著鄂爾多斯部太近。楊凡不看好邊軍。如果年前已經調動到位的寧夏鎮、榆林鎮、大同鎮的邊軍不給力的話,很難排除鄂爾多斯部會分兵北上,從後輩偷襲楊凡的可能。

看著沙盤,楊凡麵沉如水,這個時候必須要做出決策。

如果採取保守措施,那就結硬寨打呆仗,學習曾剃頭。在這裡跟蒙古人耗上了,他們都是冬季剛結束就跑來的,這塊草原可養不了這麼多人。楊凡的防守手段多的是,採取守勢消耗他們不失為良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