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京營的血戰一(1 / 2)





這些重型盾牌,三毫米的鋼板,都是回火表麵滲碳硬化的。【,無錯章節閱讀】這些鋼板非常的結實,用斧子都砍不動。現代的防盜門鋼板一般也就一毫米,貴些的一點五,或者兩毫米。能達到三毫米的非常少。

令人發指的是,這些盾麵上,還有一個個擰上去的削尖了的直徑一厘米的,長二十公分的鋼釘。

戰馬和騎士在高速的衝擊下,撞上去結果可想而知。

這些重型盾牌是拆散了運輸,臨戰組裝的,放下駐鋤後,騎兵根本撞不動。畢竟馬跑的再快,也不是坦克。也就一馬力罷了。況且蒙古馬小,根本沒有一馬力。

韓桑林今年隻有十六歲,他是頂了自己老爹的班進的京營。他是一個刀盾手。他一手從後麵頂著盾牌,一手拎著長達一米六的苗刀。

其實他不需要頂著盾牌。盾牌儘管被撞得的向後滑動。但是絕對翻不了,也倒不了。士兵們隻是緊張,似乎隻有自己用力頂著盾牌才安全。

一陣劈啪的聲音傳來,沒有戰馬的嘶鳴,也沒有人的慘叫。血肉像是霧氣一樣噴了出來,從空隙裡賤了他一身。

這一瞬間,他感到的不是恐懼,而是有些心疼自己身上,這一身開拔前才發下來的,嶄新的鴛鴦戰襖。一水都沒洗過,紅彤彤的,煞是好看。結果噴了半身的血肉渣滓。

韓桑林忽然感到一陣憤怒,人在恐懼到了極點的時候,會忽然怒氣勃發。把把苗刀從盾牌的上麵捅過去,手臂加上苗刀,足足有近兩米長,足夠刺殺騎在馬上的蒙古人。

苗刀又細又長,使用這種武器,一定要有體力和臂力。儘管是雙手刀,但是很多時候,盾牌如果不是這種可以固定的盾牌,而是燕尾牌,或者挨牌等輕型盾牌,就需要單手使用苗刀。

這種刀比單刀重,雁翎刀一般2-3斤重,苗刀因為窄,重量在四斤左右。這種刀有兩種用法,一種是刀法,類似於斬馬刀的用***起來殺傷範圍大,大開大合。另一種用法是槍法,因為明代軍隊的製式苗刀,長度都是五尺長刀。大概合今天的167cm。

這個長度已經和花槍、短槍差不多了。所以苗刀可以按照槍法使用。所以這種武器,非常的適應戰場。當年戚家軍用苗刀完美的克製了日本刀。把倭寇砍瓜切菜一樣殺死。

韓桑林的突然出刀,讓蒙古人猝不及防。蒙古人沒想到,對手的刀居然和短槍一樣長。被直接挑下馬來。轟隆一聲摔在地上。

殺死了一個敵人,韓桑林一陣狂喜。

原來蒙古人也不是三頭六臂,捅他一刀,他也會死,也會倒下,也會流血。頓時,深受鼓舞的韓桑林,把教官所教全部都記起來了。

蒙古人既然撞不開盾牌,他的膽子也大了起來。開始各種伺機刺殺。

不大一會,他又捅死了一個。

這下子,他狂喜了起來。因為,按照大明的軍功條例。殺死一個真韃,一個首級賞銀五十兩,或者升一級官。

這才多大一會,就有一百兩到手了。如果選擇升官的話,可以越過伍長當小旗了。

如果蒙古人僅僅是拿單手刀劍對抗雙手刀的話,很明顯是單手刀劍吃虧。

苗刀是雙手刀,但突刺時可以單手使用。

由於比較長,經常使用跳躍動作,也叫跳苗刀。

京營訓練時,既注重單手使用,也注重盾牌固定後的雙手使用。

雙手刀法由於是雙手持刀,力量要比單手持刀大很多,很多時候可以將單手刀震脫手或者絞飛。但是雙手持刀對身法限製很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