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5、冊封(1 / 2)





「烏斯藏有意接受朝廷冊封,條件是彷照前元的舊例,在當地劃分為十三萬戶,由僧侶主持地方官府。我大明可以在其地設立駐臧大臣。同時駐軍。」崇禎朗聲說道。贆

「諸位愛卿,此事都議一議吧」

此時,朝堂上又是一陣震驚的聲音。沒想到除了收復雲中故地外,還有這樣的好事。這可是開疆拓土的大功績。

雖然這種方案等於是西南的土司模式,朝廷冊封,當地自治。但是那塊高原可是非常的大啊,不比大明長城以南小太多。而且,這對安定西南邊陲有很大的好處。

再說了,大明早都告別萬國來朝了。多少年沒有新增加的藩屬國了。而且這一次還不一樣,這是內附,等於增加了國土。

文官們最喜歡的就是這種四夷賓服的調調。

「海外賓服,四夷納職,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海日初升紫禁關,風傳捷報到人間,金聲玉振三千裡,萬國來朝儘笑歡。」贆

「臣等為陛下賀,為大明賀!」

剛才,充滿火藥氣味的朝堂,此時此刻再度熱烈起來。這可是青史留名的好機會。這種內附和入貢的模式才是袞袞諸公喜聞樂見的。至於對外開戰,那意味著要大量花錢。

兵部尚書李邦華說道:「這件事是好事,隻是有一點要考慮。」

「目前,臧區的政權是臧巴汗,他手裡還是有一兩萬兵力的。天啟元年。臧巴汗拉來了林丹汗等勢力,和寺廟拉來的漠南蒙古勢力幾次大戰。最後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隻能妥協。」

「現在這件事要辦成,恐怕要定遠伯解決完西北問題後,派一支軍隊護送大師回臧。恐怕一場大戰是少不了的。」

錢龍錫聽到這裡,感覺正和心意,能把楊凡和京營留在外麵越久越好。連忙問道:「此戰有幾成把握。」

李邦華說道:「臧巴汗的實力很弱,連青海的土默特人都打不過。定遠伯的兵去討伐他,根本就沒有懸念。」贆

錢龍錫說道:「如此甚好,定遠伯派軍入臧,然後再臧區和青海駐紮。這塊地方也就徹底歸屬大明了。」

錢龍錫心下盤算,臧巴汗有小兩萬人的兵力,京營怎麼也得出個兩三萬人才能保證不出意外吧。這些人駐紮在青臧地區,一時半會就回不來了。

這樣,加上和蒙古人大戰戰損的。未來京營能回來的有三四萬就不錯了。這樣看,一支精銳但是比較人數少的京營是符合各方利益的。

而崇禎在楊凡給他的私下奏章裡,已經表示了。會派那些民團去臧區。經過大戰之後。這些民團應該也鍛鏈出來了。到時候,楊凡派遣三個團的京營,帶著這些大戰後殘餘的民團護送大師回臧。

這些人馬足夠解決掉臧巴汗。然後,大軍撤回,把這些民團改編為京營的一部分。以後就常駐上下臧和青海了。至於主將的人選,楊凡都選好了,那就是崇禎一直培養的閻應元。

這件事最後一個障礙就此解決了。隻要不動京營,崇禎就沒什麼意見。他是不可能把這支精銳部隊放在那片鳥不生蛋的蠻荒之地的。

眼看著這件事居然沒有人反對,崇禎也很高興。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