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珍貴,我耽擱不起。
可剛抬腿,我又頓住,回過頭,仔仔細細的看著那黑色岩石。
涓涓細流,從那山岩的左右兩側流淌而下。
看見這水流時,我愣住了幾秒鐘。
按道理,這麼低的溫度,怎麼可能還有流水?
金魚水是因為生氣凝結,本質上不算是水,我身上攜帶的礦泉水都已經結冰了,隻能嚼雪吃。
此地的兩條水流,源頭是岩石上方,那裡又剛好被峰頂的雪蓋住。
水流就從雪和岩石的交接處淌出。
“蝦須……”我低聲喃喃。
心臟,忽而狂跳了起來。
五絕地書的定穴方法中,還有一種法子,叫做兩儀定穴法。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在某種特定情況下,譬如山水為一體時,地理以山為陰,水為陽。
龍有陰陽分度,穴亦有陰陽分度。
穴之太極凸起為陽,瘦而下陷為陰。
我心頭又是一震。
快速從側邊的路返回,我重新到了山頂。
自邊沿看去,頂部呈現微微的斜坡,聚攏在中心處,呈現凸起的點。
一時間,我心神的震動更強烈了。
這裡,就是穴眼?!
至少,如果用兩儀定穴法,這裡就是穴眼所在!
隻是為什麼,如此之大風水之山,並沒有出現天光下臨,地德上載的景觀?
如果不是剛才的巧合,雪塊塌陷,出現了蝦須的情景,我就錯過這峰頂,去彆處尋找了……
到時候三四天都會打了水漂……
思索了幾秒鐘,我想到了另一個緣由。
太極之處凸起,代表此山生氣為陽,並不能完全說明,這裡就是穴眼,隻能說明,穴眼就在附近。
而在兩儀定穴法之中,立穴處才會出現口角,蝦須,蟹眼,金魚。
這就意味著,實際上,那塊岩石才是穴眼!?
我又匆匆回到了岩石之前。
打量了岩石半晌,我又發現了一些細節。
整塊岩石,是微微凹陷進去的,兩側稍稍往外延展,以至於岩石是往裡彎曲。
這就是口角!
而在岩石左右兩側,各有一處凸起的角形。
這是蟹眼!
岩石正中心下方,蝦須流淌下來的水,從兩側彙聚而來,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水潭。
那水潭約莫巴掌大小,極不起眼。
若非是我刻意靠近去找,壓根找不見……
在那巴掌大小的水潭中,寄生著一尾拇指大小的金魚,指甲蓋大小的蟹,以及半透明的蝦。
我喉嚨發乾,仰頭看了岩石許久,尤其是後皇姊山那幾個字。
怪不得,這山岩沒有出現異象。
它豎在這山頂左側,月華和星光根本照射不到這裡,隻會從旁側灑落。
又怎麼出現異樣?
隻不過,穴眼就在這裡,入口又在什麼地方?!
按道理來說,這岩石就是入口。
可這麼大一塊岩石,人怎麼可能鑽進去?
仔細的看了許久,我沒有看出來緣由。
強忍著心急,我在原地踱步,思索五絕地書的內容,想著對策。
鬼使神差的,我往左側的山峰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