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戴罪立功?(1 / 2)





蘇立並不知道,楚嬴提議讓他做官,並非臨時起意,其實是‘蓄謀已久’。

楚嬴來順城的初衷是什麽?

就是為了掌控這片土地,建立起自己的勢力。

進而憑此從楚皇那爭得話語權,最後將母親容妃解救出冷宮。

因此,好不容易拚出來的大好局麵,他怎麽會容忍被別人摘了桃子?

自那次關道成派出家仆管韜,前來興師問罪,最後卻被氣了回去,楚嬴就知道。

這位總督大人,絕不會輕易罷手,遲早會有下一波手段。

是以他很早就開始未雨綢繆。

目前,順州最有誘惑力的,無非是四個職位。

順州知州,同知,判官,以及一個守禦所千戶。

其中一把手的知州,已經好幾年懸而未決,可謂吊軌至極。

在楚嬴看來,這其中,固然有朝廷調派的官員,苦於此地窮困危險,不肯前來。

但肯定也有燕雲總督,害怕朝廷選派的主官不易受控製,故意在其中插手的結果。

譬如,周光吉身為知州同知,明麵上能和吳狼平起平坐。

若是換作知州大人,吳狼就得被壓一頭,很大可能就沒辦法一手遮天。

所以,這個主官位置,這次八成也不太可能有人來接替。

那麽剩下的,就隻有其他三個職位。

又因為,楚嬴肅清了吳狼一黨,導致如今的守禦所,軍戶已經十不存三。

這其中,很多還是老弱病殘,加之剩下的軍田,都被楚嬴租給流民散戶種了。

再扶持一個千戶,非但手下無可用之人,刮不到油水不說,還得接手一個沉重的包袱。

換誰也不會乾這種虧本買賣。

這樣一來,事情已經顯而易見。

燕雲總督想要安插的職位,隻能是知州同知和判官這兩個位置。

而楚嬴,自然不會讓他輕易得逞。

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這兩個位置,全都換成自己人。

實在不行,也得退而求其次,至少要有一個。

奈何楚嬴來順城還不到半年,手底下可用的人才實在太少。

挑來選去,最後還是隻有蘇立一人可堪此任。

順理成章的,楚嬴就開始了對蘇立能力的培養。

譬如,代管衙門處理事務,是為了讓他熟悉順州各地的信息。

參與審理冤假錯案,是為了讓他在百姓之中獲得民意支持。

裁換六班吏員和衙役,是為了讓他培植親近心腹,以便徹底掌控衙門。

事實證明,楚嬴沒有看錯。

接手衙門後的蘇立,將一切都處理得井井有條,在百姓口中也是有口皆碑。

這也堅定了,楚嬴一定要將他扶上位的想法。

倒不是眼下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

其實,就算沒有這封措辭咄咄逼人的來信,楚嬴近期也打算這麽做了。

他這個人,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恩怨分明。

這段時間以來,蘇立也算幫了他不少忙,總不能讓人家一直無名無分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